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

许仲琳

历史军事

序<br /> 清康熙四雪草堂刊本<br /> 孟子曰:<br /> “太公辟纣,<br /> 居东海之滨伯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四十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灵公
  诗曰:
  魔家四将号天王,
  惟有青云剑异常。
  弹动琵琶人已绝,撑开珠伞日无光。
  莫言烈焰能焚毙,且说花狐善食强。
  纵有几多稀世宝,丙灵一遇命先亡。
  话说南宫适、武吉将三人拿到辕门通报,
  子牙命:
  “推进来。”
  鲁雄站立,费、尤二贼跪下。
  子牙曰:
  “鲁雄,时务要知,天心要顺,
  大理要明真假要辨。
  方今四方知纣稔恶,弃纣归周,三分有二,何苦逆天,自取杀身之祸?今已被擒尚有何说?”鲁雄大喝曰:
  “姜尚!尔曾为纣臣,
  职任大夫;今背主求荣非良杰也。
  吾今被擒,食君之禄,当死君之难,今日有死而已,又何必多言!”子牙命且监于后营。
  复到土台上,布起罡斗,随把彤云散了,现出太阳,日色如火一般把岐山脚下冰时刻化了。
  五万人马冻死三二千,余者逃进五关去了。
  子牙又命南宫适往西岐城,请武王至岐山。
  南宫适走马进城,来见武王,行礼毕。
  武王曰:
  “相父在岐山,天气炎热,
  陆地无阴三军劳苦。
  卿今来见孤,
  有何事?”南宫适对曰:
  “臣奉丞相令,
  请大王驾幸歧山。”
  武王随同众文武往岐山来。
  怎见得,
  有诗为证:
  君正臣贤国日昌,
  武王仁德配陶唐。
  慢言冰冻擒军死,且听台城斩将亡。
  祭赛封神劳圣主,驱弛国事仗臣良。
  古来多少英雄血,争利图名尽是伤。
  话言武王同文武往西岐山来,行未及二十里,
  只见两边沟渠之中冰块飘浮来往。
  武王问南宫适,方知冰冻岐山。
  君臣又行七十里至岐山。
  子牙迎武王,
  武王曰:
  “相父邀孤,
  有何事商议?”子牙曰:
  “请大王亲祭岐山。”
  武王曰:
  “山川享祭,此为正礼。”
  乃上山进帐。
  子牙设下祭文。
  武王不知今日祭封神台,子牙只言祭岐山。
  排下香案,武王拈香。
  子牙命将三人推来,武吉将鲁雄、费仲、尤浑推至。
  子牙传令:
  “斩讫报来!”霎时献三颗首级。
  武王大惊曰:
  “相父祭山,
  为何斩人?”
  子牙曰:
  “此二人乃成汤费仲、尤浑也。”
  武王曰:
  “奸臣,理当斩之!”
  子牙与武王回兵西岐。
  不表。
  且说清福神将三魂引入封神台去了。
  话说鲁雄残兵败卒走进关,逃回朝歌。
  闻太师在府,看各处报章,
  看三山关邓九公报:
  “大败南伯侯。”
  忽报:
  “汜水关韩荣报到。”
  令:
  “接上来。”
  拆开看时,
  顿足叫曰:
  “不料西岐姜尚这等凶恶!杀死张桂芳,
  又捉鲁雄号令岐山大肆猖獗。
  吾欲亲征,奈东南二处未息兵戈。
  ”
  乃问吉立、余庆曰:
  “我如今再遣何人伐西岐?”吉立答曰:
  “太师在上:
  西岐足智多谋,
  兵精将勇张桂芳况且失利,九龙岛四道者亦且不能取胜。
  如今可发令牌,命佳梦关魔家四将征伐,庶大功可成。”
  太师听言,
  喜曰:
  “非此四人不能克此大恶。”
  忙发令牌,又点左军大将胡升、胡雷交代守关。
  将令发出,使命领令前行,不觉一日已至佳梦关,下马报曰:
  “闻太师有紧急公文。”
  魔家四将接了文书,拆开看罢,
  大笑曰:
  “太师用兵多年,
  如今为何颠倒?料西岐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
  ‘割(又鸟)焉用牛刀?”打发来使先回。
  弟兄四人点精兵十万,即日兴师,与胡升、胡雷交代府库钱粮,一应完毕。
  魔家四将辞了胡升,一声炮响,大队人马起行,浩浩荡荡军声大振,往西岐而来。
  怎见得好人马:
  三军呐喊,幡立五方。
  刀如秋水迸寒光,枪似麻林初出土。
  开山斧如同秋月,画杆戟豹尾飘摇。
  鞭锏抓槌分左右,长刀短剑砌龙鳞。
  花腔鼓擂,催军趱将;响阵锣鸣,令出收兵。
  拐子马御防劫寨,金装弩准备冲营。
  中军帐钩镰护守,前后营刁斗分明。
  临兵全仗胸中策,用武还依纪法行。
  话说魔家四将人马,晓行夜住,逢州过府,
  越岭登山非止一日,又过了桃花岭。
  哨马报入中军:
  “启元帅:
  兵至西岐北门,
  请令定夺。
  ”魔礼青传令:
  “安下团营,扎了大寨。”
  三军放静营炮,呐一声喊。
  且说子牙自兵冻岐山,军威甚盛,将士英雄,
  天心效顺四方归心,豪杰云集。
  子牙正商议军情,
  忽探马报入相府:
  “魔家四将领兵住扎北门。”
  子牙聚将上殿,共议退兵之策。
  武成王黄飞虎上前启曰:
  “丞相在上:
  佳梦关魔家四将乃弟兄四人,
  皆系异人秘授奇术变幻大是难敌。
  长曰魔礼青,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用一根长枪步战无骑。
  有秘授宝剑,名曰 ‘青云剑’,上有符印,
  中分四字:
  ‘地、水、火、风’,
  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
  若人逢着此刃,四肢成为齑粉。
  若论火,空中金蛇搅绕,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
  还有魔礼红,秘授一把伞,名曰 ‘混元伞’。
  伞上有祖母禄、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
  ‘装载乾坤’。
  这把伞不敢撑,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
  还有魔礼海,用一根枪,背上一面琵琶,上有四条弦,也按 ‘地、水、火、风’。
  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如青云剑一般。
  还有魔礼寿,用两根鞭。
  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 ‘花狐貂’,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胁生飞翅,食尽世人。
  若此四将来伐西岐,
  吾兵恐不能取胜也!”子牙曰:
  “将军何以知之?”黄飞虎答曰:
  “此四将昔日在末将麾下征伐东海,
  故此晓得。
  今对丞相,不得不以实告。”
  子牙听罢,郁郁不乐。
  且言魔礼青对三弟曰:
  “今奉王命,
  征剿凶顽兵至三日,必当为国立功,不负闻太师之所举也。”
  魔礼红曰:
  “明日俺们兄弟齐会姜尚,
  一阵成功旋师奏凯。”
  其日,弟兄欢饮。
  次早,炮响鼓鸣,摆开队伍,立于辕门,请子牙答话。
  探马来报:
  “魔家四将请战。”
  子牙因黄飞虎所说利害,恐将士失利,心下犹豫未决。
  金吒、木吒、哪吒在旁,
  口称:
  “师叔,
  难道依黄将军所说我等便不战罢?所仗福德在周,天意相佑随时应变,岂得看住!”子牙猛醒,传令:
  “摆五方旗号整点诸将校,列成队伍,
  出城会战。
  ”怎见得:
  两扇门开:
  青幡招展,
  震中杀气透天庭;素白纷纭兑地征云从地起。
  红幡荡荡,离宫猛火欲烧山;皂带飘飘,坎气乌云由上下。
  杏黄幡麾,中央正道出兵来。
  金盔将如同猛虎,银盔将一似欢狼。
  南宫适似摇头狮子,武吉似摆尾狻猊。
  四贤、八俊逞英豪,金木二吒持宝剑。
  龙须虎天生异像,武成王斜跨神牛。
  领首的哪吒英武,掠阵的众将轩昂。
  魔家四将见子牙出兵有法,纪律森严,坐四不相至军前。
  怎生打扮,
  有诗为证:
  金冠分鱼尾,
  道服勒霞绡。
  童颜并鹤发,项下长银苗。
  身骑四不相,手挂剑锋枭。
  玉虚门下客,封神立圣朝。
  话说子牙出阵前,
  欠身曰:
  “四位乃魔元帅么?”魔礼青曰:
  “姜尚,
  你不守本土甘心祸乱,而故纳叛亡,坏朝廷法纪,杀大臣号令西岐深属不道,是自取灭亡。
  今天兵至日,尚不倒戈授首,犹自抗拒,直待践平城垣,俱为齑粉那时悔之晚矣!”子牙曰:
  “元帅言之差矣!
  吾等守法奉公,
  原是商臣受封西土,岂得称为反叛?今朝廷信大臣之言,屡伐西岐。
  胜败之事,乃朝廷大臣自取其辱,我等并无一军一卒冒犯五关。
  今汝等反加之罪名,
  我君臣岂肯虚服!”魔礼青大怒曰:
  “孰敢巧言,
  混称大臣取辱!独不思你目下有灭国之祸!”放开大步使枪来取子牙。
  左哨上南宫适纵马舞刀,
  大喝曰:
  “不要冲吾阵脚!”用钢刀急架忙迎。
  步马交兵,刀戟并举。
  魔礼红绰步展方天戟冲杀而来,子牙队里辛甲举斧来战魔礼红。
  魔礼海摇枪直杀出来,哪吒登风火轮,摇火尖枪迎住,二将双枪共举。
  魔礼寿使两根铜似猛虎摇头,杀将过来,这壁厢武吉银盔素铠,白马长枪接战阵前。
  这一场大战,
  怎见得:
  满天杀气,遍地征云。
  这阵上三军威武,那阵上战将轩昂。
  南宫适斩将刀半潭秋水,魔礼青虎头枪似一段寒冰。
  辛甲大斧犹如皓月光辉,魔礼红画戟一似金钱豹尾。
  哪吒发怒抖精神,魔礼海生嗔显武艺。
  武吉长枪,飕飕急雨洒残花;魔礼寿二锏,凛凛冰山飞白雪。
  四天王忠心佐成汤,众战将赤胆扶圣主。
  两阵上锣鼓频敲,四哨内三军呐喊。
  从辰至午,只杀的旭日无光;未末申初,霎时间天昏地暗。
  有诗为证:
  为国亡家欲尽忠,只徒千载把名封。
  捐躯马革何曾惜,止愿皇家建大功。
  话言哪吒战住了魔礼海,把枪架开,随手取出乾坤圈使在空中,要打魔礼海。
  魔礼红看见,忙忙跳出阵外,把混元珍珠伞撑开一晃,先收了哪吒的乾坤圈去了。
  金吒见收兄弟之宝,忙使遁龙桩,又被收将去了。
  子牙把打神鞭使在空中:
  此鞭只打的神,
  打不的仙打不得人,四天王乃是释门中人,打不得,后一千年才受香烟,因此上把打神鞭也被伞收去了。
  子牙大惊。
  魔礼青战住南宫适,把枪一掩跳出阵来,把青云剑一晃,往来三次黑风卷起万刃戈矛。
  一声响亮,怎见得,
  有诗为证:
  黑风卷起最难当,
  百万雄兵尽带伤。
  此宝英锋真利害,铜军铁将亦遭殃。
  魔礼红见兄用青云剑,也把珍珠伞撑开连转三四转,咫尺间黑暗了宇宙崩塌了乾坤。
  只见烈烟黑雾,火发无情,金蛇搅绕半空,火光飞腾满地。
  好火!有诗为证:
  万道金蛇空内滚,
  黑烟罩体命难存。
  子牙道术全无用,今日西岐尽败奔。
  话说魔礼海拨动了地水火风琵琶;魔礼寿把花狐貂放出在空中,现形如一只白象任意食人,张牙舞爪。
  风火无情,西岐众将遭此一败,三军尽受其殃。
  子牙见黑风卷起,烈火飞来,人马一乱,往后败下去。
  魔家四将挥动人马,往前冲杀。
  可怜三军叫苦,战将着伤。
  怎见得:
  赶上将,任从刀劈;乘着势,
  剿杀三军。
  逢刀的,连肩拽背;遭火的,烂额焦头。
  鞍上无人,战马拖缰,不管营前和营后;地上尸横,折筋断骨怎分南北与东西。
  人亡马死,只为扶王创业到如今;将躲军逃,
  止落叫苦连声无投处。
  子牙出城,齐齐整整,众将官顶盔贯甲,
  好似得智狐狸强似虎;到如今只落得:
  哀哀哭哭,
  歪盔卸甲犹如退翎鸾凤不如(又鸟)。
  死的尸骸暴露,生的逃窜难回。
  惊天动地将声悲,嚎山泣岭三军苦。
  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残兵奔陆地。
  话说魔家四将一战,损周兵一万有余,战将损了九员,带伤者十有八九。
  子牙坐四不相平空去了,金、木二吒土遁逃回,哪吒风火轮走了龙须虎借水里逃生。
  众将无术,焉能得脱。
  子牙败进城,
  入相府点众将:
  着伤大半,
  阵亡者九名杀死了文王六位殿下,三名副将。
  子牙伤悼不已。
  且说魔家四将收兵,掌得胜鼓回营,三军踊跃。
  正是:
  喜孜孜鞭敲金镫响,笑吟吟齐唱凯歌回。
  话说魔家四将得胜回营,上帐议取西岐大事。
  魔礼红曰:
  “明日点人马困城,尽力攻打,
  指日可破子牙成擒,武王授首。”
  魔礼青曰:
  “贤弟言之甚善。”
  次日进兵围城,喊声大振,杀奔城下,坐名请子牙临阵。
  探马报进帅府,
  子牙传令:
  “将免战牌挂在城敌楼上。”
  魔礼青传令:
  “四面架起云梯,用火炮攻打。”
  甚是危急。
  且说子牙失利,诸将带伤,忙领金、木二吒、龙须虎、哪吒、黄飞虎不曾带伤者上城,设灰瓶、炮石、火箭、火弓、硬弩、长枪千方守御,日夜防备。
  魔家四将见四门攻打三日不下,反损有兵卒,
  魔礼红曰:
  “暂且退兵。”
  命军士鸣金,退兵回营。
  当晚兄弟四人商议:
  “姜尚乃昆仑教下,
  自善用兵。
  我们且不可用力攻打,只可紧困,困得他里无粮草,外无援兵此城不攻自破矣!”礼青曰:
  “贤弟言之有理。”
  安心困城。
  不觉困了两月,
  四将心下甚是焦躁:
  “闻太师命吾伐西岐,
  如今将近两三个月未能破敌。
  十万之众,日费许多钱粮,倘太师嗔怪,体面何存?也罢,今晚初更各将异宝祭于空中,就把西岐旋成渤海,早早奏凯还朝。”
  魔礼寿曰:
  “兄长之言妙甚。”
  各各欢喜。
  不言兄弟计较停当。
  且说子牙在相府有事,又见失机,与武成王黄飞虎议退兵之策。
  忽然猛风大作,把宝纛幡杆一折两段。
  子牙大惊,忙焚香,把金钱搜求八卦,只吓得面如土色,随即沐浴更衣拈香,望昆仑下拜。
  子牙倒海救西岐。
  有诗为证:
  玉虚秘授甚精奇,玄内玄中定坎离。
  魔家四将施奇宝,子牙倒海救西岐。
  话说子牙披发仗剑,倒海把西岐罩了。
  却说玉虚宫元始天尊知西岐事体,把琉璃瓶中静水望西岐一泼,乃三光神圣浮在海水上面。
  再说魔礼青把青云剑祭起地、水、火、风,魔礼红祭混元珍珠伞,魔礼海拔动琵琶魔礼寿祭起花狐貂,只见四下里阴云布合,冷雾迷空响若雷鸣,势如山倒,骨碌碌天崩,滑喇喇地塌。
  三军见而心惊,一个个魂迷意怕。
  兄弟四人各施异术,要成大功,奏凯回朝,则怕你一场空想。
  正是:
  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且说魔家兄弟四人祭此各样异宝,只到三更尽,才收了回营指望次日回兵。
  且说子牙借北海水救了西岐,众将一夜不曾安枕。
  至次日,子牙把海水退回北海,依旧现出城来分毫未动。
  且说纣营军校见西岐城上草也不曾动一根,
  忙报四位元帅:
  “西岐城全然不曾坏动一角。”
  四将大惊,齐出辕门看时,果然如此。
  四人无法可奎施,一策莫展,只得把人马紧困西岐。
  且说子牙倒海救了此危,点将上城看守。
  非一日,鸟飞兔走,不觉又困两月。
  子牙被困,无法退兵。
  魔家四将英勇,仗倚宝贝,焉能取胜?
  忽有总督粮储官见子牙,
  具言:
  “三济仓缺粮止可支用十日。
  请丞相定夺。”
  子牙惊曰:
  “兵困城事小,城中缺粮事大,
  如之奈何?”武成王黄飞虎曰:
  “丞相可发告示与居民
  富厚者必积有稻谷或借三四万或五六万,待退兵之日,加利给还亦是暂救燃眉之计。
  ”子牙曰:
  “不可。
  吾若出示,民慌军乱,必有内变之祸。
  料还有十日之粮,再作区处。”
  子牙不行。
  不觉又过七八日,子牙算止得二日粮,心下十分着忙,大是忧郁。
  那日,来了两位道童,一个穿红,一个穿青,
  至相府门上对门官曰:
  “烦你通报要见姜师叔。”
  门官启老爷:
  “有二位道童求见。”
  子牙闻道者来,
  便命:
  “请来。”
  二位道童上殿下拜,口称“师叔”。
  子牙答礼曰:
  “二位是那座名山?何处洞府?今到西岐,
  有何见谕?”二道童曰:
  “弟子乃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门下弟子
  姓韩双名毒龙。
  这位是姓薛双名恶虎。
  今奉师命,送粮前来。”
  子牙曰:
  “粮在何所?”道童曰:
  “弟子随身带来。”
  锦囊中取一简献与子牙。
  子牙看简,
  大喜曰:
  “师尊圣谕,事在危急,
  自有高人相辅今果如其言。”
  子牙命道童取粮。
  道童将豹皮囊中取出碗口大一个斗儿,盛有一斗米,众将又不敢笑。
  子牙将斗命韩毒龙:
  “亲送三济仓去,
  再来回话。”
  不一时,毒龙回来见子牙,“送去了。”
  不上两个时辰,
  管仓官来报:
  “启丞相:
  三济仓连气楼上,
  都淌出米来。”
  子牙大喜。
  今事到急处,自有高人来佐佑,此是武王福大。
  有诗赞曰:
  武王仁德禄能昌,增福神祗来助粮。
  紫阳洞里黄天化,西岐尽灭四天王。
  话说子牙粮也足,将也多,兵也广,只没奈魔家四将奇宝伤人,因此上固守西岐不敢擅动。
  且说魔家兄弟又过了两个月,将近一年不能成功,修文书报闻太师言子牙虽则善战,今又能守。
  不表。
  一日,子牙正在相府商议军功大事,
  忽报:
  “有一道者来见。”
  子牙命:
  “请来。”
  这道人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至帘前下拜口称“师叔”。
  子牙曰:
  “那里来的?”道人曰:
  “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
  姓杨名戬奉师命,特来师叔左右听用。”
  子牙大喜,见杨戬超群出类。
  杨戬与诸门人会了,见过武王,
  复来问:
  “城外屯兵者何人?”子牙把魔家四将用的地、水、火、风物件说了一遍,“故此挂免战牌。”
  杨戬曰:
  “弟子既来,师叔可去‘免战’二字。
  弟子会魔家四将,便知端的。
  若不见战,焉能随机应变?”子牙听言甚喜,
  随传令:
  “摘了免战牌。”
  彼时有探马报入大营:
  “启元戎:
  西岐去了免战牌。”
  魔家四将大喜,即刻出营搦战。
  探马报入相府,子牙命杨戬出城,哪吒压阵。
  城门开处,杨戬出马,见四将威风凛凛冲霄汉,杀气腾腾逼斗星。
  四将见西岐城内一人,似道非道,似俗非俗,
  带扇云冠道服丝绦,骑白马,执长枪。
  魔礼青曰:
  “来者何人?”杨戬答曰:
  “吾乃姜丞相师侄杨戬是也。
  你有何能,敢来此行凶作怪,仗倚左道害人?眼前叫你知吾利害,死无葬身之地!”纵马摇枪来取。
  却说魔家四将有半年不曾会战,如今一齐出来步战杨戬,四将围将上来把杨戬裹在垓心,酣战城下。
  且说楚州有解粮官,解粮往西岐,正要进城,
  见前面战场阻路。
  此人姓马名成龙,用两口刀,坐赤兔马,心性英烈,见战场阻路大喝一声:
  “吾来了!”那马撺在圈子内,
  力敌四将。
  魔礼寿又见一将冲杀将来,心中大怒,未及十合,取出花狐貂祭在空中化如一只白象,口似血盆,牙如利刃乱抢人吃。
  有诗为证:
  此兽修成隐显功,阴阳二气在其中。
  随时大小皆能变,吃尽人心若野熊。
  却说祭起花狐貂,一声响,把马成龙吃了半节去。
  杨戬在马上暗喜:
  “原来有这个孽障作怪!”魔家四将也不知道杨戬有九转炼就元功,魔礼寿又祭花狐貂一声响也把杨戬咬了半节去。
  哪吒见势头不好,进城来报姜丞相,
  说:
  “杨戬被花狐貂吃了。”
  子牙郁郁不乐,纳闷在府。
  且说魔家四将得胜回营,治酒,兄弟共饮。
  吃到二更时分,
  魔礼寿曰:
  “长兄,如今把花狐貂放进城里去,
  若是吃了姜尚吞了武王,大事定了。
  那时好班师归国,何必与他死守。”
  四人酒后各发狂言。
  礼青曰:
  “贤弟之言有理。”
  礼寿豹皮囊取出花狐貂,
  叫曰:
  “宝贝,
  你若吃了姜尚回来此功莫大。”
  遂祭在空中去了。
  花狐貂乃是一兽,只知吃人,那知道吃了杨戬是个祸胎。
  杨戬曾炼过九转元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
  花狐貂把他吃在腹里。
  杨戬听着四将计较,
  杨戬曰:
  “孽障,也不知我是谁!”把花狐貂的心一捏,那东西叫一声跌将下来。
  杨戬现身,把花狐貂一撑两段。
  杨戬现原形,有三更时分,来相府门前叫左右报丞相,守门军士击鼓。
  子牙三更时,还与哪吒共议魔家四将事,忽听鼓响,报:
  “杨戬回来。
  ”子牙大惊:
  “人死岂能复生?”命哪吒探虚实。
  哪吒至大门首问曰:
  “杨道兄,你已死了,
  为何又至?”杨戬曰:
  “你我道门徒弟各玄妙不同。
  快开门!
  我有要紧事报与师父。”
  哪吒命开了门,杨戬同至殿前。
  子牙惊问:
  “早晨阵亡,为何又至?必有回生之术!”杨戬把魔礼寿放花狐貂进城,“要伤武王、师叔弟子在那孽障腹中听着,方才把花狐貂弄死了,特来报知师叔。
  ”子牙闻言大喜:
  “吾有这等道术之客,
  何惧之有!”戬曰:
  “弟子如今还去。”
  哪吒曰:
  “道兄如何去得?”杨戬曰:
  “家师秘授,
  自有玄妙随风变化,不可思议。
  有诗为证:
  秘授仙传真妙诀,我与道中俱各别。
  或山或水或巅崖,或金或宝或铜铁。
  或鸾或凤或飞禽,或龙或虎或狮鴂。
  随风有影即无形,赴得蟠桃添寿节。”
  子牙听罢:
  “你有此奇术,可显一二。”
  杨戬随身一晃,变成花狐貂满地跳,把哪吒喜不自胜。
  杨戬曰:
  “弟子去也!”响一声才要去,
  子牙曰:
  “杨戬且住!你有大术把魔家四将宝贝取来,
  使他束手不能成功。”
  杨戬即时飞出西岐城,落在魔家四将帐上。
  礼寿听的宝贝回来,忙用手接住瞧了一瞧,见不曾吃了人来。
  将近四鼓时分,兄弟同进帐中睡去。
  正是酒酣睡倒,鼻息如雷,莫知高下。
  杨戬自豹皮囊中跳出来,将魔家四将帐上挂有四件宝贝,杨戬用手一端端塌了止拿得一把伞。
  那三件宝贝落地有声,魔礼红梦中听见有响声,急起来看时“呀!却原来挂塌了钩子,吊将下来!”糊涂醉眼,不曾查得就复挂在上面,依旧睡了。
  且说杨戬复到西岐城来见子牙,将混元珍珠伞献上,金木二吒、哪吒都来看伞。
  杨戬复又入营,还在豹皮囊中。
  不表。
  且说次早中军帐鼓响,兄弟四人各取宝贝,
  魔礼红不见混元伞
  大惊:
  “为何不见了此伞?”急问巡内营将校,
  众将曰:
  “内营红尘也飞不进来
  那有奸细得入?”魔礼红大叫:
  “吾立大功,
  只凭此宝今一旦失了,怎生奈何!”四将见如此失利,郁郁不乐无心整理军情。
  且说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忽然心血来潮,叫金霞童子:
  “请你师兄来。”
  童儿领命,少时间请师兄至。
  黄天化至碧游床前,
  倒身下拜:
  “老师父,
  叫弟子那里使用?”真君曰:
  “你打点下山。
  你父子当立功为周主,随我来。”
  黄天化随师至桃园中,真君传二柄锤。
  天化见而即会,精熟停当,无不了然。
  真君曰:
  “将吾的玉麒麟与你骑,又将火龙标带去。
  徒弟,你不可忘本,必尊道德。”
  黄天化曰:
  “弟子怎敢?”
  辞了师父,
  出洞来上了玉麒麟,把角一拍,四足起风云之声。
  此兽乃道德真君闲戏三山、闷游五岳之骑。
  黄天化即时来至西岐,落下麒麟,来到相府,
  令门官通报。
  “启丞相:
  有一道童求见。”
  子牙曰:
  “请来。”
  黄天化上殿下拜,
  口称:
  “师叔,
  弟子黄天化奉师命下山听候左右。”
  子牙问:
  “那一座山?”黄飞虎曰:
  “此童乃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门下黄天化,乃末将长子。”
  子牙大喜:
  “将军有子出家修道,更当庆幸!”
  且说黄天化父子重逢,
  同回王府置酒父子欢饮。
  黄天化在山吃斋,今日在王府吃荤,随挽双抓髻,穿王服带束发冠,金抹额,穿大红服,贯金锁甲,束玉带次日上殿见子牙。
  子牙一见天化如此装束,
  便曰:
  “黄天化,
  你原是道门为何一旦变服?我身居相位,不敢忘昆仑之德。
  你昨日下山,今日变服,还把丝绦束了!”黄天化领命,系了丝绦。
  天化曰:
  “弟子下山退魔家四将,故此如将家装束耳,
  怎敢忘本?”子牙曰:
  “魔家四将乃左道之术也
  须紧要提防。
  ”天化曰:
  “师命指明,何足惧哉!”子牙许之。
  黄天化上了玉麒麟,拎两柄槌,开放城门,至辕门请战。
  四天王正遇丙灵公。
  不知胜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总字节数:271136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