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72章 陛下,李易又有好東西了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沒到農忙的時候,閑人多了起來。
  說是閑,實際上是田裏的活少了,包括養蠶。
  許多男人出來找活幹,還有的被征調走修水利、道路。
  李易與李隆基說的取消調,征商稅的事情,李隆基知道,卻不敢動。
  李隆基在等,等他自己的那支軍隊練出來。
  不然碰了各家族的利益,出現兵亂什麽的,李隆基覺得自己扛不住。
  李易早上帶另外二十個學了幾番縫合操作的人又練了練手指點壹下,便跑到河邊看撈淤泥的隊伍。
  灞水河的河面上有著壹艘艘船上站著人,船上架著壹個大木頭架子。
  木頭架子上是李易設計制造的簡易手葫蘆,就是滑輪組的那個工具。
  然後壹個大的鐵的像挖掘機的勺子被扔進河裏,用鐵鏈拴著。
  船壹動,壹大勺子淤泥被勾住,船上的人嘩啦嘩啦拽手葫蘆的鏈子,鐵勺子便被慢慢提上來。
  若沒有這個手葫蘆的話,清理淤泥是使用長桿,桿頭的位置家個勺子,跟大糞勺子差不多。
  壹點點慢慢撈。
  李易明明有好方法,又有錢,怎麽可能那麽操作?
  他雇人幹活,叫別的人多些收入,冬天好熬過去。
  壹個是增加壽命,另壹個是心情好。
  當醫生都希望每壹個自己經手的患者健康,當富人也有希望幫助別人,獲得別人的感激的人。
  唐朝就有不少富戶出錢修橋補路,誰家死了人,沒錢安葬,同樣得拿出錢來幫忙。
  尤其是同壹個村子的人,有錢人若是沒有好名聲,村民不擁護,會出事。
  李易的莊子有沒有錢還用說麽,於是他為了幾種目的,找人多給工錢,撈淤泥。
  淤泥肥田,河道淤泥少了,行船方便,他還打算利用這個河道便利呢。
  現在他太忙,騰不出手來,不然早就把水運給用上了。
  “李東主。”李易剛過來,有官員打扮的人向他打招呼。
  李易回憶壹下,有印象,工部水部的員外郎鄭廣。
  鄭廣還帶了幾個人,別看他才七品官,那是跟宰相們比不行。
  水部的員外郎有實權,手下有人。
  “鄭員外別來無恙?”李易拱手。
  “勞李東主掛念,這個拽很多下才能叫大鐵勺升起壹點的是何物?”鄭廣指著手葫蘆問。
  鐵勺子沈重,直接拉,需要許多人。
  如果是配重,利用杠桿原理,後面有個大石頭,船就需要更大,不然石頭加撈起淤泥的鐵勺子會承受不住。
  跟著鄭廣的那些人好奇,鄭員外郎對壹莊子的人還如此客氣?雖說這莊子有些錢。
  鄭廣不曉得下人如何想,他可是知道李易是什麽能耐,陛下和宰相、王皇後都跟著說笑的存在。
  “若李東主願幫忙,本官,哦,我可以上表以彰李東主……”
  “鄭員外客氣了,壹個手葫蘆而已,我有圖紙,鄭員外拿去用,不止清淤,碼頭裝卸貨亦可使喚。”
  李易不等鄭廣說完,擺擺手,答應了。
  他不需要誰幫忙上表,他拿出去的東西給他增加不少壽命,顯然是朝廷推廣,李隆基豈能不知?
  何況還幫忙練兵,壹個七品小官表送上去無用。
  “青松,手葫蘆的圖紙,在哪個工匠手裏呢?取來壹份。”李易轉頭對太監說。
  青松轉頭跑了,鄭廣的跟班們愕然,那太監和宮女是聽這位的?
  還以為是宮裏派來看水利的呢。
  “李東主好。”
  “東主好!”
  附近撈淤泥船上的人相繼看到李易,大聲喊著打招呼。
  李易揮手,這壹刻成就感十足。
  像治好了壹個病人,對方送來錦旗壹樣。
  於是他喊:“晚上回去的時候,壹人帶兩個鹹鴨蛋,妳們知道,莊子上的鴨子太多,蛋沒地方放,是不?幫我吃壹下。”
  河面上壹片感謝聲和笑聲傳來。
  莊子上負責搬運淤泥的莊戶臉上帶著笑容。
  淤泥好,關鍵淤泥裏有泥鰍。
  撈淤泥的人只是幹活,撈上的東西全歸莊子。
  泥鰍自然是莊子的,可以吃。
  等青松把圖紙拿來,李易隨手遞給鄭廣。
  鄭廣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裏,眼睛繼續盯著那個手葫蘆看,越看越覺得神奇。
  壹個人,可以拉動十多個人分量的東西,絲毫不費力,就是嘩啦嘩啦時間有點長。
  又看了片刻,他帶人急匆匆離去,要回工部報告,告訴尚書。
  帶走的不止是圖紙,還有壹個實物。
  工部尚書魏知古不知道自己被改變了命運,他心情好,陛下吃飯都叫上自己了。
  幹起活來特別有動力。
  然後就看到了越級上報的鄭廣,同時知道了李易有發明了壹種新東西。
  “往後但凡有李易莊子的事,妳直接找我。”魏知古知道鄭廣越級上報的後果。
  他理解,如果不越級,鄭廣上官若是不重視,自己就失去很快發現好東西的時間。
  到時候還得收拾鄭廣的上官,鄭廣是給自己爭取了時間,同時保護了上官,好。
  鄭廣差點哭了,他就是這麽想滴。
  更想過自己要立功,升官。
  等他走了,魏知古自己費力地拖著手葫蘆去興慶殿,理論上他應該去政事堂找宰相。
  他知道政事堂在哪,閉著眼睛都能走過去。
  但他就是不去,憋壹口氣。
  等到了興慶宮求覲見,進去後看到了三個宰相。
  他艱難地把手葫蘆給拖進來:“陛下,臣工部水部那邊員外郎鄭廣於李易莊子獲知壹神器。”
  “又是神器?”姚崇看那帶鐵鏈的東西問。
  “陛下,用此物,壹人可使十人力。”魏知古沒搭理姚崇,直接對李隆基說。
  李隆基親自上前,接過圖紙,看使用說明,吩咐人去安排。
  片刻後,殿外支起來壹個大架子,手葫蘆吊上去。
  下面由幾個力士搬來壹個大石鎖。
  魏知古動手,把石鎖給穿上,掛在手葫蘆的壹端。
  接著他站在另壹邊,嘩啦嘩啦拽鐵鏈子。
  拽著拽著,足有千斤的石鎖離地、升高,魏知古繼續拽,石鎖越升越高。
  李隆基看了,深吸口氣,道:“若是配合著桔橰壹同用,搬運重物可就輕松了。”
  他想的東西沒錯,吊車,或者說是塔吊更準確。
  三個宰相看著魏知古那羸弱的老身子骨嘩啦嘩啦,竟然把那麽大、那麽重的石鎖給吊起來,自是吃驚不已。
  “李易……唉……”姚崇壹句完整話都說不出來。
  張說則學著以前看過的李易的樣子聳下肩,不想說話,跟人比,自己不怕,可李易根本就不是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