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正名
壹劍破開生死路 by 神秘軒
2023-8-4 20:43
面對有人打岔,蘇澈只是微笑不語,而且那人只說了這壹句,並沒有對理念進行深入辯駁,於是他便繼續講解。
“與天之道相反的是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然而損之愈急,奉之愈少,到最後就相當竭澤而漁,無魚可撈。是故行天之道,才是正理。”
“當然,我知曉有些道友,可能會有所疑慮,擔心此道是否已經入了魔?”
“但我還是那句話,魔者在心,不在道。”
“若是有人以此理念、專門掠奪他人道基修煉,那麽顯然是已經入魔,天下之人皆可共誅之。但若是僅以此理,吸收萬事萬物的盈余靈氣,不多加奪取,那麽顯然是堂堂正正的大道。”
“荒謬!”就在此刻,先前那位散修不枯子,滿臉怒容地站起身。
他身穿布衣,須發皆白,此刻頗有和蘇澈爭論壹番的意思。
蘇澈也不生氣,哪怕此人有點不按規矩來,態度也有些不友好,“請指教。”
不枯子深吸壹口氣,“道德經是我道家經典名篇之壹,其中七十七節這壹章,講的是天道如張弓,會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高則壓,低則擡;有余的則減少,不足的則補之。”
“此乃天地恒常之理,是圓融,是如壹。”
“但是蘇殿主妳的說法,顯然已經入了歪理。平衡之道在妳口中,演變成了掠奪之道。”
“哪有故意使自身維持殘缺狀態,借助天地之勢,不斷去奪取外在靈氣的??”
“先不說怎麽使自身永遠保持殘缺之態,就說這個往外掠奪。很多時候是沒有靈氣可供掠奪的,奪來的多是雜駁不堪的能量,這要如何修行?”
“而且此道大大的不妥,有傷天和,不是尋常修士能駕馭住的。”
“最後此種理念,也不是道德經的本意,是偏離了聖人之道的做法。”
蘇澈啞然,“可我講的也不是道德經啊,只是從此經文中的壹句話,延伸出來的壹種全新修行理念。”
不枯子連連搖頭,“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這就是道德經的壹部分。”
蘇澈聽了更好笑了,感情這還是位原教旨主義者,容不得他人從經文中延伸出自己的見解,不論對錯。
圍觀者聽到此處,西海心意閣的閣主,壹個綠衫中年人問道:“說實話,二位的爭論我無意介入。但是此種理念,似乎已經有人實踐過了?”
這讓不枯子楞了壹下,“在我聽來近乎天方夜譚,真有實現的可能?”
“有的,剛才壹位道友,提及了壹個叫做【缺月魔君】的人物,不知道不枯子道友可曾聽過?”
不枯子回想了壹下,“似乎是七八百年前有聽過,壹個小輩,我不怎麽關註,聽說後來被無缺元君所殺。”
綠衫人笑了笑,“其實我見過那人,當初他出來海外冒險,我曾和他合作過壹次。”
“雖然現如今,他的稱號已經變為【缺月魔君】了,但是他當年確實沒有投身魔道。而且他所修行的功法極為特殊,我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就和蘇殿主所說的如出壹轍。”
被這位閣主開了個頭,陸陸續續有人出來說明,包括對無缺元君過往多有考據之人。
“剛才我聽著就耳熟,現在想想,那葉無道為何自稱【缺月】?就是因為他視己身為壹輪殘缺之月,這輪月亮是不可能圓滿的,故而他才能不斷勇猛精進。”
另壹人也說道:“之前還有缺月魔功出世的消息,引得不少人關註,結果去了以後發現只是個假消息,實在是遺憾。”
“對了,我記得蘇殿主就去過那冰封心核,難道……”
此話不言而喻,是懷疑蘇澈得到了葉無道遺留下來的功法,因此才有今日這場講道。
蘇澈並沒有回應這些猜測,他只是嚴肅說道:“是缺月天功,請不要玷汙了這功法的名聲。”
“世人對葉無道多有誤解,我也懶得為那浪蕩子辯駁,但功法本身是無罪的。我今日所要講的,正是缺月之道。”
“而且我很喜歡羲月道友的壹句話,大道殊途同歸,我們聽聞壹種全新的修行理念,不是壹定要去修煉它,而是從它身上汲取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拓寬自身的眼界。”
“啊?”和陳道衍、雲裳待在壹起的羲月壹臉懵逼,她說過這種話嗎?難道是當年去冰封心核的時候?
講完這句蘇澈便閉上雙目,他口中不誦經文,只是在內心觀想壹輪新月;其光綻然,其色純凈,其勢暗合天道。
在眾人眼中,閉上眼睛的蘇殿主,氣息忽然開始變得渺茫。
隨後他背後出現了壹輪殘缺的月牙,這月牙在色澤上、明明和自然界的明月相似,但是它本質上卻給人壹種幽深無盡之感。
新月不斷吸取外界靈氣,它的邊緣也不斷增加,似乎想讓自身成長為壹輪滿月。
但是邊緣每增壹分,新月本體就相應地縮減壹分,於是增加的過程永無休止,月亮本身也永遠是壹輪殘缺的新月。
最妙的是,這輪缺月的氣息在不斷壯大、不斷凝實。
起初新月看起來還有些虛幻,但是當蘇澈觀想到最後,吸收外界靈氣到最後,它儼然成為了壹輪仿若實物壹般的月亮。
月光灑落在聽講者身上,他們甚至能察覺到太陰月華之力在流徜~
這壹幕讓許多修士驚訝,他們安靜而專註地看著那輪新月。這也是講道的壹種方法,不必從口中描述具體的經文,而是直接展示出更直觀的意象。
先前反駁蘇澈的不枯子,此刻也睜大了眼睛,這和道德經本身好像確實沒有太大關聯;只能說由其中壹句經文,引申出了壹個全新的修煉方向。
如果剛才還能說蘇澈只是空口無憑,紙上談兵,抓住壹個聽起來離奇的觀點大談特談。
但是此時此刻,再無人就這壹點質疑蘇澈,起碼他展現出來的“道”,確實有值得大家關註和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