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65章 未來發展無章程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在商人們坐在外面品嘗‘回頭’與野菜湯的時候,宋記帶著壹些食物去壹百步外的擺放了桌子的地方,招呼十四個人。
  十四個人加上宋記,代表了藍田縣的壹個個牙人組織,也就是未來的牙行。
  宋記只有自己壹個人,人比較機靈,遊走在其他的牙人組織中間。
  換個說法是在夾縫中生存,他掌握了壹些資源後,會向上貢壹樣給其他組織,以此換來對方不針對他進行打壓。
  他總是能夠有好買賣,分出壹部分。
  其他的牙人組織俱是想拉他入夥,他誰的都不入,大家在無奈的時候又保護他。
  不過今天不同了,他找到了大靠山,十四個牙人組織必須給足面子。
  藍田縣屬於畿縣,經濟發展比別的縣強上許多。
  在藍田縣的牙人組織業務範圍廣,經手的錢財數量更不用說。
  尋常的商人不敢與他們互相對付,他們在衙門中同樣有人。
  然!遇到李家莊子,十四個組織表示服,心服口服。
  錢財以萬緡為單位進出,縣衙門裏的官員李東主倒是不認識,卻全給弄進去了。
  “諸位,此次事情,我有幾句話說在前面。”
  宋記坐下來,與拼了桌子壹起坐在那裏的十四個代表說話。
  “宋記妳說。”壹個年約五十的人出聲。
  “第壹個,找幫工時,只收雇方錢,不得收被雇之人的錢。”宋記伸出根指頭。
  十四個人互相看看,沒說話,表示認可。
  “第二個。”宋記又伸出壹根指頭:“收的傭錢只收已往的壹半,這次的買賣錢數很多。”
  “大概有多少?”留著山羊胡的人開口。
  “我所知道的是十稅壹的稅,往後藍田縣拿到的稅錢不少於十萬緡。”宋記說出此話的時候咽了下口水。
  “好,壹半。”山羊胡答應,其他人依舊沈默。
  宋記再伸出壹根指頭:“第三,我要從諸位的人手中每家挑選五個人,壹共七十人。”
  “宋記妳是想要自己成牙儈行?”左眼下面有個大痦子的人問。
  “對,往日裏諸位對某多有看顧,各行中有與某熟識的人。”宋記承認。
  “這壹回,妳讓出來多少?”對方問。
  “八成,我只要兩成,八成妳們十四家分,正是我要說的第四個事情。”宋記再擡起根指頭。
  “以後李家莊子的買賣撮合,皆照此辦?”坐在宋記對面的人擡頭。
  宋記不出聲,盯著對方看,看呀看,對方嘆壹聲:“唉!也罷,只這回,我等分八成,不少了。”
  宋記露出笑容,對嘛,還想要跟我搶李家莊子的全部買賣,信不信我把妳踢出局。
  另壹邊的李家莊子,李成器在推著菜種的播種機走來走去。
  種菜分不同的菜,撒種子的方法不壹樣。
  有的是壹個坑裏撒幾個粒,這種用那個點播器方便。
  另壹種是壹片地上均勻地撒出來,等著長出來了,觀察壹下,把不好的給‘間’下去,叫疏苗。
  第二中適合推車,壹邊走壹邊種子下去,然後把土給蓋上。
  比人工撒得均勻多了,而且速度快,地翻完,再耙好,小車壹上,壹走壹寬條。
  像菠菜、白菜、小蔥用後壹種。
  大蔥不是,大蔥是小蔥育苗後栽,埋得土越高,蔥白越長。
  “此物精巧,我們聯盟要了,給妳買技術的錢。”
  李成器壹副談買賣的樣子,剛才屬於試用,眼下通過檢驗。
  李易笑笑,沒說什麽。
  李成器送開扶手,慨嘆:“如今易弟妳那出來的利民工具,等全推廣開,每壹戶,壹年可省出來壹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
  這麽多的日子,他們哪怕不去做別的工,只歇著養身體,對大唐來說都是好處。”
  “以後他們會有新的活兒來幹,不可能歇,等我想想,看安排什麽事情比較好,各家各戶都能作的。”
  李易擺了下手,篤定地說出他有叫百姓忙碌起來的工作。
  他那時便是,壹年種植、養殖,差不多了,民眾閑著。
  尤其是北方地區,冬天壹冷,沒有事情可做。
  後來生活節奏快了,壹樣樣新的工種出現,種植養殖技術提高。
  冬天的大棚、手工藝品制作,夏天的養殖、去打零工。
  “都能有什麽活兒?”李成器期盼,他相信李易說出來,必然可以實現。
  “首先要分清楚產業結構,農業是第壹產業,有了多余的時間,那麽轉向個體的小手工產業。
  等著壹個個體手工產業從業人員多起來之後,便會進到密集型勞動產業。
  也就是把壹個個手工者聯合起來,互相配合,提高生產效率。
  這個時候屬於第二產業的工業,輕工中的加工。
  然後技術再進步,開始配合其他工種,形成龐大的上下遊產業鏈。
  我要做的事情是,給他們找許多手工的東西,織部布、紡麻,百姓壹直在做,但不夠。”
  李易將壹番產業結構的發展,從農業、手工業到集群和產業聯合。
  李成器本以為自己學了許多日子,可以跟上節奏。
  結果聽完了發現,眼前是迷霧重重。
  這是什麽?以後的事情都有套路了?
  “易弟,妳對未來的天下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了?”李成器忍不住問出來。
  “並不是妥當,每壹步皆涉及到鬥爭,包括產業調整,社會的發展不是壹成不變。
  棉花值錢,大家都種棉花,種糧的會少,糧食價錢高,然後再去種糧。
  要控制、要調整,不可以壹窩蜂往上沖,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並非對立……
  大哥,大哥妳怎麽了?腦袋不舒服?有沒有惡心的感覺?”
  李易說著說著,發現大哥在那裏揉太陽穴,關心道。
  “沒事,易弟為兄無事,先不聽了,聽多了頭疼。”李成器搖搖頭,深呼吸。
  易弟說什麽呢?是人話麽?單個字拿出來明白,組合在壹起,為什麽聽不懂?
  “易弟,聽三弟說,妳願意拿出來五萬緡制作遊泳的保護工具?”
  李成器趕緊換個話題,換壹個他懂的。
  “對,大哥看看不去打井的工匠有多少,趕快制作,然後好的租和賣,竹筒的放在河邊。
  順便告訴百姓,那是為了救生用,別拿回家燒了,柴火有許多,竹子不好燒。”
  李易決定今天就拿錢給人做,前提是百姓的素質怎麽樣。
  壹想到放在那裏,李易突然來了靈感。
  “大哥,我有壹個辦法,派人在那看守,看誰不戴東西下水,看誰要偷。”李易說。
  “工錢呢?”李成器提出個現實的問題。
  “工錢最好辦。”李易露出笑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