第九十三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游魂关
诗曰:
斗柄看看又向东,
窦荣枉自逞雄风。
金吒设智开周业,彻地多谋弄女红。
总为浮云遮晓日,故教杀气锁崆峒。
须知王霸终归主,枉使生灵泣路穷。
话说袁洪上了“山河社稷图”,如四象变化,
有无穷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
想后即后袁洪不觉现了原身。
忽然见一阵香风扑鼻,异样甜美,这猴儿爬上去一望,见一株桃树绿叶森森,两边摇荡,下坠一枝红滴滴的仙桃,颜色鲜润娇嫩可爱。
白猿看见,不觉忻羡,遂攀枝穿叶,摘取仙桃下来,闻一闻扑鼻馨香,心中大喜,一口吞而食之。
方才倚松靠石而坐,未及片时,忽然见杨戬仗剑而来。
白猿欲待起身,竟不能起。
不知食了此桃,将腰坠下,早被杨戬一把抓住头皮,用缚妖索捆住收了“山河社稷图”,望正南谢了女娲娘娘,将白猿拎着径回周营而来。
有诗单赞女娲授杨戬秘法,伏梅山七怪,
诗曰:
悟道投师在玉泉,
秘传九转妙中玄。
离龙坎虎分南北,地户天门列后先。
变化无端还变化,坤乾颠倒合坤乾。
女娲秘授真奇异,任你精灵骨已穿。
话说杨戬擒白猿来至辕门,
军政官报入中军:
“启元帅:
杨戬等令。”
子牙命:
“令来。”
杨戬来至中军,见子牙,
曰:
“弟子追赶白猿至梅山,
仰仗女娲娘娘秘授一术已将白猿擒至辕门,请元帅发落。”
子牙大喜,
命:
“将白猿拿来见我。”
少时,杨戬将白猿拥至中军帐。
子牙观之,见是一个白猿,
乃曰:
“似此恶怪,
害人无厌
情殊痛恨!”令:
“推出斩之!”众将把白猿拥至辕门,
杨戬将白猿一刀只见猴头落下地来,他项上无血,有一道清气冲出颈子里长出一朵白莲花来;只见花一放一收,又是一个猴头。
杨戬连诛数刀,一样如此,忙来报与子牙。
子牙急出营来看,果然如此。
子牙曰:
“这猿猴既能采天地之灵气,便会炼日月之精华,故有此变化耳。
这也无难……”忙令左右排香案于中,子牙取出一个红葫芦,放在香几之上方揭开葫芦盖,只见里面升出一道白线,光高三丈有余。
子牙打一躬:
“请宝贝现身!”须臾间,
有一物现于其上长七寸五分,有眉,有眼,眼中射出两道白光,将白猿钉住身形。
子牙又一躬:
“请法宝转身!”那宝物在空中,
将身转有两三转只见白猿头已落地,鲜血满流。
众皆骇然。
有诗赞之,
诗曰:
此宝昆仑陆压传,
秘藏玄理合先天。
诛妖杀怪无穷妙,一助周朝八百年。
话说子牙斩了白猿收了法宝,
众门人问曰:
“如何此宝能治此巨怪也?”
子牙对众人曰:
“此宝乃在破万仙阵时,
蒙陆压老师传授与我言后有用他处,今日果然。
大抵此宝乃用宾铁修炼,采日月精华,夺天地秀气,颠倒五行至工夫圆满,如黄芽白雪,结成此宝,名曰 ‘飞刀’。
此物有眉,有眼,眼里有两道白光,能钉人仙妖魅泥丸宫的元神,纵有变化不能逃走。
那白光顶上如风轮转一般,只一二转,其头自然落地。
前次斩余元即此宝也。
”众人无不惊叹:
“乃武王之洪福,故有此宝来克治之耳。”
不言子牙斩了白猿,且说殷破败、雷开败回朝歌,面见纣王备言:
“梅山七怪化成人形,
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
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今天下诸侯齐集孟津,旌旗蔽日,杀气笼罩数百里。
望陛下早安社稷为重,不可令诸侯一至城下,
那时救解迟矣。”
纣王着忙,急急设朝,
问两班文武曰:
“今周兵猖獗,
如何救解?”众官钳口不言。
有中大夫飞廉出班奏曰:
“今陛下速行旨意,
张挂朝歌四门:
如能破得周兵能斩将夺旗者,
官居一品。
古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况鲁仁杰才兼文武,令彼调团营人马,训练精锐,以待敌军严备守城之具,坚守勿战,以老其师。
今诸侯远来,利在速战。
一不与战,以待彼粮尽,彼不战自走。
乘其乱以破之,天下诸侯虽众,未有不败者也,此为上策。”
纣王曰:
“卿言甚善。”
随传旨意,张挂各门,一面令鲁仁杰操练士卒,修理攻守之具。
不表。
且说金吒、木吒别了子牙,兄弟二人在路商议。
金吒曰:
“我二人奉姜元帅将令来救东伯侯姜文焕进关,若与窦荣大战恐不利也。
我和你且假扮道者,诈进游魂关反去协助窦荣,于中用事使彼不疑。
然后里应外合,一阵成功,何为不美。”
木吒曰:
“长兄言得甚善。”
二人吩咐使命:
“领人马先去报知姜文焕,
我弟兄二人随后就来。”
使命领人马去讫。
金、木二吒随借土遁,落在关内,径至帅府前,金吒曰:
“门上的传与你元帅得知,海外有炼气士求见。”
门官不敢隐讳,
急至殿前启曰:
“府外有二道者,
口称海外之士要见老爷。”
窦荣听说,
传令:
“请来。”
二人径至檐前,
打稽首曰:
“老将军,
贫道稽首了。
”窦荣曰:
“道者请了。
今道者此来,
有何见谕?”金吒答曰:
“贫道二人乃东海蓬莱岛炼气散人孙德、徐仁是也。
方才我兄弟偶尔闲游湖海,从此经过,因见姜文焕欲进此关,往孟津会合天下诸侯以伐当今天子。
此是姜尚大逆不道,以惶惑之言挑衅天下诸侯,致生民涂炭海宇腾沸。
此天下之叛臣,人人得而诛之者也。
我弟兄昨观乾象,汤气正旺,姜尚等徒苦生灵耳。
吾弟兄愿出一臂之力,助将军先擒姜文焕,解往朝歌;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
正所谓 ‘迅雷不及掩耳’,此诚不世出之功也。
但贫道出家之人,本不当以兵戈为事,因偶然不平,故向将军道之幸毋以方外术士之言见诮可也。
乞将军思之。”
窦荣听罢,沉吟不语。
旁有副将姚忠厉声大呼曰:
“主将切不可信此术士之言!姜尚门下方士甚多,是非何足以辨?前日闻报孟津有六百诸侯协助姬发。
今见主将阻住来兵,不能会合孟津,姜尚故将此二人假作云游之士,诈投麾下为里应外合之计。
主将不可不察,毋得轻信,以堕其计。”
金吒听罢,大笑不止,
回首谓木吒曰:
“道友,
不出你之所料。
”金吒复向窦荣曰:
“此位将军之言甚是。
此时龙蛇混杂,是非莫辨,安知我辈不是姜尚之所使耳?在将军不得不疑。
但不知贫道此来,虽是云游,
其中尚有原故:
因吾师叔在万仙阵死于姜尚之手,
屡欲思报此恨为独木难支,不能向前。
今此来特假将军之兵,上为朝廷立功,下以报天伦私怨,中为将军效一臂之劳岂有他心。
既将军有猜疑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琐琐也!但剖明我等一点血诚,自当告退。”
道罢,抽身就走,抚掌大笑而出。
窦荣听罢金吒之言,见如此光景,
乃沉思曰:
“天下该多少道者伐西岐,
姜尚门下虽多海外高人不少,岂得恰好这两个就是姜尚门人?况我关内之兵将甚多,若只是这两个也做不得甚么事,如何反疑惑他?据吾看他意思,是个有道之士况且来意至诚,不可错过。”
忙令军政官赶去,
“速请道者回来!”正是:
武王洪福摧无道,
故令金吒建大功。
话说军政官赶上金、木二吒,
大呼曰:
“二位师父,
我老爷有请!”
金吒回头看见有人来请,
对使者正色言曰:
“皇天后土实鉴我心。
我将天下诸侯之首送与你们老爷,你老爷反辞而不受,却信偏将之疑使我蒙不智之耻,如今我断不回去!”军政官苦苦坚执不放,言曰:
“师父若不回去我也不敢去见老爷。”
木吒曰:
“道兄,窦将军既来请俺回去,
看他怎样待我们。
若重我等,我们就替他行事;如不重我等,我们再来不迟。”
金吒方勉强应允。
二人回至府前,军政官先进府通报。
窦荣命:
“快请来!”二人进府。
复见窦荣,窦荣忙降阶迎接,
慰之曰:
“不才与师父素无一面,
况兵戈在境关防难稽,在不才副将不得不疑。
只不才见识浅薄,不能立决,多有罪于长者,
幸毋过责不胜顶戴!今姜尚聚兵孟津,人心摇撼,姜文焕在城下日夜攻打不识将何计可解天下之倒悬,擒其渠魁殄其党羽,令万姓安堵,望老师明以教我,不才无不听命。
”金吒曰:
“据贫道愚见:
今姜尚拒敌孟津,
虽有诸侯数百不过乌合之众,人各一心,久自离散。
只姜文焕兵临城下,不可以力战,当以计擒之。
其协从诸侯,不战而自走也。
然后以得胜之师,掩孟津之后,姜尚虽能,安得豫为之计哉。
彼所恃者天下诸侯,而众诸侯一闻姜文焕东路被擒,挫其锋锐彼众人自然解体。
乘其离而战之,此万全之功也。”
窦荣闻言大喜,慌忙请坐,命左右排酒上来。
金、木二吒曰:
“贫道持斋,并不用酒食。”
随在殿前蒲团而坐,窦荣亦不敢强。
一夕晚景已过。
次日,窦荣升殿,聚众将议事,
忽报:
“东伯侯遣将搦战。”
窦荣对金、木二吒曰:
“今日东伯侯在城下搦战,
不识二位师父作何计以破之?”金吒曰:
“贫道既来
今日先出去见一阵看其何如,然后以计擒之。”
道罢,忙起身提剑在手,
对窦荣曰:
“借老将军捆绑手随吾压阵,
好去拿人。”
窦荣听罢大喜,
忙传令:
“摆队伍,吾自去压阵。”
关内炮声响亮,三军呐喊,开放关门,一对旗摇,金吒提剑而来。
怎见得,
正是:
窦荣错认三山客,咫尺游魂关属周。
话说金吒出关,见东伯侯门旗脚下一员大将,
金甲红袍走马军前,
大呼曰:
“来此道者,
先试吾利刃也!”金吒曰:
“尔是何人?早通名来。”
来将答曰:
“吾乃东伯侯麾下总兵官马兆是也。
道者何人?”金吒曰:
“贫道是东海散人孙德。
因见成汤旺气正盛,天下诸侯无故造反,吾偶闲游东土,见姜文焕屡战多年众生涂炭,吾心不忍,特发慈悲,擒拿渠魁殄灭群虏,以救众生。
汝等知命,可倒戈纳降,尚能待尔等以不死;如若半字含糊,叫你立成齑粉!”言罢纵步绰剑来取马兆,马兆手中刀急架来迎。
怎见金吒与马兆一场大战,有诗为证,
诗曰:
纷纷戈甲向金城,
文焕专征正未平。
不是金吒施妙策,游魂安得渡东兵!
话说金吒大战马兆,
步马相交有三二十合,金吒祭起遁龙桩,一声响,将马兆遁住。
窦荣挥动兵戈一齐冲杀,东兵力战不住,大败而走。
金吒命左右将马兆拿下,与窦荣掌得胜鼓进关。
窦荣升殿坐下,金吒坐在一傍。
窦荣令左右:
“将马兆推来。”
众军士把马兆拥至殿前,马兆立而不跪。
窦荣喝曰:
“匹夫!既被吾擒,如何尚自抗礼?”马兆大怒,骂曰:
“吾被妖道邪术遭擒岂肯屈膝于你无名鼠辈耶!一死何足惜,当速正典刑不必多说。”
窦荣喝令:
“推出斩之!”金吒曰:
“不可。
待吾擒了姜文焕,一齐解送朝歌,以法归朝廷,足见老将军不世之功非虚冒之绩,岂不美哉!”窦荣见金吒如此手段,说话有理便倚为心腹,随传令:
“将马兆囚在府内。”
不表。
且说东伯侯姜文焕闻报,金吒将马兆拿去,
姜文焕大喜:
“进关只在咫尺耳!”次日
姜文焕布开大队摆列三军,鼓声大振,杀气迷空,来关下搦战。
哨马报入关中,
窦荣忙问金、木二吒曰:
“二位老师,
姜文焕亲自临阵将何计以擒之,则功劳不小。”
金、木二吒慨然应曰:
“贫道此来,
单为将军早定东兵不负俺弟兄下山一场。”
随即提剑在手,出关来迎敌。
只见东伯侯姜文焕一马当先,左右分大小众将,怎生打扮有赞为证,赞曰:
顶上盔,
攒六瓣;黄金甲锁子绊;大红袍,团龙贯;护心镜,精光焕;白玉带玲花献;勒甲绦,飘红焰;虎眼鞭,龙尾半;方楞锏宾铁煅;胭脂马,毛如彪;斩将刀,如飞电。
千战千赢东伯侯,文焕姓姜千古赞。
话说金、木二吒大呼曰:
“反臣慢来!”姜文焕曰:
“妖道通名!”金吒答曰:
“吾乃东海散人孙德、徐仁是也。
尔等不守臣节,妄生事端,欺君反叛,戕害生灵,是自取覆宗灭嗣之祸。
可速倒戈,免使后悔。
”
姜文焕大骂曰:
“泼道无知,仗妖术擒吾大将,
今又巧言惑众这番拿你,定碎尸以泄马兆之恨!”催开马,使手中刀飞来直取,金吒手中剑劈面交还。
步马相交,有七八回合,姜文焕拨马便走,金、木二吒随后赶来。
约有一射之地,
金吒对东伯侯曰:
“今夜二更,
贤侯可引兵杀至关下吾等乘机献关便了。”
姜文焕谢毕,挂下钢刀,回马一箭射来。
金、木二吒把手中剑望上一挑,将箭拨落在地。
金吒大骂曰:
“奸贼!
敢暗射吾一箭也!吾且暂回,
明日定拿你以报一箭之恨!”金、木二吒回关
来见窦荣。
窦荣问曰:
“老师为何不用宝贝伏之?”金吒答曰:
“贫道方欲祭此宝,
不意那匹夫拨马就走。
贫道赶去擒之,反被他射了一箭。
待贫道明日以法擒之。”
三人正在殿上讲议,
忽后边报:
“夫人上殿。”
金、木二吒见一女将上殿,忙向前打稽首。
夫人问窦荣曰:
“此二位道者何来?”窦荣曰:
“此二位道长乃东海散人孙德、徐仁是也,
今特来助吾共破姜文焕。
前日临阵,擒获马兆。
待明日用法宝擒获姜文焕等,以得胜之师,掩袭姜尚之后,此长驱莫御之策成不世之功也。
”夫人笑曰:
“老将军,事不可不虑,谋不可不周,
不可以一朝之言倾心相信。
倘事生不测,急切难防,其祸不小,望将军当慎重其事。
古云: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
愿将军详察。”
金、木二吒曰:
“窦将军在上:
夫人之疑,
大似有理。
我二人又何必在此多生一番枝节耶,即此告辞。”
金、木二吒言毕,转身就走。
窦荣扯住金、木二吒曰:
“老师休怪。
我夫人虽系女流,亦善能用兵,颇知兵法。
他不知老师实心为纣,乃以方士目之,恐其中有诈耳。
老师幸毋嗔怪,容不才陪罪。
俟破敌之日,不才自有重报。”
金吒正色言曰:
“贫道一点为纣真心,
惟天地可表。
今夫人相疑,吾弟兄若飘然而去,又难禁老将军一段热心相待,只等明日擒了姜文焕方知吾等一段血诚。
——只恐夫人难与贫道相见耳。”
夫人不觉惭谢而退。
窦荣与金吒议曰:
“不知明日老师将何法擒此反臣,
以释群疑
以畅众怀?”
金吒曰:
“明日会兵,
当祭吾法宝自然立擒姜文焕耳。
文焕被擒,余党必然瓦解。
然后往孟津会兵,以擒姜子牙,可解诸侯之兵也。”
窦荣听说大喜,回内室安息。
金、木二吒静坐殿上。
将至二更,只听得关外炮声大振,喊杀连天,
金鼓大作杀至关下,架炮攻打。
有中军官入府,击云板,急报窦荣。
窦荣忙出殿,聚众将上关,有夫人彻地娘子披挂提刀而出。
金吒对窦荣曰:
“今姜文焕恃勇,乘夜提兵攻城,
出我等之不意。
我等不若将计就计,齐出掩杀,待贫道用法宝擒之,可以一阵成功早早奏捷。
夫人可与吾道弟谨守城池,毋使他虞。”
夫人听罢,
满口应允:
“道者之言,甚是有理。
我与此位守关,你与此位出敌。
我自料理城上,乘此夤夜,可以成功也。
”正是:
文焕攻关归吕望,金吒设计灭成汤。
话说窦荣听金吒之言,整点众将士,方欲出关,有夫人又言曰:
“夤夜交兵须是谨慎,毋得贪战,
务要见机不得落他圈套。
将军谨记,
谨记!”——看官:
这是彻地夫人留心防关,
恐二位道者有变故此叮咛嘱付耳。
——金吒见夫人言语真切,乃以目送情与木吒。
木吒已解其意,只在临机应变而已,亦以目两相关会,随同彻地夫人在关上驻扎防卫。
只见窦荣开关,把人马冲出,窦荣在旗门脚下见姜文焕滚至军前,窦荣大喝曰:
“反臣!今日合该休矣!”姜文焕也不答话
仗手中刀直取窦荣窦荣以手中刀赴面交还。
二马相交,双刀并举,怎见得,有诗赞之,
诗曰:
杀气腾腾烛九天,
将军血战苦相煎。
扶王碧血垂千古,为国丹心勒万年。
文焕归周扶帝业,窦荣尽节丧黄泉。
谁知运际风云会,八百昌期兆已先。
话说窦荣挥动众将,两军混战,只杀得天愁地暗,鬼哭神嚎刀枪响亮,斧剑齐鸣,喊杀之声振地,灯笼火把如同白昼人马凶勇似海沸江翻。
且言金吒纵步,在军中混战,观见东伯侯带领二百镇诸侯围将上来,金吒急祭起遁龙桩一声响,先将窦荣遁住。
不知老将军性命若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