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网游小说

开元二年,四月,柳绿枝头。
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灞水流经。
灞水东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1174章 万千民众在支持

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

2022-8-28 21:21

  黄河源头所在下雪了,长安落了秋雨,这边直接飘雪。
  城还修着,目前看来一个月内修不好。
  后方送水泥和竹子、补给的队伍连成了串儿。
  蜀地人依旧未停止向前方运输辎重,五十万缗,能够买许多东西。
  他们还从这边带东西往回运,说是回去后赚了差价,留一半,然后再买东西给送来。
  蜀地人在等大唐军队把吐蕃控制住去收拾苏禄的突骑施,接着打到白衣大食不敢动。
  那样他们可以继续走路上的丝绸之路向别处卖东西,蜀地的茶叶属于丝绸之路上的好货。
  有马的人组织起来,叫马帮。
  没有马的人,几十个人各自背着一百多斤的茶叶走路,拿个拐杖。
  一般情况下是茶叶采摘完,压一压、晒一晒,也不炒,就那么装在背篓中。
  加上自己带的食物和水壶铺盖等东西,慢慢走,累了就用拐杖拄着地休息一下,叫打拐子。
  一天走个二三十里,路好的情况下走出四十多里。
  下雨的雨水会落到茶叶上,茶叶持续发酵。
  一年就走一次,到地方时,茶叶全发酵好了,就是红茶,当然细分的话也有黑茶。
  拼一次,能赚回来在蜀地正常工作十年的收入,但有的人在路上就倒下了。
  生病、遇到坏人、泥石流、过河的时候涨水、野兽……
  高风险中带着高利润,辛苦归辛苦,人总是要拼一下才不枉此生。
  不过一般这种情况少,蜀地人结伴而行,讲义气,对外人都如此,何况是自己村子中的人。
  而且蜀地人对外的时候很能打,一点不惧。
  蜀地人最有意思的是,对外厉害,对内就总趴窝。
  叫外战内行,内战外行。
  现在蜀地人需要丝绸之路,边关将士打得好凶,自己要支援,顺便赚点路费。
  主要是中草药,现在雪莲可以有,拿回去卖给药铺,加上其他的药材。
  新的医书上对黄河源头的药材全列举出来,有动物的也有植物的,甚至包括矿石类的。
  蜀地的人拿走的时候写一个东西什么样、多少,按一个手印,一钱不给,就走了。
  等回到蜀地,他们卖掉后,买东西,再给送过来。
  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一个蜀地人拿走东西消失的情况。
  陆路的蜀地人给东西,水路的船只更多了。
  还有的富户拿钱买东西,然后到驿站,花钱给前线的将士们送。
  比如过寿了、孩子出生了、满月了、周年了、成亲了。
  就会有人掏钱买东西给将士,哪怕是二十斤山药、五斤葡萄干。
  他们自己掏钱给驿站的驿卒,图个吉利,给将士送东西求平安。
  驿卒们凑一批就给送去,一站接一站。
  百姓送的东西没有新鲜的水果和猪,也没有活的鸡和鱼什么的。
  更多的情况是送米,富贵人家娶媳妇,直接千斤的米装在麻袋中就送到驿站。
  驿卒遇到这等情况,单独找牲口运。
  眼下就流行这个,拜神不如助人,战线越向前推,后方越稳定。
  守黄河两岸的将士们感受到了这种强大的力量,辎重从未停过。
  一艘轮船停下,大家帮忙去搬运上面的东西,再把自己弄到的土产装上。
  “麻袋上面有字,谁识字?看看!”搬运的士兵见到了像字的痕迹。
  “文书,文书。”
  “喊什么文书,抬过去,那边记账的就说了。”
  于是一船的麻袋被扛走,到录事参军的地方,有书记官称重和记录。
  每一次东西都要记好,避免有人贪墨。
  “老刘,看写的是什么?别人都是里面加纸条,这个写麻袋上了。”搬运的人问。
  “武功县柳家村家,每户捐十钱,李东主只准普通百姓捐这些,武功县二十六村,共捐十三万七千一百钱。”
  书记官念出来,然后深吸一口气。
  “武功县在哪?”搬运的士兵几息后,问。
  “京兆府。”书记官抬手擦擦眼角。
  “长安啊?”士兵扭头看向东方。
  “这个呢,这里是罐头吧?”又有人跑过来,扛袋子,显然里面的东西不规整,扛着难受。
  书记官又看,念:“长安养猪联盟,提供一万两千缗午餐肉罐头,第零零零四船。”
  “午餐肉是什么肉?能打开瞧瞧不?”
  “开一个,反正都是给我们的。”
  “开,我开。”
  “这就是午餐肉?里面能够看到肉,很多肉,罐子写有字。老刘!”
  书记官拿过一个:“含肉量九成,其余为淀粉、香料、盐,可直接食用、可煎、可烤、可炖、可蒸……”
  “快拿筷子,吃一个,都打开了,尝尝。”
  “好吃,比肉罐头好吃,这个是怎么做的?一口下去,都是肉哇!”
  “长安养猪联盟没听过,有钱,一万两千缗的东西。”
  “这边还有呢,京兆府别的县的百姓也捐了。”
  “长安什么府的东西,我就认识府字。”
  “公主的,金仙公主的,说是捐一千缗的东西,这里是一部分。”
  “永穆公主是哪个?八万缗的东西,这里是一部分。”
  “我知道,金仙公主是永穆公主的姑姑。”
  “那为什么姑姑只有一千缗,侄女八万缗?永穆公主哪来那么多的钱?”
  ……
  “秦离,永穆公主是怎么回事儿?”主营里,郭知运也收到了东西,发现这个永穆公主太有钱了。
  “闻恬兰香阁的拥有人,卖的东西随便一个小手帕都是一缗多。”秦离告诉周围有资格知道的人。
  “什么手帕那么值钱?”张忠亮知道啥是手帕,他也有。
  “东主给设计制作的手帕,还有其他的东西,包括那个闻恬兰香阁都是东主给建的。
  永穆公主估计把自己赚的钱全拿出来了,身为女人,日子不好过,要看夫家的眼色了。”
  秦离一副你们要是不把这里给守好了,就对不起一个弱女子的样子说。
  “那永穆公主平日里在哪住?”
  王君葵心中有点不忍,一个女子,把自己的钱全拿出来了。
  “当然是在李家庄子住了,东主总是给永穆公主亲自做菜,带永穆公主玩儿。”秦离理所当然道。
  “秦离你变了,变坏了,你就说永穆公主是李易以后的……哈!”
  王君葵说着停住,可不敢瞎说。
  张孝嵩好奇,没理会其他的事情,单独问:“那个什么闻恬兰香阁很赚钱?”
  “我出来的时候,估计利润超过二十万缗了,拿八万缗,无所谓,一旬就开业两天。”
  秦离看向王君葵说,刚才王君葵在怜悯永穆公主,以为钱都没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