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十九回 伯邑考进贡赎罪
诗曰:
忠臣孝子死无辜,
只为殷商有怪狐。
淫乱不羞先荐耻,贞诚岂畏后来诛。
宁甘万刃留青白,不受千娇学独夫。
史册不污千载恨,令人屈指泪如珠。
话说伯邑考要往朝歌为父赎罪,时有上大夫散宜生阻谏,公子立意不允随进宫辞母太姬,要往朝歌赎罪。
太姬曰:
“汝父被羁羑里,
西岐内外事托付何人?”考曰:
“内事托与兄弟姬发,
外事托付与散宜生军务托付南宫适。
孩儿亲往朝歌面君,以进贡为名,请赎父罪。”
母亲见伯邑考坚持要去,只得依允,
分付曰:
“孩儿此去,
须要小心!”邑考辞出竟到殿前,
与弟姬发言曰:
“兄弟好生与众兄弟和美,
不可改西岐规矩。
我此去朝歌,多则三月,少则二月,即便回程。”
邑考分付毕,收拾宝物进贡,择日起行。
姬发同文武、九十八弟在十里长亭饯别,邑考与众人饮酒作辞。
一路前行,扬鞭纵马,过了些红杏芳林,行无限柳阴古道。
伯邑考与从人一日行至汜水关。
关上军兵见两杆进贡幡幢,上书西伯侯旗号,
军官来报主帅。
守关总兵韩荣命开关,邑考进关,一路无辞。
行过五关,来到渑池县,渡黄河至孟津,
进了朝歌城皇华馆驿安下。
次日,
问驿丞:
“丞相府住在那里?”驿丞答曰:
“在太平街。”
次日,邑考来至午门,并不见一员官走动,
又不敢擅入午门。
往返五日。
邑考素缟抱本立于午门外,少时,只见一位大臣骑马而至,乃亚相比干也。
伯邑考向前跪下,
比干问曰:
“阶下跪者何人?”邑考答曰:
“吾乃犯臣姬昌子伯邑考。”
比干闻言,滚鞍下马,以手相扶,
口称:
“贤公子请起!”二人立在午门外。
比干问曰:
“公子为何事至此?”邑考答曰:
“父亲得罪于天子,
蒙丞相保护得全性命,此恩真天高地厚,愚父子弟兄铭刻难忘!只因七载光阴,父亲久羁羑里人子何以得安?
想天子必思念循良,
岂肯甘为鱼肉!邑考与散宜生共议将祖遗镇国异宝,进纳王廷代父赎罪。
万望丞相开天地仁慈之心,怜姬昌久羁羑里之苦,倘蒙赐骸骨得归故土,真恩如太山,德如渊海。
西岐万姓,无不感念丞相之大恩也。”
比干答曰:
“公子纳贡,
乃是何宝?”伯邑考曰:
“自始祖亶父所遗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美女十名,代父赎罪。”
比干曰:
“七香车有何贵乎?”邑考答曰:
“七香车,
乃轩辕皇帝破蚩尤于北海遗下此车。
若人坐上面,不用推引,欲东则东,欲西则西,乃传世之宝也。
醒酒毡,倘人醉酩酊,卧此毡上,不消时刻即醒。
白面猿猴,虽是畜类,善知三千小曲,八百大曲,能讴筵前之歌善为掌上之舞,真如呖呖莺篁翩翩弱柳。”
比干听罢,“此宝虽妙,今天子失德,又以游戏之物进贡,正是助桀为虐荧惑圣聪,反加朝廷之乱。
无奈公子为父羁囚,行其仁孝,一点真心,
此本我替公子转达天听不负公子来意耳。”
比干往摘星楼下候旨。
奏御官启奏:
“亚相比干见驾。”
纣王曰:
“宣比干上楼。”
比干上楼朝见。
王曰:
“朕无旨宣召,
卿有何表章?”比干奏曰:
“臣启陛下:
西伯侯姬昌子伯邑考,
纳贡代父赎罪。
”王曰:
“伯邑考纳进何物?”
比干将进贡本呈上。
帝览毕,
向比干曰:
“七香车,醒酒毡,
白面猿猴美女十名,代西伯侯赎罪。”
纣王命宣邑考上楼。
邑考肘膝而行,
俯伏奏曰:
“犯臣子伯邑考朝见。”
纣王曰:
“姬昌罪大忤君,今子纳贡,
为父赎罪
亦可为孝矣!”伯邑考奏曰:
“犯臣姬昌罪犯忤君,
赦宥免死暂居羑里,臣等举室感陛下天高海阔之洪恩,仰地厚山高之大德!
今臣等不揣愚陋昧死上陈,
请代父罪。
倘荷仁慈,赐以再生,得赦归国,使臣母子等骨肉重完,臣等万载瞻仰陛下好生之德出于意外也。”
纣王见邑考悲惨,为父陈冤,极其恳至,
知是忠臣孝子之言不胜感动,乃赐邑考平身。
邑考谢恩,立于栏杆之外。
妲己在帘内,见邑考丰姿都雅,目秀眉清,
唇红齿白言语温柔。
妲己传旨:
“卷去珠帘。”
左右宫人将珠帘高卷,搭上金钩。
纣王见妲己出来,
口称:
“御妻,今有西伯侯之子伯邑考纳贡,
代父赎罪情实可矜。
”妲己奏曰:
“妾闻西岐伯邑考善能鼓琴,
真世上无双人间绝少。”
纣王曰:
“御妻何以知之?”妲己曰:
“妾虽女流,
幼在深闺闻父母传说,邑考博通音律,鼓琴更精,深知大雅遗音妾所以得知。
陛下可着邑考抚弹一曲,便知深浅。”
纣王乃酒色之徒,久被妖氛所惑,一听其言,
便命伯邑考叩见妲己。
邑考朝拜毕,
妲己曰:
“伯邑考,闻你善能鼓琴,
你今试抚一曲
何如?”邑考奏曰:
“娘娘在上:
臣闻父母有疾,
为人子者不敢舒衣安食。
今犯臣父七载羁囚,苦楚万状,臣何忍蔑视其父,自为喜悦而鼓琴哉!况臣心碎如麻安能宫商节奏,有辱圣聪!”纣王曰:
“邑考你当此景,
抚操一曲如果稀奇,赦你父子归国。”
邑考听见此言,大喜谢恩。
纣王传旨:
取琴一张。
邑考盘膝坐在地上,将琴放在膝上,十指尖尖,拨动琴弦抚弄一曲,名曰“风入松”:
杨柳依依弄晓风,
桃花半吐映日红。
芳草绵绵铺锦绣,任他车马各西东。
邑考弹至曲终,只见音韵幽扬,真如戛玉鸣珠,万壑松涛清婉欲绝,令人尘襟顿爽,恍如身在瑶池凤阙;而笙篁萧管,檀板讴歌觉俗气逼人耳。
诚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纣王听罢,心中大悦,
对妲己曰:
“真不负御妻所闻。
邑考此曲,可称尽善尽美。”
妲己奏曰:
“伯邑考之琴,天下共闻,
今亲觌其人所闻未尽所见。”
纣王大喜,
传旨:
摘星楼排宴。
妲己偷睛看邑考,面如满月,丰姿俊雅,一表非俗,其风情袅袅动人。
妲己又看纣王容貌,大是暗昧,不甚动人。
看官:
纣王虽是帝王之相,怎经色欲相亏,
形容枯槁。
自古佳人爱少年,
何况妲己乃一妖魅乎?妲己暗想:
“且将邑考留在此处,
假说传琴乘机挑逗,庶几成就鸾凤,共效于飞之乐。
况他少年,其为补益更多,而拘拘于此老哉。”
妲己设计欲留邑考,
随即奏曰:
“陛下当赦西伯父子归国,
固是陛下浩荡之恩。
但邑考琴为天下绝调,今赦之归国,朝歌竟为绝响,深为可惜。
”纣王曰:
“如之奈何?”妲己奏曰:
“妾有一法,
可全二事。”
纣王曰:
“卿有何妙策可以两全?”妲己曰:
“陛下可留邑考在此,
传妾之琴。
俟妾学精熟,早晚侍陛下左右,以助皇上清暇一乐。
一则西伯父子感陛下赦宥之恩,二则朝歌不致绝瑶琴之乐,庶几可以两全。”
纣王闻言,
以手拍妲己之背曰:
“贤哉爱卿!真是聪慧贤明,
深得一举两全之道。”
随传旨:
“留邑考在此楼传琴。”
妲己不觉暗喜:
“我如今且将纣王灌醉了,
扶去浓睡我自好与彼行事,何愁此事不成?”忙传旨排宴。
纣王以为妲己好意,岂知内藏伤风败俗之情,
大坏纲常礼义之防。
妲己手奉金杯,
对纣王曰:
“陛下进此寿酒!”纣王以为美爱,
只顾欢饮不觉一时酩酊。
妲己命左右侍御宫人,扶皇上龙榻安寝,方着邑考传琴。
两边宫人取琴二张,上一张是妲己,下一张是伯邑考传琴。
邑考奏曰:
“犯臣子启娘娘:
此琴有内外五形,
六律五音。
吟、揉、勾、剔。
左手龙睛,右手凤目,按宫、商、角、徵、羽。
又有八法,乃抹、挑、勾、剔、撇、托、■、打。
有六忌、七不弹。”
妲己问曰:
“何为六忌?”
邑考曰:
“闻哀,
恸泣专心事,忿怒情怀,戒欲、惊。”
妲己又问:
“何为七不弹?”邑考曰:
“疾风骤雨,
大悲大哀衣冠不正,酒醉性狂,无香近亵,不知音近俗,不洁近秽。
遇此皆不弹也。
此琴乃太古遗音,乐而近雅,与诸乐大不相同,其中有八十一大调五十一小调,三十六等音。
有诗为证:
音和平兮清心目,世上琴声天上曲。
尽将千古圣人心,付与三尺梧桐木。”
邑考言毕,将琴拨动,其音嘹亮,妙不可言。
且说妲己原非为传琴之故,实为贪邑考之姿容;挑逗邑考,欲效于飞纵淫败度,何尝留心于琴。
只是左右勾引,故将脸上桃花,现娇艳夭姿,
风流国色。
转秋波,送娇滴滴情怀;启朱唇,吐软温温悄语。
无非欲动邑考,以惑乱其心。
邑考乃圣人之子,因为父受羁囚之厄,欲行孝道,故不辞涉水之劳往朝歌进贡,代赎父罪,指望父子同还故都,那有此意?虽是传琴心如铁石,若坚钢,眼不旁观,一心只顾传琴。
妲己两番三次勾邑考不动。
妲己曰:
“此琴一时难明。”
分付左右:
“且排上宴来。”
两边随办上宴来。
妲己命席旁设坐,令邑考侍宴。
邑考魂不附体,
跪而奏曰:
“邑考乃犯臣之子,
荷蒙娘娘不杀之恩赐以再生之路,感圣德真如山海。
娘娘乃万乘之尊,人间国母,邑考怎敢侧坐?
臣当万死!”邑考俯伏,
不敢抬头。
妲己曰:
“邑考之言差矣!若论臣子,果然坐不得;若论传琴,乃是师徒之道坐即何妨。”
伯邑考闻妲己之言,
暗暗切齿:
“这贱人把我当作不忠、不德、不孝、不仁、非礼、非义、不智、不良之类。
想吾始祖亶父在尧为臣,官居司农之职,相传数十世,累代忠良。
今日邑考为父朝商,误入陷阱。
岂知妲己以邪淫坏主上之纲常,有伤于风化,
深辱天子其恶不小。
我邑考宁受万刃之诛,岂可坏姬门之节也?九泉之下,何颜相见始祖哉?”
且说妲己见邑考俯伏不言
又见邑考不动心情并无一计可施。
妲己邪念不绝:
“我到有爱恋之心,他全无顾盼之意。
也罢,我再将一法引逗他,不怕此人心情不动耳!”妲己只得命宫人将酒收了,令邑考平身曰:
“卿既坚执不饮,可还依旧用心传琴。”
邑考领旨,依旧抚琴,照前勾拨多时。
妲己猛曰:
“我居于上,你在于下,所隔疏远,
按弦多有错乱甚是不便,焉能一时得熟?我有一法,可以两便又相近,可以按纳,有何不可。
”邑考曰:
“久抚自精,娘娘不必性急。”
妲己曰:
“不是这等说。
今夜不熟,明日主上问我,我将何言相对?深为不便。
可将你移于上坐,我坐你怀内,你拿着我手双拨此弦,不用一刻即熟何劳多延日月哉?”就把伯邑考吓得魂游万里,魄走三千。
邑考思量:
“此是大数已定,料难脱此罗网,
毕竟做个青白之鬼不负父亲教子之方,只得把忠言直谏,就死甘心。”
邑考正色奏曰:
“娘娘之言,使臣万载竟为狗彘之人!史官载在典章,以娘娘为何如后!娘娘乃万姓之国母受天下诸侯之贡贺,享椒房至尊之贵掌六宫金阙之权。
今为传琴一事,亵尊一至于此,深属儿戏,成何体统!使此事一闻于外,虽娘娘冰清玉洁而天下万世又何信哉?娘娘请无性急,使傍观若有辱于至尊也。”
就把妲己羞得彻耳通红,无言可对。
随传旨,命伯邑考暂退。
邑考下楼,回馆驿,不题。
且说妲己深恨:
“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
谁知明月照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
管教你粉骨碎身,方消吾恨!”妲己只得陪纣王安寝。
次日天明,
纣王问妲己曰:
“夜来伯邑考传琴,
可曾精熟?”妲己枕边挑剔
乘机谮曰:
“妾身启陛下:
夜来伯邑考无心传琴,
反起不良之念将言调戏,甚无人臣礼。
妾身不得不奏。”
纣王闻言大怒,
曰:
“这匹夫焉敢如此?”随即起来,
整饬用膳
传旨:
“宣伯邑考。”
邑考在馆驿,闻命即至摘星楼下候旨。
王命:
“宣上楼来。”
邑考上楼,叩拜在地,
王曰:
“昨日传琴,
为何不尽心相传反迁延时刻,
这是何说?”邑考奏曰:
“学琴之事,
要在心坚意诚方能精熟。”
妲己在旁言曰:
“琴中之法无他,若仔细分明,
讲的斟酌岂有不精熟之理?只你传习不明,讲论糊涂,如何得臻其音律之妙?”纣王听妲己之言夜来之事不好明言,随命邑考:
“再抚一曲与朕亲听看是如何。”
邑考受命,膝地而坐,抚弄瑶琴,
自思:
“不若于琴中寓以讽谏之意。”
乃叹纣王一词曰:
一点忠心达上苍,
祝君寿算永无疆!
风和雨顺当今福一统山河国祚长。
纣王静听琴内之音,俱是忠心爱国之意,
并无半点欺谤之言将何罪于邑考?妲己见纣王无有加罪之心,以言挑之曰:
“伯邑考前进白面猿猴善能歌唱。
陛下可曾听其歌唱否?”纣王曰:
“夜来听琴有误,
未曾演习。
今日命邑考进上楼来,以试一曲,如何?”邑考领旨,到馆驿将猿猴进上摘星楼开了红笼放出猿猴。
邑考将檀板递与白猿。
白猿轻敲檀板,婉转歌喉,音若笙簧,满楼嘹亮,高一声如凤鸣之音低一声似鸾啼之美,愁人听而舒眉,欢人听而抚掌泣人听而止泪,明人听而如痴。
纣王闻之,颠倒情怀;妲己听之,芳心如醉;宫人听之,为世上之罕有。
那猿猴只唱的神仙着意,嫦娥侧耳,就把妲己唱得神荡意迷,情飞心逸如醉如痴,不能检束自己形体,将原形都唱出来了。
这白猴乃千年得道之猿,修的十二重楼横骨俱无,故此善能歌唱;又修成火眼金睛善看人间妖魅。
妲己原形现出,白猿看见上面有个狐狸,不知狐狸乃妲己本相。
白猿虽是得道之物,终是个畜类。
此猿将檀板掷于地下,隔九龙侍席上一撺,劈面来抓妲己,妲己往后一闪。
早被纣王一拳将白猿打跌在地,死于地下。
命宫人扶起,
妲己曰:
“伯邑考明进猿猴,
暗为行刺若非陛下之恩相救,妾命休矣!”纣王大怒,喝左右:
“将伯邑考拿下送入虿盆!”两边侍御官将邑考拿下。
邑考厉声大叫冤枉不绝,纣王听邑考口称冤枉,命且放回。
纣王问曰:
“你这匹夫!白猿行刺,
众目所视为何强辩!口称冤枉,
何也?”邑考泣奏曰:
“猿猴乃山中之畜,
虽修人语野性未退;况猴子善喜果品,不用烟火之物,今见陛下九龙侍席之上百般果品,心中急欲取果物,便弃檀板而撺酒席;且猿猴手无寸刃焉能行刺?臣伯邑考世受陛下洪恩,焉敢造次?愿陛下究察其情臣虽寸磔,死亦瞑目矣!”纣王听邑考之言,暗思多时转怒为喜,言曰:
“御妻,邑考之言是也。
猿猴乃山中之物,终是野性,况无刃岂能行刺?”随赦邑考,邑考谢恩。
妲己曰:
“既赦邑考无罪,你再将瑶琴抚弄一奇词异调,琴内果有忠良之心便罢;若无倾葵之语,决不赦饶!”纣王曰:
“御妻之言甚善。”
邑考听妲己之奏,
暗想:
“这一番谅不能脱其圈套,
就将此残躯以为直谏就死万刃之下,留之史册,也见我姬姓累世不失忠良。”
邑考领旨坐地,就于膝上抚一曲。
词曰:
明君作兮布德行仁,未闻忍心兮重敛烦刑。
炮烙炽兮筋骨粉,虿盆惨兮肺腑惊。
万姓精血竟入酒海,四方膏脂尽悬肉林。
机杼空兮,鹿台才满;犁锄折兮,巨桥粟盈。
我愿明君兮去谗逐淫,振刷纲纪兮天下太平!
邑考抚罢,
纣王不明其音。
妲己妖魅,听得琴中之音有毁谤君上之言。
妲己以手指邑考骂曰:
“大胆匹夫!敢于琴中暗寓毁谤之言,
辱君骂主情殊可恨!真是刁恶之徒,
罪不容诛!”纣王问妲己曰:
“琴中毁谤?
朕尚不明。”
妲己将琴中之意,细说一番。
纣王大怒,喝左右来拿。
邑考奏曰:
“臣还有结句一段,试抚于陛下听矣。
”词曰:
愿王远色兮再正纲常,天下太平兮速废娘娘。
妖氛灭兮诸侯悦服,却邪淫兮社稷宁康。
陷邑考兮不怕万死,绝妲己兮史氏传扬!
邑考作歌已毕,
回首将琴隔侍席打来只打得盘碟纷飞。
妲己将身一闪,跌倒在地。
纣王大怒曰:
“好匹夫!猿猴行刺,被你巧言说过。
你将琴击皇后,分明弑逆,
罪不容诛!”喝左右侍驾官:
“将邑考拿下摘星楼,
送入虿盆!”众宫人扶起
妲己奏曰:
“陛下且将邑考拿下楼去,
妾身自有处治。”
纣王随听妲己之言,把邑考拿下楼。
妲己命左右取钉四根,将邑考手足钉了,用刀碎剁。
可怜一身拿下,钉了手足。
邑考大叫,
骂不绝口:
“贱人!你将成汤锦片江山化为乌有!我死不足惜,忠名常在孝节永存。
贱人!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后定为厉鬼,食汝之魂!”可怜孝子为父朝商,竟遭万刃剁尸!不一时将邑考剁成肉酱。
纣王命付于虿盆,喂了蛇蝎。
妲己曰:
“不可!妾常闻姬昌号为圣人,
说他能明祸福善识阴阳。
妾闻圣人不食子肉,今将邑考之肉着厨役,用作料做成肉饼,赐与姬昌。
若昌竟食此肉,乃是妄诞虚名,祸福阴阳,俱是谬说,竟可赦宥以表皇上不杀之仁;如果不食,当速杀姬昌,恐遗后患。”
纣王曰:
“御妻之言正合朕意。
速命厨役,将邑考肉作饼,差官押送羑里,赐与姬昌。”
不知西伯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