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硝烟

摩西公爵

現代情感

第一章:洋人从海上来 一<br /> 早在十四世纪,随着《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的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十一章

远去的硝烟 by 摩西公爵

2018-5-25 17:33

第三章:驻华商务总监 四
  律劳卑去世后,驻华商务总监一职由戴维斯爵士接任。
  戴维斯出生于伦敦,时年三十九岁。他在十八岁时就来到广州,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位派往广州的总经理。他精通汉语,喜欢中国文学,是一个中国通。
  戴维斯上任后,根据他多年在华的经验,决定采取不支持英国商人极力主张的贸易自由的政策。他认为中英应该保持现状,应该避免发生争端。因此英商查顿和马地臣等人写信给英国国王威廉四世,要求罢免戴维斯,改派一位海军司令为驻华商务总监,并且派遣一支舰队前来为律劳卑勋爵报仇。
  在巨大的压力下,一八三五年一月,戴维斯宣布辞职。他的驻华商务总监一职由罗拔臣爵士接任。
  罗拔臣上任以后,依然继承了戴维斯的政策。因此不但造成英国商人,甚至所有在华的洋人都极为不满。
  查顿和马地臣给英国议会建议说:
  “英国政府必须派遣一名全权公使在三艘巡洋舰的保护下到中国上任。全权公使到任后,必须要求中国政府解除两广总督卢坤的职务,赔偿英国商人因为战事造成的所有损失,没收中国所有的水师战船。”
  传教士裨治文在澳门的《中国丛报》发表文章说:
  “国与国之间是相互有一定义务的。可是在中国,在他们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上,公然违反‘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这一原则。中国的这种态度,各国可以而且必须严肃地劝告他,如果最终不能说服他,那就强迫他走上一条和各国的权利与义务更为一致的道路上来。”
  在律劳卑病逝以后,裨治文又发表文章说:
  “为了取得公正,提供保护以及维护一个国家的国格而必须使用武力时,这样一种手段永远都不会受到谴责。我们根据中国目前的态度肯定地认为,如果不使用武力,那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他们保持体面的交往。”
  不久,还是这份报纸,又刊出了另外一篇更加犀利的文章:
  “中国皇帝向来狂妄自大地认为,他和他的子民都是比别国的君主和子民要高人一等的。我们现在不得不认为,必须对这种狂妄自大的行为作出坚决的驳斥和打击。”
  “自从欧洲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以来,英国政府曾经向中国派遣了两个庞大的使团,表现出了改善和增进两国友谊的足够的耐心和诚意。但是,从这两个使团遭受侮辱的事实和最近律劳卑勋爵所遭受的挫折来看,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以下重要结论:在中国,我们不可能通过言词谦卑的禀帖得到我们想要的平等和贸易自由,我们必须和中国政府订立一个条约,这个条约必须是在刺刀下,依照我们的命令写下来,在大炮的瞄准下才会发生效力。”
  与此同时,在英国本土,所有和对华贸易有关的商会也纷纷向政府和议会发出请求,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改善英国商人在华的贸易环境。
  一八三六年二月,曼切斯特商会向英国首相墨尔本子爵和外交大臣帕麦尔斯顿勋爵提交了一份备忘录,他们在备忘录中说:
  “自从律劳卑勋爵在广州受挫以后,英国的对华贸易已经陷入了一个很不稳定的、无保护的状态。英国的商人在中国经常性的受到行商和广东地方政府的勒索和禁阻。英国商人的财产每日都处于危险状态之中,而且英国的商人每天还在遭受中国人对他们的人格侮辱。同时我们的君主也已经在他派出的代表律劳卑勋爵身上受到了侮辱。现在我们的产业可能被瘫痪,我们的税收可能每年遭受四百至五百万英镑的损失。”
  “因此,现在我们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请英国政府施展保护英国在华商人的威力。我们认为,如果直接与中国的北京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以及那些无能而又腐败的中介更为有效得多。”
  在沸反盈天的民情之下,英国政府只好招回罗拔臣爵士,改派查理·义律为新一任英国政府驻华商务总监。
  查理·义律爵士,出生于英国萨克森的德累斯顿,时年三十四岁。一八一五年,当时只有十四岁的他便参加了皇家海军。从此长期在海军服役,曾获得海军上校军衔。退役后在英国殖民部任职,曾在英属几内亚任高级殖民官员。
  查理·义律担任高级殖民官员期间,也正是全球奴隶贸易非常猖獗的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英国政府决定在全球实行禁止奴隶贸易的政策。他们派出庞大的舰队在全球所有的贩奴航线上巡逻,凡是发现贩奴船只,全部扣留并将船员送交法庭审判。
  查理·义律因为在打击阿尔及利亚的海盗和西非奴隶贸易上表现出色,被英国政府授予“奴隶保护人”的头衔。
  英国政府之所以选择他出任驻华商务总监一职,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自取消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的贸易专营后,英国商人大批来华。这其中不少人在运往广州的商品中夹带大量鸦片。引起中国政府强烈不满。而查理·义律是狂热的卡尔文教徒,非常鄙视这种不道德的贸易,这和英国政府的立场基本一致。
  二,在罗拔臣任内,查理·义律是副商务总监,对中国的情况比较熟悉。
  三,查理·义律一直极力主张和中国政府重新谈判,扩大对华贸易,如果无法达成,可以采用战争手段来解决。这和英国政府及商人的立场也基本一致。
  不过,查理·义律上任后并没有立即采用强硬政策。他接任后,先给两广总督邓廷桢写了一份禀帖,语气非常谦恭地告诉了对方自己出任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一事。邓廷桢看后很是满意。
  但是,查理·义律的谦恭并没有换来中国政府对他的尊重。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想靠诚实地遵守中国政府的规定而获得中国官员的欢心,以此来完成英国政府交给他的使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到一八三七年十月,他的耐心终于被彻底消耗得干干净净。十二月,他离开广州回到澳门,并且给外交大臣帕麦尔斯顿子爵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外交大臣:要想打开中国市场,一支舰队是必不可少的。
  一八三八年七月,海军少将梅特兰奉命率战列舰“威里士厘号”和巡洋舰“阿吉林号”达到广州。
  英国政府对梅特兰将军的训令是:
  一,保护英国及英国侨民的利益。
  二,帮助监督,维持往来广东各海口的商船及水手的秩序。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