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34章 科舉作詩存對韻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說律詩,對仗是個問題,所以,今天開始,我教妳們對韻。”李易說。
  屋子裏的四十二個學子沒出聲,很安靜。
  “今天教妳們三個,壹個是東西南北的東,壹個是春夏秋冬的冬,壹個江河湖海的江,聽我說,都很好學,僅僅是背的東西。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河對漢,綠對紅。雨伯對雷公……
  鶴舞樓頭,玉笛弄殘仙子月;鳳翔臺上,紫簫吹斷美人風……
  晨對午,夏對冬。下晌對高舂……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鐘……
  內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
  三個宰相此刻:“……”
  張說用幽怨的眼神看姚崇和盧懷慎。
  兩個人癟著嘴點頭,意思是知道,大家都壹樣。
  三個人的想法是,當初我學寫對仗的時候,怎麽沒有人這麽教?我草,我了個草。
  所有的對韻都給說出來了?可以這樣嗎?妳李易敢不敢出來告訴我等妳又抄了誰的?我們去刨墳。
  張說對口型、打手勢:多虧今天過來了,不然還不知道居然有這麽好的東西。
  盧懷慎比劃:對,太不像話了,李易還藏著本事,三字經原來不是最後的結果。
  姚崇使勁甩兩下袖子:別比劃了,聽,回頭壹定要弄壹份過來,教孩子。
  “板書呢,我寫下來了,實際上,並不是嚴格對韻就壹定是好的。有的時候,妳可以拋開了韻去寫。
  但是,能寫出不符合格律好詩的人,他壹定精通格律。
  所以不要寫壹首詩,在不符合規律的情況下就強說自己寫的是古體。”
  李易的聲音持續響起,還有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時候的動靜。
  “妳們看,如果我寫黃鶴樓的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不管是壹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還是三連仄、三連平,這詩都是有問題的。
  但整體讀下來,卻不覺得突兀,妳們能說這個作者不懂得格律嗎?他其實有控制的,對不對?”
  “對,黃鶴的黃是顏色,白雲的白也是顏色。”有學子發現秘密。
  “是的,有色彩,有畫面,那麽這首詩讀起來,沒人會刻意關註格律。”李易又道。
  “二位。”張說非常小心地輕聲說:“教學的詩也是隨意抄的嗎?”
  姚崇和盧懷慎瞪張說壹眼:妳總提抄不抄作甚?聽著,這才是最厲害的詩詞講解。
  “詩,有著自己的風格,詩人,同樣有風格,但並不是說每個詩人寫出來的風格固定……”
  李易繼續講。
  他抄笠翁對韻有的要改,比如‘冬’裏的‘三元及第才千頃,壹品當朝祿萬鐘。’就不行。
  唐朝可沒有三元及第這壹說。
  還有‘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此中的唐庫金錢能化蝶,指的是唐穆宗時候的牡丹花開引誘蝴蝶過來,蝴蝶是金錢所化之故事。
  整個笠翁對韻涉及到後面的東西,該改就要改,也挺累人呢。
  裏面的學子鴉雀無聲,皆在認真聽講。
  他們今天才真切感受到李易的才華,尤其是針對科舉的方法。
  只憑借今天壹堂課,便會有無數人願意過來白幹壹年活,還是自帶幹糧的那種。
  姚崇三人在外面聽得也是如癡如醉,後悔的是剛剛那什麽東、冬的沒記下幾句,回頭怎麽張口要呢?
  “今天就說到這裏,回去好好琢磨壹下今天我所說的內容,明天繼續說其他對韻的事情。”
  李易的課講完了,最近壹段日子他不講物理、化學,倒是留了幾道題,每天由學子抽空作。
  李易出來的時候,姚崇三個人躲到墻那邊去。
  等李易走遠,他們逮到壹個學子,硬是從學子手上把寫的東西給搶了過來。
  學子還未反應過來,三人跑了,上車,直接回去。
  “他們怎能這般?我……”學子要哭。
  李易看到了,然後氣笑了,他知道三個人搶什麽,不就是個對韻麽。
  他搖搖頭,轉身對露著憤然之色的學子說:“無妨,不然也要教,不過呢,明天可要小心,科舉考試之前,其他的對韻不能傳出去。”
  想了壹下,李易補充:“這樣,今晚我寫出來,妳們帶回家去,不要拿出來,自己去背、去熟悉。”
  學子們壹同點頭,對,科舉之前可不能叫別的學子學去了。
  “去告訴另外二百二十個學子,開春後把家人接來,今年他們不準考,明年再上。
  先把其他學問學壹些,尤其是塌下心,跟百姓壹同過上段日子。
  不然今年誰去考,即便僥幸考上,某也能叫他當不成官。”
  李易說完離開。
  他要培養梯隊,從莊子出去的官,必須有利民之政、愛民之心。
  看上去二百二十個學子會耽誤壹年,但能學到許多知識。
  四十二個學子去找後來的人說情況。
  二百二十個人早互相之間商量過,有此打算。
  壹聽能接家人過來,俱是露出歡喜的神色。
  在莊子上看到壹戶戶的人過日子,他們不免想家,主要是四十二個學子的家人日子過得好。
  有妻子的學子不能去平康坊,妻子在家,自己在這邊,晚上睡覺都覺得少了什麽。
  昨天倒是有平康坊的人過來,然,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己去平康坊,沒有資格進南曲。
  指望著南曲的‘大家’倒貼錢請自己去玩,那自己得有李東主壹般的才華。
  ……
  馬車上,姚崇三人壹起湊腦袋看。
  “對,三個,全在,好。後面的想辦法弄到手。”張說摩拳擦掌,絲毫不覺得自己搶別人東西是否道德。
  “學完三字經,再學此對韻正好。”盧懷慎安排好了。
  “不妥,三字經後,還應有其他的才對。”姚崇覺得對韻拔得太高。
  接著他又說:“多虧我等今日前來,不然便錯過了。”
  張說二人深以為然地點頭,對,好東西怎能不先看看。
  “壹個考科舉用的詩,李易便拿出來這等文章,策問不知又會出哪些。”盧懷慎從現在開始惦記策問了。
  “過了今年,再有學子想進莊子可不容易了。”張說搖搖頭,說道。
  姚崇與盧懷慎沈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