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六十一回 太极图殷洪绝命
诗曰:
太极图中造化奇,
仙凡迥隔少人知。
移来幻化真玄妙,忏过前非亦浪思。
弟子悔盟师莫救,苍天留意地难私。
当时纣恶彰弥极,一木安能挽阿谁。
话说马元追赶子牙,赶了多时,不能赶上。
马元自思:
“他骑四不相,我倒跟着他跑?今日不赶他,
明日再做区处。”
子牙见马元不赶,勒回坐骑,
大呼曰:
“马元!你敢来这平坦之地与我战三合,
吾定擒尔!”
马元笑曰:
“料你有何力量
敢禁我来不赶?”随绰开大步来追。
子牙又战三四合,拨骑又走。
马元见如此光景,心下大怒,“你敢以诱敌之法惑我!”咬牙切齿赶来,“我今日拿不着你势不回军!便赶上玉虚宫,也擒了你来。”
只管往下赶来。
看看至晚,见前面一座山,转过山坡就不见了子牙。
马元见那山甚是险峻,怎见得,
有赞为证:
那山真个好山,
细看处色斑斑。
顶上云飘荡,崖前树影寒。
飞鸟■睆,走兽凶顽。
凛凛松千干,挺挺竹几竿。
吼叫是苍狼夺食,咆嚎是饿虎争餐。
野猿常啸寻鲜果,糜鹿攀花上翠岚。
风洒洒,水潺潺,暗闻幽鸟语间关。
几处藤萝牵又扯,满溪瑶草杂香兰。
磷磷怪石,磊磊峰岩。
狐狸成群走,猿猴作对顽。
行客正愁多险峻,奈何古道又湾还。
话说马元赶子牙,来至一座高山,又不见了子牙,跑的力尽筋酥。
天色又晚了,腿又酸了,马元只得倚松靠石,
少憩片时喘息静坐,存气定神,待明日回营,
再做道理。
不觉将至二更,只听的山顶炮响。
正是:
喊声震地如雷吼,灯球火把满山排。
马元抬头观看,见山顶上姜子牙同着武王在马上传杯,两边将校一片大叫:
“今夜马元已落圈套
死无葬身之地!”马元听得大怒跃身而起提剑赶上山来。
及至山上来看,见火把一晃,不见了子牙。
马元睁睛四下里看时,只见山下四面八方围住山脚,只叫:
“不要走了马元!”马元大怒又赶下山来,
又不见了。
把马元往来跑上跑下两头赶,只赶到天明。
把马元跑了一夜,甚是艰难辛苦,肚中又饿了;深恨子牙,咬牙切齿恨不能即时拿子牙方消其恨。
自思:
“且回营,破了西岐再处。”
马元离了高山,往前才走,
只听的山凹里有人声唤叫:
“疼杀我了!”
其声甚是凄楚。
马元听得有人叫喊,急转下山坡,见茂草中睡着一个女子。
马元问曰:
“你是甚人,
在此叫喊?”那女子曰:
“老师救命!”
马元曰:
“你是何人?叫我怎样救你?”妇人答曰:
“我是民妇,
因回家看亲中途偶得心气疼,命在旦夕,望老师或在近村人家讨些热汤,搭救残喘胜造七级浮屠。
倘得重生,
恩同再造!”马元曰:
“小娘子,
此处那里去寻热汤?你终是一死不若我反化你一斋,实是一举两得。
”
女子曰:
“若救我全生,理当一斋。”
马元曰:
“不是如此说。
我因赶姜子牙,杀了一夜,肚中其实饿了,量你也难活,不若做个人情化你与我贫道吃了罢。
”女人曰:
“老师不可说戏话,岂有吃人的理?”马元饿急了,那里由分说赶上去一脚踏住女人胸膛,一脚踏住女人大腿,把剑割开衣服现出肚皮。
马元忙将剑从肚脐内刺将进去,一腔热血滚将出来。
马元用手抄着血,连吃了几口,在女人肚子里去摸心吃。
左摸右摸捞不着,两只手在肚子里摸,只是一腔热血,并无五脏。
马元看了,沉思疑惑,正在那里捞,只见正南上梅花鹿上坐一道人仗剑而来。
怎见得,有赞为证,
赞曰:
双抓髻,
云分霭霭;水合袍紧束丝绦。
仙风道骨任逍遥,腹隐许多玄妙。
玉虚宫元始门下,十仙首会赴蟠桃。
乘鸾跨鹤在碧云霄,天皇氏修仙养道。
话说马元见文殊广法天尊仗剑而来,忙将双手掣出肚皮,不意肚皮竟长完了把手长在里面;欲待下女人身子,两只脚也长在女人身上。
马元无法可施,莫能挣扎。
马元蹲在一堆儿,
只叫:
“老师饶命!”文殊广法天尊举剑才待要斩马元,只听得脑后有人叫曰:
“道兄剑下留人!”
广法天尊回顾
认不得此人是谁:
头挽双髻身穿道服,面黄微须。
道人曰:
“稽首了!”广法天尊答礼,
口称:
“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
道人曰:
“原来道兄认不得我。
吾有一律,说出便知端的。
诗曰: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dafa师。
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
‘封神榜’上无马元名讳,此人根行且重,与吾西方有缘,待贫道把他带上西方成为正果,亦是道兄慈悲,贫道不二门中之幸也。”
广法天尊闻言,满面欢喜,
大笑曰:
“久仰大法,
行教西方莲花现相,舍利元光,真乃高明之客。
贫道谨领尊命。”
准提道人向前,
摩顶受记曰:
“道友可惜五行修炼,
枉费功夫!不如随我上西方:
八德池边谈讲三乘dafa;七宝林下,
任你自在逍遥。”
马元连声诺诺。
准提谢了广法天尊,又将打神鞭交与广法天尊带与子牙,准提同马元回西方。
不表。
且说广法天尊回至相府,子牙接见,问处马元一事如何,广法天尊将准提道人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又将打神鞭付与子牙。
赤精子在旁,双眉紧皱,
对文殊广法天尊曰:
“如今殷洪阻挠逆法,
恐误子牙拜将之期如之奈何?”正话间,
忽杨戬报曰:
“有慈航师伯来见。”
三人闻报,忙出府迎接。
慈航道人一见,携手上殿。
行礼已毕,
子牙问曰:
“道兄此来,
有何见谕?”慈航曰:
“专为殷洪而来。”
赤精子闻言大喜,
便曰:
“道兄将何术治之?”慈航道人问子牙曰:
“当时破十绝阵,
太极图在么?”子牙答曰:
“在此。
”慈航曰:
“若擒殷洪,须是赤精子道兄将太极图,
须……如此如此方能除得此患。”
赤精子闻言,心中尚有不忍,因子牙拜将日已近,恐误限期只得如此,乃对子牙曰:
“须得公去,
方可成功。”
且说殷洪见马元一去无音,心下不乐,
对刘甫、苟章曰:
“马道长一去音信杳无,
定非吉兆。
明日且与姜尚会战,看是如何,再探马道长消息。
”郑伦曰:
“不得一场大战,决不能成得大功。”
一宿晚景已过。
次日早晨,汤营内大炮响亮,杀声大振,殷洪大队人马出营,至城下大叫曰:
“请子牙答话!”左右报入相府。
三道者对子牙曰:
“今日公出去,我等定助你成功。”
子牙不带诸门人,领一枝人马,独自出城,
将剑尖指殷洪
大喝曰:
“殷洪!你师命不从,
今日难免大厄四肢定成灰飞,悔之晚矣!”殷洪大怒,纵马摇戟来取子牙手中剑赴面相还。
兽马急持,剑戟并举,未及数合,子牙便走,
不进城落荒而逃。
殷洪见子牙落荒而走,急忙赶来,随后命刘甫、苟章率众而来。
这一回正是:
前边布下天罗网,难免飞灰祸及身。
话说子牙在前边,后随殷洪,过东南,看看到正南上,赤精子看见徒弟赶来难免此厄,不觉眼中泪落,点头叹曰:
“畜生!畜生!今日是你自取此苦
你死后休来怨我。”
忙把太极图一抖放开,此图乃包罗万象之宝,
化一座金桥。
子牙把四不相一纵,上了金桥。
殷洪马赶至桥边,
见子牙在桥上指殷洪曰:
“你赶上桥来,
与我见三合否?”殷洪笑曰:
“连吾师父在此
吾也不惧又何怕你之幻术哉?我来了!”把马一拎,那马上了此图。
有诗为证,
诗曰:
混沌未分盘古出,
太极传下两仪来。
四象无穷真变化,殷洪此际丧飞灰。
话说殷洪上了此图,一时不觉杳杳冥冥,
心无定见百事攒来,心想何事,其事即至。
殷洪如梦寐一般,
心下想:
“莫是有伏兵?”果见伏兵杀来,
大杀一阵就不见了。
心下想拿姜子牙,霎时子牙来至,两家又杀一阵。
忽然想起朝歌,与父王相会,随即到了朝歌,
进了午门至西宫,见黄娘娘站立,殷洪下拜。
忽的又至馨庆宫,又见杨娘娘站立,
殷洪口称:
“姨母。”
杨娘娘不答应。
此乃是太极四象变化无穷之法:
心想何物何物便见,
心虑百事百事即至。
只见殷洪左舞右舞,在太极图中如梦如痴。
赤精子看看他,师徒之情,数年殷勤,岂知有今日,不觉嗟叹。
只见殷洪将到尽头路,
又见他生身母亲姜娘娘大叫曰:
“殷洪!
你看我是谁?”殷洪抬头看时,
“呀!原来是母亲姜娘娘!”殷洪不觉失声曰:
“母亲!孩儿莫不是与你冥中相会?”姜娘娘曰:
“冤家!你不尊师父之言
要保无道而伐有道又发誓言,开口受刑,出口有愿,当日发誓说四肢成为飞灰你今日上了太极图,眼下要成灰烬之苦!”殷洪听说急叫:
“母亲救我!”忽然不见了姜娘娘。
殷洪慌在一堆。
只见赤精子大叫曰:
“殷洪!你看我是谁?”殷洪看见师父,
泣而告曰:
“老师弟子愿保武王灭纣,
望乞救命!”赤精子曰:
“此时迟了!你已犯天条
不知见何人叫你改了前盟?”殷洪曰:
“弟子因信申公豹之言
故此违了师父之语。
望老师慈悲,借得一线之生,怎敢再灭前言?”
赤精子尚有留恋之意,
只见半空中慈航道人叫曰:
“天命如此岂敢有违。
毋得误了他进封神台时辰!”赤精子含悲忍泪,只得将太极图一抖卷在一处;拎着半晌,复一抖,太极图开了一阵风,殷洪连人带马化作飞灰去——一道灵魂进封神台来了,有诗为证诗曰:
殷洪任信申公豹,要伐西岐显大才。
岂知数到皆如此,魂绕封神台畔哀。
话说赤精子见殷洪成了灰烬,
放声哭曰:
“太华山再无人养道修真。
见吾将门下这样如此,
可为疼心!”慈航道人曰:
“道兄差矣!马元‘封神榜’上无名,
自然有救拔苦恼之人。
殷洪事该如此,何必嗟叹。”
三位道者复进相府,子牙感谢。
三位道人作辞:
“贫道只等子牙吉辰,再来饯东征。”
三道人别子牙回去。
不表。
且言苏侯听得殷洪绝了,
又有探马报入营中曰:
“禀元帅:
殷殿下赶姜子牙,
只一道金光就不见了。”
郑伦与刘甫、苟章打听,不知所往。
且说苏侯暗与子苏全忠商议曰:
“我如今暗修书一封,
你射进城去明日请姜丞相劫营,我和你将家眷先进西岐西门,吾等不管他是与非将郑伦等一齐拿解见姜丞相,以赎前罪。
此事不可迟误!”苏全忠曰:
“若不是吕岳、殷洪,
我等父子进西岐多时矣。”
苏侯忙修书,命全忠夤夜将书穿在箭上,射入城中。
那日是南宫适巡城,看见箭上有书,知是苏侯的,忙下城进相府来将书呈与姜子牙。
子牙拆开观看,
书曰:
征西元戎、冀州侯苏护百叩顿首姜丞相麾下:
护虽奉敕征讨,
心已归周久矣。
兵至西岐,急欲投戈麾下,执鞭役使。
孰知天违人愿,致有殷洪、马元抗逆,今已授首;惟佐贰郑伦执迷不悟,尚自屡犯天条获罪如山。
护父子自思,非天兵压寨,不能剿强诛逆。
今特敬修尺一,望丞相早发大兵,今夜劫营。
护父子乘机可将巨恶擒解施行。
但愿早归圣主,共伐独夫,洗苏门一身之冤,
见护虔诚至意虽肝脑涂地,护之愿毕矣。
谨此上启,苏护九顿。
话说子牙看书大喜。
次日午时发令:
“命黄飞虎父子五人作前队,
邓九公冲左营南宫适冲右营,令哪吒压阵。”
且说郑伦与刘甫、苟章回见苏护,
曰:
“不幸殷殿下遭于恶手,
如今须得本上朝歌面君请援,方能成功。
”苏护只是口应:
“俟明日区处。”
诸人散入各帐房去了。
苏侯暗暗打点今夜进西岐。
不题。
——郑伦那里知道?正是:
挖下战坑擒虎豹,
满天张网等蛟龙。
话说西岐傍晚,将近黄昏时候,三路兵收拾出城埋伏。
伺至二更时分,一声炮响,黄飞虎父子兵冲进营来,并无遮拦左有邓九公,右有南宫适,三路齐进。
郑伦急上火眼金睛兽,拎降魔杵往大辕门来,
正遇黄家父子五骑大战在一处,难解难分。
邓九公冲左营,
刘甫大呼曰:
“贼将慢来!”南宫适进右营,
正遇苟章接住厮杀。
西岐城开门,发大队人马来接应,只杀得地沸天翻。
苏家父子已往西岐城西门进去了。
邓九公与刘甫大战,刘甫非九公敌手,被九公一刀砍于马下。
南宫适战苟章,展开刀法,苟章招架不住,拨马就走,正遇黄天祥不及提防,被黄天祥刺斜里一枪挑于马下——二将灵魂已往封神台去了。
众将官把一个成汤大营杀的瓦解星散。
单剩郑伦力抵众将,不防邓九公从旁边将刀一盖,降魔杵磕定不能起被九公抓住袍带,拎过鞍鞒,往地上摔两边士卒将郑伦绳缠索绑,捆将起来。
西岐城一夜闹嚷嚷的,直到天明。
子牙升了银安殿,聚将鼓响,众将上殿参谒,
然后黄飞虎父子回令。
邓九公回令:
斩刘甫,擒郑伦。
南宫适回令:
大战苟章败走,遇黄天祥枪刺而绝。
又报:
“苏护听令。”
子牙传令:
“请来。”
苏家父子进见子牙,方欲行礼,
子牙曰:
“请起叙话。
君侯大德,仁义素布海内,不是小忠小信之夫,识时务弃暗投明,审祸福,择主而仕,宁弃椒房之宠,以洗万世污名真英雄也!不才无不敬羡!”苏护父子答曰:
“不才父子多有罪戾,
蒙丞相曲赐生全愧感无地!”彼此逊谢。
言毕,
子牙传令:
“把郑伦推来。”
众军校把郑伦蜂拥推至檐前。
郑伦立而不跪,睁眼不语,有恨不能吞苏侯之意。
子牙曰:
“郑伦,谅你有多大本领,屡屡抗拒?今已被擒,何不屈膝求生尚敢大廷抗礼!”郑伦大喝曰:
“无知匹夫!吾与尔身为敌国,
恨不得生擒尔等叛逆解往朝歌,以正国法。
今不幸,吾主帅同谋,误被尔擒,有死而已,
何必多言!”子牙命左右:
“推去斩讫号令!”众军校将郑伦推出相府
只等行刑牌出。
只见苏侯向前跪而言曰:
“启丞相:
郑伦违抗天威,
理宜正法但此人实是忠义,似还是可用之人。
况此人胸中奇术,一将难求,望丞相赦其小过,怜而用之亦古人释怨用仇之意。
乞丞相海涵!”子牙扶起苏侯,
笑曰:
“吾知郑将军忠义,
乃可用之人特激之,使将军说之耳,易于见听。
今将军既肯如此,老夫敢不如命。”
苏护闻言大喜,领令出府,至郑伦面前。
郑伦见苏侯前来,低首不语。
苏护曰:
“郑将军,你为何迷而不悟?尝言,
识时务者呼为俊杰。
今国君无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涂炭,刀兵不歇天下无不思叛,正天之欲绝殷商也。
今周武以德行仁,推诚待士,泽及无告,民安物阜,三分有二归周其天意可知。
子牙不久东征,吊民伐罪,独夫授首,又谁能挽此愆尤也!将军可速早回头,我与你告过姜丞相容你纳降,真不失君子见机而作,不然徒死无益。”
郑伦长吁不语。
苏护复说曰:
“郑将军,非我苦苦劝你,
可惜你有大将之才死非其所。
你说 ‘忠臣不事二君’,今天下诸侯归周,难道都是不忠的?难道武成王黄飞虎、邓九公俱是不忠的?
必是君失其道,
便不可为民之父母而残贼之人称为独夫。
今天下叛乱,是纣王自绝于天。
况古云:
‘良禽择木,贤臣择主。
’将军可自三思,毋徒伊戚。
天子征伐西岐,其艺术高明之士,经天纬地之才者,至此皆化为乌有此岂是力为之哉?况子牙门下,多少高明之士道术精奇之人岂是草草罢了。
郑将军不可执迷,当听吾言,后面有无限受用,不可以小忠小谅而已。”
郑伦被苏护一篇言语,说得如梦初觉,如醉方醒,长叹曰:
“不才非君侯之言几误用一番精神!只是吾屡有触犯,恐子牙门下诸将不能相容耳。
”苏护曰:
“姜丞相量如沧海,何细流之不纳。
丞相门下皆有道之士,何不见容。
将军休得错用念头,待我禀过丞相就是。”
苏护至殿前打躬曰:
“郑伦被末将一番说肯归降,
奈彼曾有小过恐丞相门下诸人不能相容耳。”
子牙笑曰:
“当日是彼此敌国,各为其主;今肯归降,
系是一家
何嫌隙之有?”忙令左右传令:
“将郑伦放了,
衣冠相见。”
少时,郑伦整衣冠,至殿前下拜,
曰:
“末将逆天,
不识时务致劳丞相筹画。
今既被擒,又蒙赦宥,此德此恩没齿不忘矣!”
子牙忙降阶扶起,
慰之曰:
“将军忠心义胆不佞识之久矣!但纣王无道,
自绝于天非臣子之不忠心于国也。
吾主下贤礼士,将军当安心为国,毋得以嫌隙自疑耳。”
郑伦再三拜谢。
子牙遂引苏侯等至殿内,朝见武王。
行礼称臣毕,
王曰:
“相父有何奏章?”子牙启曰:
“冀州侯苏护今已归降,
特来朝见。”
武王宣苏护上殿,
慰曰:
“孤守西岐,
克尽臣节未敢逆天行事,不知何故,累辱王师。
今卿等既舍纣归孤,暂住西土。
孤与卿等当共修臣节,以俟天子修德,再为商议。
相父与孤代劳,设宴待之。”
子牙领旨。
苏侯人马尽行入城,西岐云集群雄。
不题。
且言汜水关韩荣闻得此报大惊,忙差官修本,
赴朝歌城来。
不知吉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