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戏说王阳明 by 伊苒饭忒稀
2018-5-26 06:02
一个半月前,王阳明手无寸铁只身扛起了平叛的大旗,没有朝廷的兵马没有朝廷的圣旨没有朝廷的指挥他一个人从无到有空手套白狼,为大明帝国立下了盖世奇功,为万世所敬仰,文物兼修、德才兼备,为世人之楷模,圣人王阳明,永垂不朽。
与此同时报告宁王谋反的奏章终于抵达了朝廷,宁王在南昌经营十余年势力大根基深,朝廷百官都慌了神,兵部尚书王琼说道:“大家不要惊慌,我当年派王守仁为赣南巡抚就是为了应对不测,有他在赣南反贼是兴不起风浪的。”王琼的处变不惊、知人善用着实令人佩服。大臣们自然是不信的,一个小小的王守仁手头无兵怎么能抵得住宁王?
正在朝廷乱作一团商量对策的时候,许久不上朝的皇帝兼大娱乐家朱厚照先生居然来上班了,他满脸笑容得问道:“大家都听说了么?宁王反了,这是真的么?”内阁首辅杨廷和闻言满脸冷汗回答到:“启禀圣上情况属实,臣等一定全力讨贼,望陛下勿忧。”勿忧?杨大人你想多了,你太不了解当今圣上了。朱厚照一听顿时喜出望外,用小学生作文常见的形容叫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他立即表示,一个小小的朱宸濠居然敢谋反?御驾亲征!
智斗权奸
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文官立即纷纷劝阻,什么臣下办事不利不劳陛下费心云云,因为朱宸寰谋反虽然是个麻烦事,但是倘若御驾亲征有个什么闪失,就算没有上演土木堡续集,有个磕磕碰碰上了龙体总不好吧,然而在宠臣江彬的鼓励下朱厚照态度坚决不再理会文官们的劝阻,召集京城的精锐部队心血来潮得加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准备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八月出征。
就在京城忙里忙外准备伺候皇上亲征时,又一封加急快报赶到了,打开一开原来是王阳明的上书,内容是朱宸濠已然被俘,什么事都没有了,不用调兵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吧。
按理说这封捷报上达天听,常规的剧情就是王阳明加官进爵大家皆大欢喜,然而朱厚照先生从来都不是一个常规的皇帝,自然不会演出常规的剧情,他完全不理会这份奏折,“假装”朱宸濠还在叛乱战事正打得火热,带着司礼监太监张永、御马监太监张忠、安边伯许泰、都督刘晖等率领京城周边部队向南进发。王阳明心里苦不堪言,他当初为了稳住朱宸寰自己瞎编的兵部文书上提到的那些前来平叛的将官居然还真要来了。
客观来说皇帝朱厚照也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想借着御驾亲征的名头出门兜兜风,过过打仗的瘾,然而王阳明考虑的非常深远,江西才结束了战乱老百姓苦不堪言无家可归,正是应当大力发展恢复生产的时候,如果皇帝陛下率大军前来“讨贼”势必需要江西提供沿途的车马钱粮,刚饱尝战乱之苦的百姓就更加苦不堪言。
为了讨好皇帝,宠臣江彬溜须拍马献上妙计:“臣恳请皇上下旨让王守仁将朱宸濠放回鄱阳湖,陛下亲自出马必能亲手擒获乱臣贼子。”如此具有创造性和折腾人的点子让朱厚照心动不已,他打定主意准备尝一尝“亲手擒贼”的滋味。为了避免百姓又遭横祸,王阳明想了一整夜决定抗旨不遵,他连夜押解朱宸寰前往南京,无论如何不能让那御驾亲征的观光团进入江西。
此时的朱宸濠变成了软柿子抢手货,因为他在谁手里,谁把他交给皇上就意味着平叛的首功在谁身上,因此御马监太监张忠、安边伯许泰曾私底下给王阳明下达指令要求王阳明把朱宸濠交给他们两,王阳明毫不理会径直前往南京,在去南京的路上经过杭州,碰到了刚刚抵达杭州的御驾亲征观光团前锋,司礼监太监张永。
在我们的脑海里太监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人,这实在是个误会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虽然无法弥补,并不一定就能论证出心理上也有缺陷,太监和大臣一样,也有善和与忠奸的分别,这位张永应该算是一位好太监,当初正是他向皇帝举报把王阳明贬到贵州的权监刘瑾谋反,才有了王阳明的今天。王阳明觉得赌一把,他相信他可以感动张永,他相信张永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九月底,刚刚押解朱宸濠到达杭州的王阳明即刻拜望张永,张永客客气气得招待王阳明喝茶,王阳明诚恳得说:“江西百姓多年土匪横行且饱受朱宸濠剥削压榨,如今又刚刚经受了战乱的折磨,若是皇上执意前往江西,沿途的供给必定会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名不聊生,到时候如果发生民变,江西必乱天下必乱!张公公深受皇上的信任,如果张公公能够向皇上阐明原有,说服皇上班师回朝,实乃天下之幸。”张永闻言叹了叹气,说道:“王大人所言句句在理,只是当今圣上的品性你又不是不知,就算我担着风险去说了,想必也没有什么效果。”
王阳明顾不得这么多了他跪了下来:“但求张公公为黎民百姓一试,我愿将朱宸濠交给公公处置,但求皇上不必驾临江西。”张永闻言一愣,然后被深深地感动了,眼前的王阳明独自历尽艰辛立下了这盖世奇功,却又愿意为了老百姓无偿得把这份功劳拱手让与自己,他连忙上前扶起王阳明许诺到:“既然王大人有次心意,我必不负所托。”王阳明把朱宸濠交给了张永,为免多生变故自己随即返回南昌。
抵达南昌才知道,原来御马监太监张忠愤恨王杨明不打招呼不把朱宸濠交给自己,便亲自率领了御驾亲征观光团先头部队星夜赶到南昌准备好好教训一下王阳明,刚刚抵达南昌他便逮捕了平叛先锋伍文定知府,狡诈的张忠企图通过这种杀鸡给猴看的方法震慑王阳明,他四处审问朱宸濠的党羽,想要挖出点线索证明王阳明和叛军有不正当来往,可惜伍知府是条硬汉子,他据理力争打死不屈服,口称王阳明和自己都是平叛的功臣,谁企图冤枉他们就是想要给乱党们报仇,张忠被扣上了这顶帽子顿觉压力山大,只好把伍文定放了出来。明的黑不着王阳明张忠决定来暗的,他暗中鼓动自己手下的京军在南京街头四处游荡,指名道姓破口大骂王阳明,骂人的理由五花八门,就是希望挑起事端,自王阳明回到南昌后,京军更是天天围在巡抚衙门前没日没夜得骂王阳明,王阳明当然知道张忠对自己怀恨在心,出于大局考虑他叮嘱自己手下的官员,出门一定骂不还口。
不仅如此他还在各方面照顾和优待京军,京军想要改善伙食,那就拨自己的钱予以满足,京军生病了一律公费医疗,路上遇见了负伤的京军还会好言宽慰大半天,于是京军们就自发得到了一个结论,王阳明是个好人,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正人君子。于是乎那些张忠叫去骂街的人积极性逐步下降,街头挑衅滋事的人也越来越少,再到后来南昌城就太平了,京军已然和南昌城和谐共处,王阳明用他的胸怀感化了京军,士兵们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是讲道理,懂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