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88章 孤懸之地留人鎮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易弟妳做出來幾套,送給他們,皆為我大唐子民啊!”
  李隆基瞬間領悟,讓李易制作。
  轉眼見,二百九十四個人成了大唐的百姓。
  “我看看船上有何材料,沒有空氣壓縮機的情況,只通過管子對身體的負荷依舊不小。”
  李易不可能給對方氧氣瓶,只有呼吸管。
  回頭再給大唐沿海地區推廣,沒有東西,海邊的人還是要下去撈。
  “給各地制作潛水鏡,橡膠玻璃,配上肥皂,短時間防霧。”
  李易又想到個東西,舟山群島的百姓他給了潛水鏡,兌換的。
  其他地方無法繼續兌換,莊子裏做。
  下午的時候,二百九十三個人上船,先洗澡,再按照身材穿備用的衣服,準備吃飯。
  洗過澡,換上新衣服的人看受傷的人。
  患者腫起來的腿明顯消下去壹大圈,體溫控制在三十八度五之下,吊瓶繼續掛著。
  看到親人不會死掉的村民們喜笑顏開,互相說著自己大唐有厲害的神醫。
  他們同樣認為自己屬於大唐,思想轉變就這麽快。
  關鍵大肉包子好吃,新的棚子更好。
  宮女太監們通過‘翻譯器’就是小機器人教他們禮節,告訴他們要見陛下,應該怎麽做。
  其實說錯話沒關系,小機器人會在翻譯的時候糾正,但要是罵李隆基,絕對不可以。
  他們選出來最有權威的人見李隆基與大臣,李易不參與,他忙著指揮人手制作海鮮大餐。
  李隆基給了對方壹個刺史,不想給都督府的都督,人太少。
  賞賜遊艇上帶的工具,兌換券給了二百緡,證明這裏也能使用兌換券。
  工匠拿用來制作竹筒飯的竹子拼接管子,鐵管子有,卻不能給,二十米長的鐵管子沒有浮力,很重。
  另壹邊的軟管用布和魚膠、油密封,連到竹管子上,等明天教百姓如何使用。
  吃飯的時候李隆基想起此事,順嘴問:“諸卿,眼下子民潛水撈海鮮於身體傷害過大,有良方出?”
  問完,他期待地看眾人,妳們誰想到了?
  大家互相看看,非常非常非常默契地齊聲回:“陛下,問小易。”
  李隆基差點掀桌子,妳們臉皮已經修煉得這般厚了?
  “陛下今日潛水,自然會與小易言說,想來小易已給出辦法,何必為難我等。”
  宋璟苦著臉說,咱們全明白,從未想過跟小易拼利民之術。
  “陛下,哪種法子?”蘇颋好奇。
  “硬管子接軟管子。”李隆基沒好氣地說。
  “對呀!臣突然領悟,簡單。”姚崇壹副我會了的樣子。
  “唉!吃飯。”李隆基不想再多說話,累,心累。
  新加入的百姓不累,他們在海邊能吃到海鮮,卻不愛吃。
  他們只有兩種方法,烤、煮,海鮮腥,沒有調料。
  同樣的海鮮,不同的烹飪技巧下,味道與口感截然不同。
  加上有韌性的面條與香噴噴的大米飯,若非小機器人們跑來跑去阻止,遊艇醫院又得有人住院了。
  ……
  翌日早,眾人喝海參粥,魚肉的水煎包,本地百姓使勁吃小鹹菜。
  飯後大家繼續下去建窩棚,修排水溝,工匠教他們如何使用好的工具。
  當李隆基親自拿著弓、弩、橫刀、鐵矛頭送給壹個個村民的時候,村民眼淚流下來。
  領頭的人當下跪下,向李隆基保證,他們會守好大唐的領土。
  看那意思就是生為大唐人,死是大唐魂。
  李隆基壹點都不信,大唐經歷過太多的臣服與背叛。
  他只相信易弟,因為易弟有本事隨時篡位而不取,別人屬於沒那個能耐才低頭。
  快到晌午的時候,氣溫上升,本地能下水的人準備去撈海鮮,早上海水太涼。
  午飯不能吃,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經驗。
  以前他們壹天兩頓飯,早上的壹頓早,等消化得差不多了,下水幹活。
  攢壹大堆,有新羅的船只過來換。
  羽林飛騎拿出來新產品,竹管子,教他們怎樣用。
  竹筒下面壹截的位置綁上重物,不然就橫著漂起來了。
  人下去,叼住逐漸變細的軟管的另壹端呼吸。
  不超過十米的地方,允許呆大概二十分鐘,按照他們的時間來說。
  超過十米到十五米左右,十五分鐘,二十米,十分鐘上來壹次。
  上來的時候要減速,吐出部分氣兒,再升上來休息二十分鐘。
  羽林飛騎跟著下去,還有古玄、小機器人。
  結果有了新寶貝,村民不想上來了,感覺自己呆半天都行。
  小機器人們又勸又嚇唬,告訴他們,如果想多活幾年,就不要那麽幹。
  活得久才能多生孩子,吃到更多的美味,男人和女人多那什麽,爽不?死了就什麽都沒了,難過不?
  順便告訴妳們,別跟新羅換東西,他們換到的東西能夠賺幾十倍的價錢,妳們賠了。
  咱們都是大唐人,給妳們好價格,換壹次,半年不下水都行。
  如果不聽話,死人死多了,就不要妳們了。
  妳們可是有刺史的,刺史有‘工資’,可多了,下回過來的人給妳們送東西。
  村民們害怕失去現在和將來擁有的壹切,按照要求操作。
  工匠們幫他們造船,他們自己有木頭,幹的,他們也會鑿出來船。
  跟李易第壹次出海時壹樣,工匠們制作大點的船。
  桐油沒有時間刷,他們自己按照往常的辦法處理。
  刷壹遍桐油的船繼續曬著,他們自己也能弄到魚油塗抹船只。
  午飯村民不吃,繼續等時間,休息夠了,下去撈。
  要快快熟悉新工具,他們知道陛下不會始終陪著他們二百多人。
  李隆基看著,壹言不發,沒說什麽百姓勤勞的話。
  百姓都為了活著,不幹活會餓死。
  “易弟,妳說等我們走了,新羅人再來交換東西,他們不賣的話,新羅人會不會搶?”
  李隆基突然想到壹個問題,以前這裏的人跟新羅交易,壹共不到三百人,新羅……
  “留下壹部分羽林飛騎和三臺電報機,這個地方咱們必須占住,將來派更多的兵到此。”
  李易壹想,確實有此可能。
  新羅的人過來,當地人說自己是大唐人,新羅壹看,幹脆全幹掉,來個死無對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