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三十回 周纪激反武成王
诗曰:
君戏臣妻自不良,
纲常污蔑枉成王。
只知苏后妖言惑,不信黄妃直谏匡。
烈妇清贞成个是,昏君愚昧落场殃。
今朝逼反擎天柱,稳助周家世世昌。
话说姚中上摘星楼见驾毕,
纣王曰:
“卿有何奏章?”姚中曰:
“西伯姬昌已死,
姬发自立为武王颁行四方,诸侯归心者甚多,
将来为祸不小。
臣因见边报,甚是恐惧。
陛下当速兴师问罪,以正国法;若怠缓不行,
则其中观望皆效尤耳!”纣王曰:
“料姬发一黄口稚子
有何能为之事?”姚中奏曰:
“发虽年幼
姜尚多谋南宫适、散宜生之辈谋勇俱全,不可不预为防。
”纣王曰:
“卿之言虽有理,料姜尚不过一术士,
有何作为?”遂不听。
姚中知纣王意在不行,
随下殿叹曰:
“灭商者必姬发矣!”这且不表。
时光迅速,不觉又是年终。
次年乃纣二十一年正月元旦之辰,百官朝贺毕,圣驾回宫。
大凡元旦日,各王位并大臣的夫人俱入内朝贺正宫苏皇后,各亲王夫人朝贺毕出朝。
祸因此起。
且说武成王黄飞虎的元配夫人贾氏入宫朝贺,
二则西宫黄妃是黄飞虎的妹子一年姑嫂会此一次,必须款洽半日故贾夫人先往正宫来。
宫人报:
“启娘娘:
贾夫人候旨。”
妲己问曰:
“那个贾夫人?”宫人:
“启娘娘:
黄飞虎元配贾夫人。”
妲己暗暗点头:
“黄飞虎,你恃强助放神莺,
抓坏我面门
今日你一般妻子贾氏也入吾圈套!”传旨:
“宣。”
贾氏入宫行礼,朝贺毕。
娘娘赐坐,夫人谢恩。
妲己曰:
“夫人青春几何?”贾氏:
“启娘娘:
臣妾虚度四九。”
妲己曰:
“夫人长我八岁,还是我姐姐。
我苏氏与你结为姊妹,
如何?”贾氏奏曰:
“娘娘乃万乘之尊,
臣妾乃一介之妇
岂有彩凤配山(又鸟)之理?”妲己曰:
“夫人太谦!我虽椒房之贵,
不过苏侯之女。
你位居武成王夫人,况且又是国戚,
何卑之有?”传旨:
“排宴。”
款待贾氏。
妲己居上,贾氏居下,传杯共饮。
酒不过三、五巡,
宫宦启娘娘:
“驾到!”贾氏着忙,
奏曰:
“娘娘将妾身置于何地?”
妲己曰:
“姐姐
不妨可往后宫避之。”
贾氏果进后宫。
妲己已接驾至殿上,纣王见有筵席,
问曰:
“卿与何人饮酒?”妲己奏曰:
“妾身陪武成王夫人贾氏饮酒。”
纣王曰:
“贤哉妲己!”传旨“换席”,
纣王与妲己把盏。
妲己曰:
“陛下可曾见贾氏之容貌乎?”纣王曰:
“卿言差矣!君不见臣妻,
礼也。
”妲己曰:
“君故不可见臣妻,今贾氏乃陛下国戚,
武成王妹子现在西宫既为内戚,见亦何妨。
外边小民,姑夫、舅母共饮,乃常事耳。
陛下暂请出宫,别殿少憩,待妾诓贾氏上摘星楼,那时驾临使贾氏不能回避。
贾氏果然天姿国色,万分妖娆。”
纣王大喜,退于偏殿。
且说妲己来请贾氏,贾氏谢恩告出。
妲己曰:
“一年一会,今与姐姐往摘星楼看景一会,
何如?”贾氏不敢违命只得相随往摘星楼来。
诗曰:
妲己设计陷忠贞,贾氏楼前命自湮。
名节已全清白信,简编凛烈有谁伦。
妲己携贾氏上得楼来,行至九曲栏杆,望下一看;只见虿盆内蛇蝎狰狞,骷髅白骨堆堆垛垛,着实难看;酒池中悲风凛凛,肉林下寒气侵侵。
贾氏对妲己曰:
“启娘娘:
此楼下设此池沼、坑穴,
为何?”妲己曰:
“宫中大弊难除故设此刑,
名曰虿盆。
宫人有犯者,剥衣缚身,送下此坑,喂此蛇蝎。”
贾氏听罢,魂不附体。
妲己传旨:
“摆上酒来!”
贾氏告辞:
“决不敢领娘娘盛意!”妲己曰:
“我晓的你还要往西宫去,
略饮数杯也是上楼一番。”
贾氏只得依从。
且不说贾氏在楼。
且说西宫黄妃差官打听,贾夫人入宫朝贺,姑嫂骨肉只此一年一会。
黄妃倚宫门而候,
差官回复曰:
“贾夫人随苏娘娘上摘星楼去了。”
黄妃大惊:
“妲己乃妒忌之妇,嫂嫂为何随此贱人?”
忙差官往楼下打听。
话说妲己、贾氏正饮酒时,
宫人来报:
“驾到!”贾氏着忙。
妲己曰:
“姐姐莫慌,请立于栏杆外边,
等驾见毕姐姐下楼,何必着忙?”
果然贾氏立在栏外边。
纣王上楼,妲己礼毕。
纣王坐下,
故问曰:
“栏杆外立者何人?”妲己曰:
“武成王夫人贾氏。”
贾氏出笏见礼,
妲己曰:
“赐卿平身。”
贾氏立于一旁。
纣王偷睛观看贾氏姿色,果然生成端正,长就娇容。
昏君传旨:
“赐坐。”
贾氏奏曰:
“陛下、国母,乃天下之主,
臣妾焉敢坐?臣妾该万死!”妲己曰:
“姐姐坐下何妨。
”
纣王曰:
“御妻为何称贾氏为姐姐?”妲己曰:
“贾夫人与妾一拜姊妹,
故称姐姐乃是皇姨,便坐下何妨。”
贾氏自思:
“今日入了苏妲己圈套。”
贾氏俯伏奏曰:
“臣妾进宫朝贺,乃是恭上,
陛下亦合礼下。
自古道:
‘君不见臣妻,礼也。
’愿陛下赐臣妾下楼,
感圣恩于无极矣!”
纣王曰:
“皇姨谦而不坐,
朕立奉一杯如何?”贾氏面红赤紫,怒发冲霄,自思:
“我的丈夫何等之人我怎肯今日受辱?”贾氏料今日不能全生。
纣王执一杯酒,笑容可掬来奉贾氏。
贾氏已无退处,用手抓杯望纣王劈面打来,
大骂:
“昏君!我丈夫与你挣江山,
立奇功三十余场不思酬功。
今日信苏妲己之言,欺辱臣妻。
昏君!你与妲己贱人不知死于何地!”纣王大怒,命左右:
“拿了!”贾氏大喝曰:
“谁敢拿我!”
转身一步
走近栏杆前
大叫曰:
“黄将军!妾身与你全其名节!只可怜我三个孩儿,无人看管!”这夫人将身一跳撞下楼台,粉骨碎身。
有诗为证,
诗曰:
朝贺中宫起祸殃,
夫人贞洁坠楼亡。
纣王失政忘君道,烈妇存诚敢自凉。
西伯慢言招国瑞,殷商又道失金汤。
三三两两兵戈动,八百诸侯起战场。
话说纣王见贾氏坠楼而死,好懊恼,平地风波,悔之不及。
且说黄妃的差官打听信息,
忙报西宫:
“启娘娘:
其祸不浅!”黄妃曰:
“有甚么祸事?”差官报道:
“贾夫人坠了摘星楼,
不知何故。”
黄妃大哭曰:
“妲己泼贱!与吾兄有隙,
今将吾嫂嫂陷害无辜!”黄妃步行往摘星楼下
径上楼
指定纣王骂曰:
“昏君!你成汤社稷亏谁?
我兄与你东拒海寇,
南战蛮夷。
掌兵权,一点丹心;助国家,未敢安枕。
我父黄滚镇守界牌关,训练士卒,日夕劳苦。
一门忠烈,报国忧民。
今元旦,遵守朝廷国礼,进宫朝贺,乃敬上守法之臣。
任信泼贱,诓彼上楼。
昏君!你爱色不分纲常,绝灭彝伦!你有辱先王,污名简册!”黄妃把纣王骂得默默无言。
又见妲己侧坐,
黄妃指妲己骂曰:
“贱人!你淫乱深宫,
蛊惑天子。
我嫂嫂被你陷身坠楼,痛伤骨髓!”赶上一把,抓住妲己黄妃原有气力,乃将门之女,把妲己拖翻在地捺在尘埃,手起拳落打了二、三十下。
妲己虽然是妖怪,见纣王坐在上面,有本事也不敢用出,只叫:
“陛下救命!”纣王看着黄妃打妲己
心有偏向上前劝解。
纣王曰:
“不管妲己事。
你嫂嫂触朕自愧,故投楼下,与妲己无干。”
黄妃急攘之间,不暇检点,回手一拳,误打着纣王脸上,“好昏君!你还来替贱人遮掩!打死了妲己与嫂嫂偿命!”纣王大怒:
“这贱人反将朕打一拳!”一把抓住黄妃后鬓,一把抓住宫衣拎起来纣王力大,望摘星楼下一摔,可怜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纣王摔了黄妃下楼,独坐无言心下甚是懊恼,只是不好埋怨妲己。
且说贾氏侍儿随夫人往宫朝贺,只在九间殿等候,到下晚也不见出来。
只见一内侍问曰:
“你们是那里的侍儿?”答曰:
“我们是武成王府里的,
随夫人朝宫在此伺候。
”内侍曰:
“你夫人坠了摘星楼。
黄娘娘为你夫人辨明,反被天子摔下楼,跌得粉骨碎身。
你们快去罢!”
侍儿听说,急急回王府来。
武成王在内殿同弟黄飞彪、飞豹,黄明、周纪、龙环、吴谦,黄天禄、天爵、天祥三子元旦良辰欢饮。
只见侍儿慌张来报:
“千岁爷,
祸事不小!”飞虎曰:
“有甚么事,
报得这等凶?”
侍儿跪禀曰:
“夫人进宫
不知何故坠了摘星楼,黄娘娘被纣王摔下楼来跌死了!”黄天禄十四岁,天爵十二岁天祥七岁,听得母亲坠楼而亡,放声大哭。
有诗为证,
诗曰:
忽闻凶报满门惊,
子哭儿啼泪若倾。
烈妇有恩虽莫负,忠君无愧更当诚。
左观四友俱怀忿,右睹三男苦痛心。
回首不堪重悒怏,伤心只有夜猿鸣。
话说飞虎听得此信,无语沉吟,又见三子哭得酸楚。
黄明曰:
“兄长不必踌躇。
纣王失政,大变人伦。
嫂嫂进宫,想必昏君看见嫂嫂姿色,君欺臣妻,此事也是有的。
嫂嫂乃是女中丈夫,兄长何等豪杰,嫂嫂守贞洁,为夫名节为子纲常,故此坠楼而死。
黄娘娘见嫂嫂惨死,必定向昏君辨明。
纣王溺爱偏向,把娘娘摔下楼。
此事再无他议,长兄不必迟疑! ‘君不正,臣投外国。
’想吾辈南征北讨,马不离鞍;东战西攻,人不脱甲,若是这等看起来愧见天下英雄,有何颜立于人世?君既负臣,臣安能长仕其国?吾等反也!”四人各上马持利刃出门而走。
飞虎见四人反了,
自思:
“难道为一妇人,
竟负国恩之理?将此反声扬出难洗清白。”
黄飞虎急出府,
大叫曰:
“四弟速回!就反也要商议往何地方,
投于何主打点车辆,装载行囊,同出朝歌。
为何四人独自前去?”
四将听罢回马,至府下马,
进了内殿。
黄飞虎持剑在手,
大喝曰:
“黄明等!你这四贼!不思报本,
反陷害我合门之祸!我家妻子死于摘星楼与你何干!你等口称 ‘反’字,黄氏一门七世忠良享国恩二百余年,难道为一女人造反?你借此乘机要反朝歌而图掳掠,你不思金带垂腰官居神武,尽忠报国,而终成狼子野心,不绝绿林本色耳!”骂的四人默默无语。
黄明笑曰:
“长兄,你骂得有理。
又不是我们的事,恼他怎的!”四人在旁,抬一桌酒吃,四人大笑不止。
黄飞虎心下如火燎一般,又见三子哭声不绝,
听得四人抚掌欢欣
黄飞虎问曰:
“你们那些儿欢喜?”黄明曰:
“兄长家下有事挠心,
小弟们心上无事。
今元旦吉辰,吃酒作乐,与你何干?”飞虎气不过,恼曰:
“你见我有事反大笑,
这是怎么说?”周纪曰:
“不瞒兄说,
笑的是你。”
飞虎道:
“有甚么事与你笑?我官居王位,
禄极人臣列朝班身居首领,披蟒腰玉,
有何事与你笑?”周纪曰:
“兄长,
你只知官居首领显耀爵禄,身挂蟒袍。
知者说仗你平生胸襟,位至尊大;不知者,
只说你倚嫂嫂姿色和悦君王,得其富贵。”
周纪道罢,
黄飞虎大叫一声:
“气杀我也!”传家将:
“收拾行囊,
打点反出朝歌!”黄飞彪见兄反了点一千名家将,将车辆四百把细软、金银珠宝装载停当。
飞虎同三子、二弟、四友临行曰:
“我们如今投那方去?”黄明曰:
“兄长岂不闻‘贤臣择主而仕’?西岐武王,
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共享安康之福,
岂不为美?”周纪暗思:
“方才飞虎反,
是我说将计反了他若还看破,只怕不反。
不若使他个绝后计,再也来不得。
”周纪曰:
“此往西岐,出五关,借兵来朝歌城,
为嫂嫂、娘娘报仇此还是迟着。
依小弟愚见,今日就午门会纣王一战,以见雌雄。
你意下如何?”黄飞虎心下昏乱,
随口答应曰:
“也是。”
大抵天道该是如此。
飞虎金装盔甲,上了五色神牛。
飞彪、飞豹同三侄,龙环、吴谦并家将,保车辆出西门。
黄明、周纪同武成王至午门,天色已明。
周纪大叫:
“传与纣王,早早出来讲个明白。
如迟,杀进宫阙,悔之晚矣!”纣王自贾氏身亡,黄妃已绝自己悔之不及,正在龙德殿懊恼,无可对人言说。
直到天明,
当驾官启奏:
“黄飞虎反了,
现在午门请战。”
纣王大怒,
借此出气:
“好匹夫!焉敢如此欺侮朕躬!”传旨:
“取披挂!”九吞八扎,
点护驾御林军上逍遥马,提斩将刀,出午门。
怎见得:
冲天盔,龙蟠风舞;金锁甲,
叩就连环。
九龙袍,金光晃目;护心镜,前后牢拴。
红挺带,攒成八宝,鞍鞒挂竹节钢鞭。
逍遥马追风逐日,斩将刀定国安邦。
只因天道该如此,至使君臣会战场。
黄飞虎虽反,今日面君,尚有愧色。
周纪见黄飞虎愧色,
在马上大呼:
“纣王失政,
君欺臣妻大肆狂悖!”纵马使斧来取纣王。
纣王大怒,手中刀急架相还。
黄明走马来攻。
黄飞虎口里虽不言,
心中大恼曰:
“也不等我分清理浊,
他二人便动手杀将起来!”飞虎只得催开神牛。
一龙三虎杀在午门。
怎见得,
有诗为证:
虎斗龙争在午门,
纣王无道败彝伦。
眼前贤士归明主,目下黎民叛远村。
三略有人空执法,五关无路可留阍。
忠孝至今传万载,独夫遗臭枉称尊。
君臣四骑,杀三十回合。
纣王刀法展开,其势真如虎狼。
三员大将使开枪斧,纣王抵敌不住,刀尖难举,马往后坐将刀一掩,败进午门。
黄明要赶,
飞虎曰:
“不可!”三骑随出西门来赶家将,
一同行走过孟津。
不表。
且说纣王败至大殿坐下,懊悔不及。
都城百姓官员已知武成王反了,家家闭户,路少人行。
又闻天子大战黄飞虎,百官忙入朝,见纣王问安,曰:
“黄飞虎因何事造反?”天子怎肯认错
乃曰:
“贾氏进宫朝贺触忤皇后,自己坠楼而死。
黄妃倚仗伊兄,恃强殴辱正宫,推跌下楼,亦是误伤。
不知黄飞虎自己因何造反,杀入午门,深属不道!诸臣为朕作速议处!”百官听纣王言说,皆默默无语莫敢先立意见。
正沉思间,
探事马报进午门曰:
“闻太师征东海奏凯回兵。”
百官大喜,齐辞朝上马,出郭迎接。
只见人马远远行至,
中军官报入营中曰:
“启太师:
百官辕门迎接。”
闻太师曰:
“众官请回,午门相会。”
众官进城至朝门,见闻太师骑墨麒麟来至,
众官躬身。
太师曰:
“列位请了!”众官同进朝,见天子,
行礼毕。
起身,不见武成王,太师心下疑惑,
奏曰:
“武成王为何不来随朝?”王曰:
“黄飞虎反了。”
太师惊问:
“为何事反?”纣王曰:
“元旦贾氏进宫,
朝贺中宫触犯苏后,自知罪戾,负愧坠楼而死,此是自取。
西宫黄妃听知贾氏已死,忿怒上楼,毁打苏后,辱朕不堪是朕怒起相攘,误跌下楼,非朕有意。
不知黄飞虎辄敢率众杀入午门,与朕对敌,幸而未遭毒手,今已拥众反出西门。
朕正在此沉思,适太师奏捷,乞与朕擒来,以正国法!”太师听罢,厉声言曰:
“此一件事据老臣愚见,还是陛下有负于臣子!黄飞虎素有忠君爱国之心,今贾氏进宫朝贺此臣下之礼,岂有无故而死?况摘星楼乃陛下所居,与中宫相间贾氏因何上此楼,其中必有主使、引诱之人,故陷陛下于不义。
陛下不自详察,而有辱此贞洁之妇。
黄娘娘见嫂死无辜,必定上楼直谏,陛下亦不能容受,溺爱偏向又将黄娘娘摔跌下楼。
致贾氏忿怨死,黄娘娘遭冤,实君有负臣子,
与臣下何干!况语云:
‘君不正则臣投外国。
’今黄飞虎以报国赤衷,功在社稷,不能荣子封妻,享久长富贵反致骨肉无辜惨死,情实伤心。
乞陛下可赦黄飞虎一概大罪,待臣追赶飞虎回来,社稷可保家国太平。”
百官在傍,
齐言:
“太师处之甚明,无不钦服。
望陛下速降敕旨,
大事定矣!”闻太师又曰:
“此是天子负臣,
故当赦宥。
若果飞虎有负君之处,只怕老臣一时之见,还有礼当说者,即行商议不可有误国事。”
班中闪一员官,乃下大夫徐荣出见。
闻太师曰:
“大夫有何议论?”荣曰:
“太师所言,
虽是天子负臣黄飞虎也有忤君之罪。”
太师曰:
“大夫,
何以见得?”荣曰:
“君欺臣妻,
天子负臣;不顾恩爱摔死黄娘娘,也是天子失政。
黄飞虎岂得率众杀入午门,声言天子之罪,与天子在午门大战,臣节全无故武成王也有不是。”
闻太师听说,
乃对诸大臣曰:
“今诸臣朦胧,
只谈天子之过不言飞虎之逆。
”乃传令吉立、徐庆:
“快发飞檄传临潼关、佳梦关、青龙关三路总兵,不可走了反叛待老臣赶去拿来,以正dafa!”不知凶吉何如,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