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

许仲琳

历史军事

序<br /> 清康熙四雪草堂刊本<br /> 孟子曰:<br /> “太公辟纣,<br /> 居东海之滨伯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五十二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五十二回 绝龙岭闻仲归天
  诗曰:
  几回奏捷建奇功,
  纣主荒淫幸女红。
  入国已无封谏表,到山应有泪江枫。
  岂知魂梦烽烟绝,且听哀猿夜月空。
  纵有丹心成往事,年年杜字泣东风。
  话说闻太师见赤精子拿出阴阳镜,把麒麟一磕,跳出圈子外往燕山下退去。
  赤精子也不来赶。
  太师气得面黄气喘,默默无言。
  辛环曰:
  “太师,两条路既不容行,
  不若还往黄花山进青龙关去罢。”
  太师沉吟良久,
  曰:
  “吾非不能遁回朝歌见天子,
  再整大兵以图恢复。
  只人马累赘,岂可舍此身行!”只得把人马调回,往青龙关大路而行。
  未及半日,见前边一枝人马驻扎咽喉之处,
  闻太师传令:
  “安营。
  不意前有伏兵。”
  营不曾安定,只听得一声炮响,两杆红旗展动,哪吒脚踏风火轮捻火尖枪,大呼曰:
  “闻太师!休想回去!此处乃是你归天之地!”
  太师大怒,
  急得三只眼中射出金光
  骂曰:
  “姜尚欺吾太甚!此处埋伏着不堪小辈,
  欺藐天朝大臣!”提鞭纵麒麟飞来直取,哪吒火尖枪急架相还,鞭枪并举一场大战。
  只见:
  阴霾迷四野,冷气逼三阳。
  这壁厢旌旗耀彩,反令日月无光;那壁厢戈戟腾辉,致使儿郎丧胆。
  金鞭叱咤闪威风,神枪出没施妙用。
  闻太师忠心,三太子赤胆。
  只杀得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飞沙走石乾坤黑,播土扬尘宇宙昏。
  话说闻太师与邓忠、辛环、吉立、余庆把哪吒裹在垓心。
  哪吒那里惧他,使开一条枪,怎见得利害,有赞为证,赞曰:
  枪是镔州铁炼成一段钢,落在能工手,
  造成丈八长。
  刺虎穿胸连树倒,降魔锋利似秋霜。
  大将逢之翻下马,冲营躧阵士俱亡。
  展放光芒天地暗,吐吞寒雾日无光。
  哪吒抖搜神威,酣战五将,大叫一声,把吉立刺于马下。
  忙把风火轮登出阵来,取乾坤圈祭在空中,正中邓忠肩甲,翻下鞍鞒被哪吒复一枪,结果了性命:
  二道灵魂俱往封神台去了。
  闻太师见又折了邓忠、吉立二将,十分懊恼,
  不觉失措无心恋战,夺路而走。
  哪吒大杀一阵,截断后面一半人马,
  “愿降者免死!”众兵齐告曰:
  “愿归明主。”
  哪吒得获全胜,回西岐报功。
  不表。
  且说闻太师兵败前行,至晚点扎残兵,不足一万余人。
  太师升帐坐下,愧赧无地,
  自思曰:
  “吾自征伐,
  未尝挫锐。
  今日西征,致有片甲无存之辱。
  ”辛环在侧曰:
  “太师且请宽慰,‘胜负乃兵家之常’,
  何必挂心!俟回朝再整大队人马以复此仇未迟。
  太师还当自己保重。”
  次日,起人马望黄花山进发。
  行至巳牌时候,猛见前面红旗招展,号炮宣天,见一将金甲红袍坐玉麒麟上,使两柄银锤,刺斜而来,大呼曰:
  “奉姜丞相令等候多时!今兵败将亡,
  眼见独力难支天命已定。
  此处不降,更待何时!”闻太师见黄天化阻住去路,大怒骂曰:
  “好反叛逆贼,敢出此言欺吾!”催开墨麒麟,单鞭力战黄天化。
  鞭锤相架,战在山前。
  但见:
  两阵鸣锣击鼓,三军呐喊摇旗。
  红幡招展振天雷,画戟轻翻豹尾。
  这一个舍命冲锋扶社稷,那一个拼生惯战定华夷。
  不是你生我死不相离,只杀得日月无光天地迷。
  话说二人交锋约有二三十合,有辛环气冲牛斗,余庆怒发冲冠二将来助太师。
  黄天化见二将来助战,把玉麒麟跳出阵外就走。
  余庆不知好歹,随后追来。
  黄天化挂下双锤,取火龙标,回首一标打下,
  落马而死:
  一魂进封神台去了。
  辛环见余庆落马,
  大叫一声:
  “吾来了!”肉翅飞来,
  锤钻往顶上打来。
  辛环是上三路,黄天化锤是短兵器,招架上三路,不好挡抵把玉麒麟跳出圈子就走。
  这玉麒麟乃是道德真君坐骑,足有风云,速如飞电。
  辛环不见机,赶来,被黄天化将攒心钉发出,
  正中肉翅辛环在空中吊将下来。
  闻太师见辛环失利,忙催动残兵,望东南败走。
  黄天化连胜二阵,也不追赶,领兵回西岐报功去了。
  且言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
  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
  人马行至晚间,有一座高山在前,但见山景凄凉,太师坐下不觉兜底上心,自己吟诗嗟叹。
  诗曰:
  回首青山两泪垂,三军凄惨更堪悲。
  当时只道旋师返,今日方知败卒疲。
  可恨天时难预料,堪嗟人事竟何之!
  眼前颠倒浑如梦,
  为国丹心总不移。
  话说闻太师作罢诗,神思不宁。
  三军造饭,辛环整理次日回兵。
  将至二更,只听得山顶上响声大振,炮发如雷。
  闻太师出帐观看,见山上是姜子牙同武王在马上饮酒,左右诸将用手指曰:
  “山下闻太师败兵在此。”
  太师听说,性如烈火,上了墨麒麟,提鞭杀上山来。
  只见一声雷响,一人也不见了。
  闻太师乃是神目,左右观看,又不见影迹。
  太师咬牙深恨,立骑寻思。
  忽然山下一声炮响,人马势如云集,围困山下,只叫:
  “休走了闻太师!”太师大怒催骑杀下山来。
  及自至山下,一军一卒俱无。
  太师喘息不定,方欲算卜,又见山顶上大炮响,子牙与武王拍手大笑而言曰:
  “闻太师今日之败
  把数年英雄尽丧于此
  有何面目再返朝歌?”闻太师厉声大骂:
  “姬发匹夫,
  焉敢如此!”纵骑复杀上山来。
  将至半山凹里,猛然飞起雷震子。
  好凶恶!怎见得,有诗为证,
  诗曰:
  两翅飞腾起怪风,
  发红脸靛势如熊。
  终南秘授神仙术,辅佐姬周立大功。
  闻太师只顾山上,未防山凹里飞起雷震子,
  一棍照闻太师打来。
  太师措手不及,
  叫声:
  “不好!”将身一闪,
  让个空。
  不防那金棍正中墨麒麟后胯上,打得此兽竟为两段。
  太师跌下地来,随借土遁去了。
  辛环大呼曰:
  “雷震子不要走!吾来了!”肉翅飞起,
  来战雷震子。
  不防杨戬暗祭哮天犬,一口把辛环的腿咬住了。
  雷震子一棍正打着辛环顶门,
  死于非命:
  也往封神台去了。
  雷震子获功回西岐去了。
  且说闻太师失了坐骑,
  自思:
  “不好归国。
  想吾三十万人马西征,大战三年有余,不料失机,止存败残人马数千致有片甲无存之诮!连吾坐骑俱死,门人、副将俱绝。”
  又见辛环已死,只影单形。
  太师落下土遁,默坐沉吟,半晌,
  仰天叹曰:
  “天绝成汤!当今失政,
  致天心不顺民怨日生。
  臣空有赤胆忠心,无能回其万一。
  此岂臣下征伐不用心之罪也?”太师坐到天明,复起身招集败残士卒迤■而行。
  又无粮草,士卒疲敝之甚,俱有饥色。
  猛然见一村舍,有簇人家。
  太师沉吟:
  饥不可行,
  乃命士卒:
  “向前去借他一顿饭,
  你等充饥。”
  众人向前观看,果然好个所在。
  怎见得,有赞为证,
  赞曰:
  竹篱密密,
  茅屋重重。
  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
  道傍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
  夕照西沉,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灶,条条道径转牛羊。
  正是那:
  食饱(又鸟)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话说军士来至庄前,
  问:
  “里面有人么?”忽然走出一位老叟,
  见是些残败军卒
  忙问:
  “众位至小庄有何公干?”士卒曰:
  “吾等非是别人,
  乃是跟成汤闻太师老爷因奉敕伐周,与姜尚交兵,失机而回。
  借你一饭充饥,后必有补。”
  那老人听罢,
  忙道:
  “快请太师老爷来。”
  众军士回去,
  禀太师曰:
  “前有一老人专请老爷。”
  太师只得缓步行至庄前。
  老人忙倒身下拜,
  口称:
  “太师,小民有失迎迓,
  望乞恕罪!”
  太师亦以礼相答。
  老人忙躬身迎请太师里面坐,太师进里面坐下。
  老人急收拾饭,摆将出来。
  闻太师用了一餐,方收拾饭与众士卒吃了。
  歇宿一宵。
  次日,太师辞老叟,
  问曰:
  “你们姓甚么?昨日搅扰你家,
  久后好来谢你。
  ”老人曰:
  “小民姓李名吉。”
  闻太师分付左右记了。
  离了此间,同些士卒望青龙关大路而来。
  不觉迷踪失径,太师命军士站住,观看东、南、西、北,忽听林中伐木之声见一樵人。
  太师忙令士卒,向前问那樵子。
  士卒向前问曰:
  “樵子,借问你一声。”
  樵子弃斧在地,上前躬身,
  口称:
  “列位有何事呼唤?”士卒曰:
  “我等是奉敕征西的,
  如今要往青龙关去
  借问那条路近些?”樵子用手一指:
  “往西南上不过十五里,
  过白鹤墩乃是青龙关大路。”
  士卒谢了樵子,来报与闻太师。
  太师命众人往西行,迤■望前而走。
  不知道这樵子乃是杨戬变化的,指闻太师往绝龙岭而来。
  且说闻太师行过有二十里,看看至绝龙岭来。
  好险峻!但见:
  巍巍峻岭,崒嵂峰峦。
  溪深涧陡,石梁桥天生险恶;壁峭崖悬,虎头石长就雄威。
  奇松怪柏若龙蟠,碧落丹枫如翠盖。
  云迷雾障,山巅直透九重霄;瀑布奔流,潺湲一泻千百里。
  真个是鸦雀难飞,漫道是人行避迹。
  烟岚障目,采药仙童怕险;荆榛塞野,打柴樵子难行。
  胡羊野马似穿梭,狡兔山牛如布阵。
  正是:
  草迷四野有精灵,奇险惊人多恶兽。
  话说闻太师行至绝龙岭,方欲进岭,见山势险峻,心下甚是疑惑。
  猛抬头,见一道人穿水合道服,认的是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
  闻太师慌忙上前问曰:
  “道兄在此何干?”云中子曰:
  “贫道奉燃灯命,
  在此候兄多时。
  此处是绝龙岭,你逢绝地,
  何不归降?”闻太师大笑曰:
  “云中子,
  你把我闻仲当作稚子婴儿!怎言吾逢绝地以此欺吾!你我莫非五行之术,在道通知。
  你今如此戏我,
  看你有何法治我!”云中子曰:
  “你敢到这个所在来?”太师就行。
  云中子用手发雷,平地下长出八根通天神火柱,高有三丈余长圆有丈余,按八卦方位: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闻太师站立当中,
  大呼曰:
  “你有何术,
  用此柱困我?”
  云中子发手雷鸣将此柱震开,
  每一根柱内现出四十九条火龙烈焰飞腾。
  闻太师大笑曰:
  “离地之精,人人会遁;火中之术,
  个个皆能。
  此术焉敢欺吾!”掏定避火诀,太师站于里面。
  怎见得好火,有赞为证,
  赞曰:
  此火非同凡体,
  三家会合成功。
  英雄独占离地,运同九转旋风。
  炼成通中火柱,内藏数条神龙,口内喷烟吐焰,爪牙动处通红。
  苦海煮干到底,逢山烧得石空,遇木即成灰烬,逢金化作长虹。
  燧人初出定位,木里生来无踪。
  石中电火稀奇宝,三昧金光透九重。
  在天为日通明帝,在地生烟活编氓,在人五脏为心主,火内玄功大不同。
  饶君就是神仙体,遇我难逃眼下倾。
  话说闻太师掏定避火诀站于中间,
  在火内大呼曰:
  “云中子!你的道术也只如此!吾不久居,
  我去也!”往上一升驾遁光欲走。
  不知云中子预将燃灯道人紫金钵盂磕住,浑如一盖盖定。
  闻太师那里得知,往上一冲,把九云烈焰冠撞落尘埃,青丝发俱披下。
  太师大叫一声,跌将下来。
  云中子在外面发雷,四处有霹雳之声,火势凶猛。
  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有清福神只用百灵幡来引太师。
  太师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风径至朝歌来见纣王,申诉其情。
  此时纣王正在鹿台与妲己饮酒,不觉一阵昏沉,伏几而卧忽见太师立于傍边,谏曰:
  “老臣奉敕西征,
  屡战失利枉劳无功,今已绝于西土。
  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贤辅国,毋肆荒淫,浊乱朝政,毋以祖宗社稷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企反前愆庶可挽回。
  老臣欲再诉深情,恐难进封神台耳。
  臣去也!”径往封神台来,柏鉴引进其魂,安于台内。
  且说纣王猛然惊醒,
  曰:
  “怪哉!异哉!”妲己曰:
  “陛下有何惊异?”纣王把梦中事说了一遍。
  妲己曰:
  “梦由心作。
  贱妾常闻陛下忧虑闻太师西征,故此有这个警兆。
  料闻太师岂是失机之士?”纣王曰:
  “御妻之言是矣。”
  随时就放下心怀。
  且说子牙收兵,众门人都来报功。
  云中子收神火柱,与燃灯二人回山去。
  不表。
  再讲申公豹知闻太师绝龙岭身亡,深恨子牙,
  往五岳三山寻访仙客伐西岐为闻太师报仇。
  一日游至夹龙山飞龙洞,跨虎飞来,忽见山崖上一小童儿跳耍。
  申公豹下虎来看,此童儿却是一个矮子,身不过四尺,面如土色。
  申公豹曰:
  “那童儿,你是那家的?”土行孙见一道人叫他,上前施礼曰:
  “老师那里来?”申公豹曰:
  “我往海岛来。”
  土行孙曰:
  “老师是截教,
  是阐教?”申公豹曰:
  “是阐教。”
  土行孙曰:
  “是吾师叔。”
  申公豹问曰:
  “你师是谁?你叫甚么名字?”土行孙答曰:
  “我师父是惧留孙。
  弟子叫做土行孙。
  ”申公豹又问曰:
  “你学艺多少年了?”
  土行孙答曰:
  “学艺百载。”
  申公豹摇头曰:
  “我看你不能了道成仙,
  只好修个人间富贵。”
  土行孙问曰:
  “怎样是人间富贵?”申公豹曰:
  “据我看,
  你只好披蟒腰玉受享君王富贵。”
  土行孙曰:
  “怎得能够?”
  申公豹曰:
  “你肯下山,
  我修书荐你咫尺成功。”
  土行孙曰:
  “老师指我往那里去?”申公豹曰:
  “荐你往三山关邓九公处去,
  大事可成。
  ”
  土行孙谢曰:
  “若得寸进,
  感恩非浅!”申公豹曰:
  “你胸中有何本事?”
  土行孙曰:
  “弟子善能地行千里。”
  申公豹曰:
  “你用个我瞧。”
  土行孙把身子一扭即时不见,道人大喜,忽见土行孙往土里钻上来。
  公豹又曰:
  “你师父有捆仙绳,你要去带下两根去,
  也成的功。
  ”土行孙曰:
  “吾知道了。”
  土行孙盗了师父惧留孙的捆仙绳、玉壶丹药,
  径往三山关来。
  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