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要有所為
官道無疆 by 瑞根
2018-8-31 20:49
雷誌虎也是咧嘴苦笑,陸為民這麽搞,說明他是真對昌西州的表現不太滿意,而且還希望看看更真實的壹面,才會來這麽壹出,只是看也看了,底兒也漏了,雷誌虎也就無所謂了,情況就這樣,這麽些年自己也很努力,但是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要想徹底改變昌西州的情況,的確非壹朝壹夕之功,這也是他想要尋找到從體制路徑上來解決現在昌西州貧困落後問題的原因。
在陸為民面前,他強調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處,同時也談到了這邊幹部百姓思想觀念的難題,他也曾經在這邊努力過,像譚偉峰來之後,雷誌虎也和譚偉峰交換過意見,希冀齊心協力來改變昌西的面貌,但是無論是自己還是譚偉峰,都還是小覷了這個難度。
的確,昌西州的發展速度不慢,壹直位居全省前三,但是別人都會以壹句話就把妳的功勞給抹殺了,妳基數低啊,經濟增長快就是應該的,要不妳和其他地市比壹比,妳只相當於別的地市的幾分之壹,增長快壹點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妳能說妳幹得比別人好?
對這壹點雷誌虎和譚偉峰也是最氣悶不過的了,但妳也不能說人家說得沒有道理,所以他們也是壹門心思想要把昌西州的發展搞起來,但是真正沈下去,他們才發現昌西州的情況和宋州還有很大的不同,宋州是落後,但是基礎仍然在,而昌西州是根本沒有,產業基礎沒有,交通基礎設施沒有,再加上觀念上的落後,而且是那種死抱著不放,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和觀念的心態尤為固執,在這壹點上顯現得特別突出。
譚偉峰在擔任昌西州委書記兼昌西市委書記時也是費了很大精神來對昌西市的幹部官員思想意識和心態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每年他親自帶隊到外地學習考察,讓這些幹部接受新興的觀點意見,同時也還下狠手動了壹批幹部,這才稍稍扭轉了昌西市的情況,這兩年昌西市的發展最快,也得益於此。
其次就是馬騰的情況略好,馮西輝在馬騰縣壹紮就是四五年,憑借著四五年縣委書記的資歷,硬生生在馬騰打開了壹條血路,讓馬騰的情況有較大改觀,這壹點上譚偉峰也是比較認可的,只是馬騰的基礎在原來全州也是最差的,雖然這幾年改觀不小,但是從經濟總量上來說,仍然居於後列,但譚偉峰覺得如果馬騰能按著當下的情況發展下去,未來幾年馬騰的變化會比較大。
這也是雷誌虎提出讓馮西輝只是擔任了州長助理繼續主持馬騰縣委工作而他沒有反對的主因,要說以馮西輝的能力和實績,擔任壹個副州長是沒啥說的,就是擔任州委常委也說得過去,但雷誌虎這麽提了,且繼續讓馮西輝擔任馬騰縣委書記,譚偉峰也就認可了,起碼這從馬騰縣的實情來說,是有益的。
“算了,偉峰,陸書記不滿意,咱們也沒辦法,誰讓咱們工作沒做好呢?”雷誌虎已經定下神來,餡兒露了,真實情況估計也讓陸為民知道了,索性大大方方就等陸書記看個明白,自己和譚偉峰也可以把真實情況全數抖落出來,也別指望其他,“咱們也不是沒有努力,我相信陸書記也感受得到,請陸書記幫咱們昌西州把把脈,妳我不也是跟著陸書記在宋州當徒弟麽?現在再向陸書記學幾招,也是好事啊。”
聽的雷誌虎自我解嘲的話,譚偉峰也是苦笑,“是啊,現在也只能如此了,但願陸書記別壹棒子把人打死,就覺得咱們是有意在糊弄他。”
……
出乎陸為民和譚偉峰的預料之外,陸為民繼續著他在蒙山的考察調研,緊接著就是昌西/山門/新峽/羅崮/天龍架林區和茂源,甚至壹致調研到最後的茂源縣,陸為民都沒有任何表示,依然按照著昌西州為他提供的路線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壹切看起來都是那麽正常,就像是那半天時間陸為民是真的在賓館裏休息了壹下午,哪裏也沒有去。
但是越是這樣,雷誌虎和譚偉峰心裏就越是沒底,陸為民的態度太奇怪了,換了以往,無論是對州縣的工作作風,還是經濟發展,陸為民都要提壹些意見和要求,但是這壹次陸為民卻顯得太安靜了,安靜得讓人心裏發慌。
陸為民的確沒有意願與雷誌虎和譚偉峰進行交流溝通,在他看來,這種情形恐怕還不僅僅只存在於昌西州,全省十九個貧困區縣,昌州只占了八個,還有十壹個在其他地市,他還要繼續他的調研形成,抓緊時間把所有貧困縣的調研考察搞完,也順帶以調研黨建工作的形式,把每個地市走到。
當然,和雷誌虎/譚偉峰的溝通是肯定有必要的,陸為民打算緩壹緩,脫貧發展和基層政權建設這兩項工作在他看來是息息相關的,基層政權執政能力薄弱,鬥誌渙散,那麽這個地方的脫貧發展工作鐵定滯後,而基層政權執政能力強,戰鬥意誌高昂,那麽即便是基礎條件差壹些,壹時間沒有找到合適的路徑,只要市縣和省裏邊能夠給予壹定的扶持支持,那麽這個地方就有可能擺脫貧困面貌發展起來,陸為民現在要看的要找的,就是要把這些縣份分門別類的劃分開來。
以昌西州為例,陸為民把九個縣市區都走了壹圈,雖然是走馬觀花短暫接觸,但是就憑陸為民自己這麽多年在基層工作經驗,也能對這些個縣份的情況看出個大概。
甭管這些書記縣長們怎麽介紹得頭頭是道,也無論那些個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們怎麽如數家珍地談論探討如何打破僵局解決老百姓致富難題,以及去參觀考察那些個早已經準備好的典型和看點,陸為民就能從中咂摸出壹個大概來,縣裏的工作情況怎麽樣,班子能力大概如何,八九不離十,就憑他幹個鄉鎮黨委書記,也幹過書記縣長,而且還和無數個書記縣長打過交道,他們這壹套糊弄不了自己,他有這個底氣。
實事求是的說,昌西州各縣的情況也不像最初自己看到的那麽悲觀,各個縣還是有壹些不同,像固城/蒙山給陸為民的印象就不太好,而茂源和羅崮兩個縣的情況就更為糟糕,但是像昌西市和馬騰縣的情況就比較好,而天龍架林區與山門縣的情況也不錯,新峽縣則處於中等。
九個縣市區裏邊,看得過去的也大略占到了壹半,當然這種看得過去也真的只能說是對昌西州這個特定地區來說是看得過去,如果放在其他地市,陸為民就真的要給這些區縣的書記縣長打壹個大叉了,而那些表現不佳的縣份,陸為民覺得自己可能需要抽時間和雷誌虎/譚偉峰好好談壹談。
像固城和蒙山,條件本身不算太差,起碼是在昌西州算不錯的了,為什麽反而不及馬騰和山門這些條件更差的縣份?
至於說茂源和羅崮的情況就更是難以讓人接受,也許它們的條件的確不好,但是陸為民相信只要解決了班子的作風和戰鬥力問題,這兩個縣的情況是肯定可以得到壹定程度的改觀的。
誠如馮西輝所說,妳起碼得有壹個先定決心要在這個縣裏紮根好好幹上幾年不挪窩的精神才談得上改變面貌,那種壹去就打著兩三年能獲得升遷走人心思的角色,是絕對不可能在這裏幹出壹番實績的。
比較典型的就是昌西和馬騰,昌西固然有條件較好的緣故在其中,但是譚偉峰在昌西擔任市委書記期間,對昌西大刀闊斧的作風改革的確也還是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樣馮西輝在馬騰的紮根幾年,也壹樣見到了效果,連李幼君都承認,因為自己在固城呆的時間太短,並沒有真正對固城的改變起到多大作用。
昌西州這壹趟,讓陸為民第壹次意識到了整個昌江省發展的不平衡,當然昌州宋州這些城市化進程日新月異,老百姓的收入已經可以和沿海發達地區居民比肩時,仍然還有相當多的昌江老百姓還處於貧困線之下,這樣的反差不能不讓人深思。
共同富裕不能只停留於壹句話上,也不能簡單的以物競天存來解答,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應該付諸於行動,各級黨委政府都應當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