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六十二回 张山李锦伐西岐
诗曰:
抢攘兵戈日不宁,
生民涂炭自零星。
甘驱苍赤填沟壑,忍令脂膏实羽翎。
战士有心勤国主,彼苍无意固皇扃。
只因大劫人多难,致使西岐杀戮腥。
话说差官一路无词,来到朝歌城,至馆驿中歇下。
次日,进午门,至文书房。
那日是中大夫方景春看本,忽然接着看时,见苏护已降岐周,方景春点首骂曰:
“老匹夫!一门尽受天子宠眷
不思报本今日反降叛逆,真狗彘之不若!”遂抱本入内庭,问侍御官曰:
“天子在何处?”
左右侍御对曰:
“在摘星楼。”
方景春竟至楼下候旨。
左右启上天子,纣王闻奏,宣上楼,朝贺毕,
王曰:
“大夫有何奏章?”方景春奏曰:
“汜水关总兵官韩荣具本到都城
奏为冀州侯苏护世受椒房之贵满门叨其恩宠,
不思报国反降叛逆,深负圣恩,法纪安在!具本申奏。
臣未敢擅便,请旨定夺。”
纣王见奏大惊曰:
“苏护乃朕心腹之臣,
贵戚之卿如何一旦反降周助恶,情殊痛恨!大夫暂退,朕自理会。”
方景春下楼。
纣王宣苏皇后,妲己在御屏后已听知此事,闻宣,竟至纣王御案前双膝跪下,两泪如珠,娇声软语,泣而奏曰:
“妾在深宫荷蒙圣上恩宠,粉骨难消。
不知父亲受何人唆使,反降叛逆,罪恶通天,
法当族诛情无可赦。
愿陛下斩妲己之首,悬于都城,以谢天下。
庶百官万姓知陛下圣明,乾纲在握,守祖宗成法,不私贵幸正妾之报陛下恩遇之荣,死有余幸矣!”道罢,将香肌伏在纣王膝上相偎相倚,悲悲泣泣,泪雨如注。
纣王见妲己泪流满面,娇啼婉转,真如带雨梨花,啼春娇鸟纣王见如此态度,更觉动情,用手挽起,口称:
“御妻汝父反朕,你在深宫,如何得知?何罪之有?赐卿平身,毋得自戚有损花容。
纵朕将江山尽失,也与爱卿无干。
幸宜自爱。”
妲己谢恩。
纣王次日升九间殿,聚众文武,
曰:
“苏侯叛朕归周,
情实痛恨!
谁与孤代劳伐周将苏护并叛逆众人拿解朕躬,
以正其罪?”班中闪出一员大臣乃上大夫李定,进前奏曰:
“姜尚足智多谋知人善使,故所到者非败则降,累辱王师大为不轨。
若不择人而用,速正厥罪,则天下诸侯皆观望效尤,何以惩将来!臣举大元戎张山久于用兵,慎事虑谋,可堪斯任庶几不辱君命。”
纣王闻奏大喜,即命传诏赍发,差官往三山关来。
使命离了朝歌,一路上无词。
一日到了三山关馆驿歇下。
次日传与管关元帅。
张山同钱保、李锦等来馆驿,接了圣旨,至府堂上焚香案,跪听开读诏敕。
诏曰:
征伐虽在于天子,功成又在阃外元戎。
姬发猖獗,大恶难驱,屡战失机,情殊痛恨!朕欲亲往讨贼,百司谏阻。
兹尔张山,素有才望。
上大夫李定等特荐卿得专征伐。
尔其用心料理,克振壮猷,毋负朕倚托之重。
俟旋凯之日,朕决不食言,以吝此茅土之赏。
尔其钦哉!特诏。
钦差官读罢诏旨,众官谢恩毕,管待使臣,
打发回朝歌。
张山等候交代官洪锦,交割事体明白,方好进兵。
一日,洪锦到任。
张山起兵,领人马十万,左右先行乃钱保、李锦,佐贰乃马德、桑元。
一路上人喊马嘶,正值初夏天气,风和日暖,
梅雨霏霏真好光景。
怎见得,
有诗为证:
冉冉绿阴密,风轻燕引雏。
新荷翻沼面,修竹渐扶苏。
芳草连天碧,山花遍地铺。
溪边蒲插剑,榴火壮行图。
何时了王事,镇日醉呼卢。
话言张山人马一路晚住晓行,也受了些饥餐渴饮,鞍马奔驰。
不一日,来到西岐北门。
左右报入行营:
“禀元帅:
前哨人马已至岐周北门。
”
张山传令:
“安营。”
一声炮响三军呐喊,绞起中军帐来。
张山坐定,只见钱保、李锦上帐参谒。
钱保曰:
“兵行百里,不战自疲,请主将定夺。
”张山谓二将曰:
“将军之言甚善。
姜尚乃智谋之士,不可轻敌。
况吾师远来,利在速战。
今且暂歇息军士,吾明日自有调用。”
二将应诺而退。
且言子牙在西岐,日日与众门人共议拜将之期,命黄飞虎造大红旗帜不要杂色。
黄飞虎曰:
“旗号乃三军眼目。
旗分五色,原为按五方之位次,使三军知左右前后,进退攻击之法不得错乱队伍。
若纯是一色红旗,则三军不知东南西北,何以知进退趋避之方?犹恐不便。
或其中另有妙用?乞丞相一一教之。”
子牙笑曰:
“将军实不知其故耳。
红者火也。
今主上所居之地乃是西方,此地原自属金,非借火炼,寒金岂能为之有用此正兴周之兆。
然于旗上另安号带,须按青、黄、赤、白、黑五色,使三军各自认识自然不能乱耳。
又使敌军一望生疑莫知其故,自然致败。
兵法云:
‘疑则生乱。
’正此故耳,
又何不可之有?”黄飞虎打躬谢曰:
“丞相妙算如神!”子牙又令辛甲造军器。
只见天下八百诸侯又表上西岐,请武王伐纣,
会兵于孟津。
子牙接表,
与众将官商议:
“恐武王不肯行。”
众人正迟疑问,只见探事官报入相府,
来报子牙曰:
“成汤有人马在北门安营,
主将乃是三山关总兵张山。”
子牙听说,
忙问邓九公曰:
“张山用兵如何?”邓九公曰:
“张山原是末将交代官,
此人乃一勇之将耳。”
正话之时,
又报:
“有将请战。”
子牙传令:
“谁去走遭?”邓九公欠身:
“末将愿往。”
领令出城,见一员战将如一轮火车滚至军前。
怎见得打扮骁勇,有赞为证,
赞曰:
顶上金盔分凤翅,
黄金铠挂龙鳞砌。
大红袍上绣团花,丝蛮宝带吞头异。
腰下常悬三尺锋,打阵银锤如猛鸷。
撺山跳涧紫骅骝,斩将钢刀生杀气。
一心分免纣王忧,万古留传在史记。
话说邓九公马至军前,看来者乃是钱保也。
邓九公大叫曰:
“钱将军,你且回去,请张山出来,
吾与他自有话说。”
钱保指九公大骂曰:
“反贼!纣王有何事负你!朝廷拜你为大将,
宠任非轻不思报本,一旦投降叛逆,真狗彘不若!尚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邓九公被数语骂得满面通红,亦骂曰:
“钱保!料你一匹夫有何能处敢出此大言!你比闻太师何如?况他也不过如此。
早受吾一刀,免致三军受苦。”
言罢,纵马舞刀,直取钱保,钱保手中刀急架相还。
二马盘旋,看一场大战。
怎见得:
二将坐鞍鞒,征云透九霄。
急取壶中箭,忙拔紫金标。
这一个兴心安社稷,那一个用意正天朝。
这一个千载垂青史,那一个万载把名标。
真如一对狻猊斗,不亚翻江两怪蛟。
话说邓九公大战钱保有三十回合,钱保岂邓九公对手,被九公回马刀劈于马上枭首级进城,来见子牙,请令定夺。
子牙大悦,记功宴贺。
不表。
只见败兵报与张山说:
“钱保被邓九公枭首级进城去了。”
张山闻报大怒。
次日,亲临阵前,坐名要邓九公答话。
报马报入相府,
言:
“有将请战,要邓将军答话。”
邓九公挺身而出,有女邓婵玉愿随压阵。
子牙许之,九公同女出城。
张山一见邓九公走马至军前,
乃大骂曰:
“反贼匹夫!国家有何事亏你,
背恩忘义一旦而事敌国,死有余辜!今不倒戈受缚,尚敢恃强杀朝廷命官。
今日拿匹夫解上朝歌,
以正dafa!”
邓九公曰:
“你既为大将,
上不知天时下不谙人事,空生在世,可惜衣冠着体,真乃人中之畜生耳!今纣王贪淫无道残虐不仁,天下诸侯不归纣而归周天心人意可见。
汝尚欲勉强逆天,是自取辱身之祸,与闻太师等枉送性命耳。
可听吾言,下马归周,共伐独夫,拯溺救焚,
上顺天心下酬民愿,自不失封侯之位。
若勉强支吾,悔无及矣!”张山大怒,
骂曰:
“利口匹夫!敢假此无稽之言,
惑世诬民碎尸不足以尽其辜!”摇枪直取,邓九公刀迎面还来,二将相持一场赌斗。
怎见得,有赞为证,
赞曰:
轻举擎天手,
生死在轮回。
往来无定论,叱咤似春雷。
一个恨不得平吞你脑袋,一个恨不得活砍你颐腮。
只杀得一个天昏地暗没三才,那时节方才两下分开。
话说邓九公与张山大战三十回合,邓九公战张山不下,邓婵玉在后阵见父亲刀法渐乱打马兜回,发手一石,把张山脸上打伤几乎坠马,败进大营。
邓九公父女掌得胜鼓进城,入相府报功。
不表。
话言张山失机进营,脸上着伤,心上甚是急躁,切齿深恨。
忽报:
“营外有一道人求见。”
张山传令:
“请来。”
只见一道人,头挽双髻,背缚一口宝剑,飘然而至中军,打稽首。
张山欠身答礼,尊帐中坐下。
道人见张山脸上青肿,
问曰:
“张将军面上为何着伤?”张山曰:
“昨日见阵,
偶被女将暗算。”
道人忙取药饵敷搽,即时全愈。
张山忙问:
“老师从何处而来?”道人曰:
“吾从蓬莱岛而至。
贫道乃羽翼仙也,特为将军来助一臂之力。”
张山感谢道人。
次日,早至城下请子牙答话。
报马报入相府:
“城外有一道人请战。”
子牙曰:
“原该有三十六路征西岐,
此来已是三十二路还有四路未曾来至,我少不得要出去。”
忙传令:
“排五方队伍。”
一声炮响齐出城来。
羽翼仙抬头观看,只见两扇门开,纷纷绕绕,
俱是穿红着绿狼虎将;攒攒簇簇尽是敢勇当先骁骑兵。
哪吒对黄天化,金吒对木吒,韦护对雷震子,
杨戬与众门人左右排列保护中军武成王压阵,
子牙坐四不相走出阵前。
见对面一道者,生的形容古怪,尖嘴缩腮,头挽双髻,徐徐而来。
怎见得,
有赞为证:
头挽双髻,体貌轻扬。
皂袍麻履,形异寻常。
嘴如鹰鸳,眼露凶光。
葫芦背上,剑佩身藏。
蓬莱怪物,得道无疆。
飞腾万里,时歇沧浪。
名为金翅,绰号禽王。
话说子牙拱手言曰:
“道友请了!”羽翼仙曰:
“请了。”
子牙曰:
“道友高姓何名?今日会尚有何事分付?”羽翼仙答曰:
“贫道乃蓬莱岛羽翼仙是也。
姜子牙,
我且问你:
你莫非是昆仑门下元始徒弟,
你有何能对人骂我,欲拔吾翎毛,抽吾筋骨?我与你无涉,你如何这等欺人?”
子牙欠身曰:
“道友不可错来怪人。
我与道友并未曾会过几次,我知道友根底?必有人搬唆,说有甚失礼得罪之处。
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道友请自三思。”
羽翼仙听得此语,
低头暗思:
“此言大是有理。”
乃谓子牙曰:
“你话虽有理,只是此语未必无自而来。
但说过,你从今百事斟酌,毋得再是如此造次,我与你不得干休。
去罢!”
子牙方欲勒骑,
哪吒听罢大怒:
“这泼道焉敢如此放肆,
渺视师叔!”
登开风火轮摇枪就刺。
羽翼仙笑曰:
“原来你仗这些业障凶顽,
敢于欺人!”彻步持剑相交枪剑并举。
黄天化忙催玉麒麟,使双锤,双战道人。
雷震子把风雷翅飞起空中,黄金棍往下刷来。
土行孙倒拖镔铁棍,来打下三路。
杨戬纵马舞三尖刀,前来助战,把羽翼仙围裹垓心。
上三路雷震子,中三路哪吒、杨戬、黄天化,
下三路土行孙。
且说哪吒见羽翼仙了得,先下手祭乾坤圈打来,正中羽翼仙肩甲。
道人把眉头一皱,方欲把身逃走,被黄天化回手一攒心钉,把道人右臂打通又被土行孙把道人腿上打了数下,杨戬复祭哮天犬把羽翼仙夹颈子一口。
羽翼仙四下吃亏,大叫一声,借土遁走了。
子牙得胜,众门人相随进城。
且说羽翼仙吃了许多的亏,把牙一挫,走进营来。
张山接住,
口称:
“老师今日误中奸计,
老师反被他着伤。”
道人曰:
“不妨,吾不曾防备他,故此着了他的手。”
羽翼仙忙将花篮中取出丹药,用水吞下一二粒,即时全愈。
羽翼仙谓张山曰:
“我念‘慈悲’二字,
到不肯伤众生之命他今日反来伤我,是彼自取杀身之祸。”
复对张山曰:
“可取些酒来,你我痛饮。
至更深时,我叫西岐一郡化为渤海。”
张山大喜,忙治酒相款。
不表。
却说子牙得胜进府,与诸门人将佐商议。
忽一阵风把檐瓦刮下数片来,子牙忙焚香炉中,取金钱在手占卜吉凶,只见排下卦来,把子牙唬得魂不附体,忙沐浴更衣望昆仑下拜。
拜罢,子牙披发仗剑,移北海之水,救护西岐,把城郭罩住。
只见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早知详细,用琉璃瓶中三光神水,洒向北海水面之上又命四偈谛神:
“把西岐城护定,
不可晃动。
”正是:
人君福德安天下,元始先差偈谛神。
话说羽翼仙饮至一更时分,命张山收去了酒,
出了辕门现了本像,乃大鹏金翅雕,张开二翅,飞在空中把天也遮黑了半边,好利害!有赞为证,赞曰:
二翅遮天云雾迷空中响亮似春雷。
曾扇四海俱见底,吃尽龙王海内鱼。
只因怒发西岐难,还是明君福德齐。
羽翼根深归正道,至今万载把名题。
只见大鹏雕飞在空中望下一看,见西岐城是北海水罩住。
羽翼仙不觉失声笑曰:
“姜尚可谓腐朽,
不知我的利害。
我欲稍用些须之力,连四海顷刻扇干,岂在此一海之水!”羽翼仙展两翅,用力连扇有七八十扇。
他不知此水有三光神水在上面,越扇越长,
不见枯涸。
羽翼仙自一更时分直扇到五更天气,那水差不多扇着大鹏雕的脚。
这一夜将气力用尽,不能成功,
不觉大惊:
“若再迟延,
恐到天明不好看。”
自觉惭愧,不好进营来见张山,一怒飞起来至一座山洞,甚是清奇。
怎见得,有赞为证,
赞曰:
高峰掩映,
怪石嵯峨。
奇花瑶草馨香,红杏碧桃艳丽。
崖前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门外苍松,黛色参天三千尺。
双双野鹤,常来洞口舞清风;对对山禽,每向枝头啼白昼。
簇簇黄藤如挂索,行行烟柳似垂金。
方塘积水,深穴依山。
方塘积水,隐千年未变的蛟龙;深穴依山,生万载得道之仙子。
果然不亚玄都府,真是神仙出入门。
话说大鹏雕飞至山洞前,见一道人靠着洞边默坐。
羽翼仙寻思:
“不若将此道人抓来吃了,
以为充饥再作道理。”
大鹏雕方欲扑来,道人用手一指,大鹏雕扑蹋的跌将下地来。
道人探眉擦目,
言曰:
“你好没礼!
你为何来伤我?”羽翼仙曰:
“实不相瞒,
我去伐西岐腹中饿了,借你充饥,不知道友仙术精奇,得罪了!”道人曰:
“你腹中饥了问吾一声,
我自然指你去。
你如何就来害我?甚是非礼。
也罢,
我说与你知道:
离此二百里,有一山名为紫云崖,
有三山五岳四海道人,俱在那里赴香斋。
你速去,恐迟了不便。
”大鹏雕谢曰:
“承教了。”
把二翅飞起,霎时而至,即现仙形。
只见高高下下,三五一攒,七八一处,都是四海三山道者赴斋。
又见一童儿往来捧东西与众道人吃,
羽翼仙曰:
“道童请了!贫道是来赴斋的。”
那童儿听说,“呀”的一声,
答曰:
“老师来早些方好,
如今没有东西了。”
羽翼仙曰:
“偏我来就没有东西了?”道童答曰:
“来早就有,
来迟了东西已尽与众位师父,安能再有?必至明日方可。
”羽翼仙曰:
“你拣人布施,我偏要吃!”二人嚷将起来。
只见一位穿黄的道人向前问曰:
“你为何事在此争论?”童儿曰:
“此位师父来迟了,
定要吃斋。
那里有了?故此闲讲。
”那道人曰:
“童儿,
你看可有面点心否?”童儿答曰:
“点心还有,
要斋却没有了。”
羽翼仙曰:
“就是点心也罢,快取将来。”
那童儿忙把点心拿将来,递与羽翼仙,羽翼仙一连吃了七八十个。
那童儿曰:
“老师可吃了?”羽翼仙曰:
“有,
还吃得几个。”
童儿又取十数个来,羽翼仙共吃了一百零八个。
正是:
妙法无边藏秘诀,今番捉住大鹏雕。
话说羽翼仙吃饱了,谢过斋,复现本像,
飞起往西岐来。
复从那洞府过,道人还坐在那里,望着大鹏雕把手一指,大鹏雕跌将下来“哎呀”的一声,“跌断肚肠了!”在满地打滚,只叫:
“痛杀我也!”不知大鹏雕性命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