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17章 反常降雨欲上書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快,去看看牛棚、馬廄,漏沒漏水,羊舍的棚子記得上次說有裂縫,補了吧?”
  李家莊子的各個管事奔跑著喊。
  中午的時候雲過來了,本以為是要飄輕雪,結果變成了雨。
  沒有個前兆,上來便是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砸下落。
  莊戶們自己不怕,擔憂牲畜和家禽出了問題。
  “這月份,長安怎還下上了大雨。”
  李易站在河邊高處的平臺上,看向雨霧中的張家村子、務工者居住區、灞橋另壹頭擺攤的地方。
  按照陽歷計算,入冬了,十月二十二日,現在的陰歷是九月十七。
  莊子的暖氣鍋爐已經試水,準備隨時供暖。
  大量的煤準備妥當,連著大棚壹起送熱。
  透過望遠鏡看,張家村子沒什麽反應,瞧情形不錯。
  務工者的地方也沒人在外面,全躲起來了。
  擺攤的位置,有管事送去苫布和鬥笠、蓑衣,千牛衛的人冒著大雨幫忙把東西遮擋好。
  “東主,起風了。”別人都穿著雨衣,桃紅壹人個打傘,起風了,雨大,她的傘不管用了。
  “妳回去。”李易看她壹眼。
  “穿雨衣還得把這漂亮的衣服換了,以為不會刮風。”桃紅嘟囔著自己壹個人回院子。
  “沖姜水,給擺攤的人送去。”李易說壹聲,身後的葛巖跑去安排。
  “這雨下的不好,土地太濕了,再下雪結冰,直接就封凍壹層。”
  李易反感冬天下雨,不管他以前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冬天壹下雨就難受。
  最南邊的地方除外,那裏冬天根本不冷。
  換成杭州,冬天小雨壹下,可爽了。
  “就怕連續下,哪個地方再遭了災。”翠柳在那小聲嘀咕。
  “別瞎說話,要是真遭了災,就把妳送去堵決口。”李易對翠柳說。
  “我壹個人夠幹什麽的,扔進去就沖跑了。”翠柳在李易身後吐舌頭。
  “藍田縣最容易遭災,派人去看看情況,實在不行,其他的工作都停了,專門去村子裏面給人修房子,清理溝渠。”
  李易又下個命令。
  紫玉跑了,找人騎馬冒雨去藍田縣。
  醉仙居在藍田縣的縣城,平時接觸最多的也是縣城的人。
  藍田縣還有村落呢,他們的所在才最危險。
  當然,受災了,官府會組織人手救援,實在房子救不回來,就不要了。
  等官府都無能為力的時候,就只有大逃災,民眾跑了,去別的地方,不然吃不上飯。
  最可怕的是常平倉的東西被官員給貪墨,需要放糧的時候無糧可放,殺了官員也沒糧。
  剩下的是錢,壹抄官員家裏抄出壹大堆銅錢、黃金、珠寶、綾羅綢緞。
  “我還指望等幾天,等到下了霜,然後大量收購別人家罷園的小黃瓜、茄子、豇豆、扁豆呢。”
  李易被壹場雨給下鬧心了,他準備制作小菜。
  和去年壹樣,專門挑小的,霜打了後的菜制作,放蝦油。
  與他那是的錦州小菜壹樣,特殊的味道,和放蝦醬的不同。
  收購的價錢稍微高壹點,種菜的人就不會自己留下制作鹹菜。
  可惜現在沒有蕓豆和鬼子姜,鬼子姜叫菊芋。
  不過有更好的螺絲菜,也就是寶塔菜,選個頭小的,放進去壹起制作成鹹菜。
  李易考慮等雨停了,在報紙上打個廣告,讓人把被雨水沖過的小菜提前罷園送過來。
  不然沾了雨水壹凍,菜就廢了,和霜打的菜是兩回事兒。
  這個時候的莊子裏面已經制作好了姜糖水,給莊戶喝的,又用平板車推著大木桶,送到灞橋橋頭。
  擺攤的人開始和千牛衛互相謙讓,想叫對方先喝。
  千牛衛沒有鬥笠和蓑衣,頂著雨幫忙幹活。
  換成以前,就這場雨,估計千牛衛淋到了,就得凍病不少。
  現在沒事兒,左右千牛衛壹直在訓練,和其他的十四個衛壹樣。
  挨著灞水,晚上天冷都下去遊,此刻的大雨,當作又遊壹次泳。
  “好兵啊,陛下果然才是最好的陛下。”
  “對,比以前的……”
  “別瞎說,太上皇還活著呢。”
  “反正就是比以前好。”
  “快喝,喝完了千牛衛就能喝了,咱們不喝,他們也不喝。”
  “大家把苫布、鬥笠、蓑衣看好了,等天晴後擺放規整,好叫李家莊子的人取回去。”
  “大家去運煤吧,再冷壹冷,在這裏點上竈取暖,好不容易有個賣東西的地方。”
  擺攤的人說著,端起碗喝姜糖水,這個糖就是紅糖了,沒多放。
  千牛衛的人有的回帳篷,有的依舊站崗,聽到百姓誇,他們也高興。
  他們覺得有了羽林飛騎,自己的地位便下來了,陛下不那麽重視。
  現在看看,咱給陛下長臉了,百姓說陛下好。
  雨,就壹直下著,沒有晴的樣子。
  藍田縣采礦的停了,被迫采礦的人被限制在小屋子中不準出來。
  其他的人按照李易安排,跑到下面的村子裏。
  院子前面有積水的趕緊把溝渠清理好,快速排水。
  誰家中漏雨,架梯子上去給臨時湊合著換壹扇席子,再拿竹板擋壹擋。
  這個得等天晴了才能好好拾掇,現在抹泥都抹不了。
  有相對富裕的,房子上面是瓦片的也漏水的人家,端出來熱湯給幹活的人。
  幹活的人才過去幫忙換片瓦,同樣是對付壹下。
  晚上的時候,雨沒停。
  李易吃飯的時候感覺很壓抑,沒吃多少,去住院部看壹圈。
  回來的時候遇到了跑來的王興。
  “易弟,渭水那裏出事了,剛剛有人從那邊趕過來的人,從渭南縣,在皇莊前面我支的棚子裏休息。
  他們說渭南水位上漲很快,是縣裏,有人家的泥房子看上去不行了。”
  王興告訴李易情況。
  接著說:“我賺了不少錢,也沒幹過什麽利民的好事情,就挖人家墳救了個娃娃,錢多了沒用,我想給渭南那邊買點東西。”
  李易看著王興,把王興看得局促不安的時候問:“王兄是真心的?”
  “我掏錢,哪有什麽真不真,哪怕我心是假的,錢是真的。”王興點點頭。
  “看這雨,不像是要停的樣子,我寫個奏章,妳給我送進去上書。”李易沒再說王興真不真心的話。
  他承認,王興說得對,妳管我怎麽想呢,我確實往外掏錢。
  “好,我想辦法從後面禁苑給妳遞進去。”王興答應。
  李易來到書桌邊,展開紙,不用研墨,他有墨汁,給硯臺中倒壹點,把筆蘸飽了……放下筆,換張紙。
  上書有上書專門用的紙,他是散官。
  換到地方的話,地方應該定期給送去壹些紙,也有不送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