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第壹次偶然相逢
官道無疆 by 瑞根
2018-8-31 20:47
“梁書記,黃鄉長。”陸為民剛來得及招呼二人,梁彥斌已經滿頭大汗的打斷了陸為民的話頭,“為民,情況怎麽樣?團員們還在吧?還沒有教授完吧?縣委秦書記和曹縣長要陪地委孫書記來實地看壹看!”
“什麽團員們還在?”陸為民莫名其妙。
“嗨,不是說村裏又組織了壹些年輕人來學這門木耳栽培技術麽?那不是咱們的團員還能是啥?”梁彥斌給陸為民使了壹個眼色,倒也不避諱黃大模,黃大模只是嘿嘿笑。
“梁書記,完倒是沒完,農技員還在講呢,可來的人不都是團員,也有壹些年齡比較大的來聽壹聽看壹看,我覺得倒不壹定非要局限於團員或者年輕人,咱們就是利用團員示範點來帶動當地老百姓學會壹門致富技術,算是咱們團委開展的這項工作的壹個帶動效應吧,這也是好事啊。”
陸為民笑了起來,這個梁彥斌倒是有些急智和孽膽大,居然就敢這麽大模大樣的把孫震帶到這裏來看了,看來也是在領導面前拍了胸脯,沒了臺階下了,只有硬著頭皮往下走了。
“好好好,只要還在就行。”梁彥斌抹了壹把大汗,悄悄瞥了壹眼正在往這邊走過來的孫震壹行人,“為民,我也是被逼得沒辦法啊,誰知道這孫書記風格這麽逗硬?問我們今年團委開展工作情況,我就在向上隨便壹說這團員帶頭致富示範活動,他馬上就說要來看實地看,弄得秦書記和曹縣長緊張得不得了,深怕我是虛吹,我這也是趕鴨子上架,沒法啊,幸好我記得妳說今天要過來,也就只有硬著頭皮過來,若是今天妳們提前結束了,那我還真不知道回去之後怎麽像秦書記和曹縣長交待。”
“梁書記,不至於吧,咱們這工作是開展了,可不壹定領導來的時候就正好能看見,如果說每壹次領導來都剛好就能看見這學習教授,那就真的是有問題演假戲了,聰明壹點的領導那還不得壹看就穿。”陸為民搖搖頭,笑著對黃大模道:“不過黃鄉長,今兒個咱們這壹出可是實打實的,沒誰演戲,妳說是不是?”
“那不是咋的?在鄉上,徐書記把我拉到壹邊,專門向我問妳是不是真的在馬頭村田裏邊,是不是今天要現場教授交流,我哪知道啊,不過我知道妳是去了馬頭村,估摸著妳也在田裏,所以也就壯起膽子來了,這不正好?正好讓領導看看咱們縣裏幹部的作風。”
陸為民這壹段時間裏很來了幾趟霍山,和鄉裏也很熟絡,尤其是陸為民每次來都是坐公共汽車到鄉上,然後拉著鄉裏團委書記直接走路下村,半點沒有縣裏下來幹部的架子,而且中午飯都是隨便在食堂裏或者村上對付壹頓,鄉裏幹部們都看在眼裏,對陸為民的印象自然就不壹樣了。
黃大模是霍山老鄉長了,書記換了兩茬兒,他這個鄉長卻壹直沒換,從四十來歲幹到五十歲,對地區和縣裏幹部見得也多了,加上年齡擺在這個位置,所以也就不怎麽在乎,說話也就大大咧咧。
“梁書記,這孫書記還真下來了?”看著孫震和秦海基壹幹人走近,陸為民自動站在壹旁,挨著梁彥斌,“走這麽遠也要來看壹看,看樣子這孫書記是不相信咱們縣裏啊。”
“嘿嘿,妳別說,都說孫書記就是這作風,在雙峰那邊也是這樣,把話說滿了,孫書記說去看就壹定要去看,結果就漏了黃,縣委書記和縣長都是作了檢討。”梁彥斌聽得現場講解的農技人員和聽課的人都還在,心裏就踏實了許多,語氣也變得輕松起來,“上午在看開發區時也沒說要來看團委發起的這個活動示範點,只說去看獼猴桃種植基地,沒想到這獼猴桃種植基地壹看完,孫書記突然就說要看示範點,我腦袋都差壹點短路了。”
正說間,壹幹人已經走到了地頭,正在講解的農技人員和聽課的老百姓壹看也知道有領導來視察來了,都自覺的圍成了壹個半弧形,等待領導的視察講話。
孫震略略皺了皺眉,他註意到在田裏現場聽農技人員介紹教授知識的人並不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只有壹部分,不少也都是四五十歲的農民,這團委搞的示範點應該是以青年團員為主體,這現場壹看,怎麽看都像是壹個普通的技術培訓點。
“老秦,老徐,這就是妳們縣團委的致富示範點?大家都是來學木耳栽培的?團員占到多大比例?除了這個點之外,帶動起來發展的戶數有多少戶?”孫震親自走到田間查看了葡萄藤架下的菌種情況,壹邊順口問道。
秦海基楞怔了壹下,說實話他還真有些適應不了這位孫書記的作風,親自下田坎,還要親自手把手的拉開看,每壹個細節問得清清楚楚,如果說在獼猴桃生態基地那邊自己是早有準備還能勉強應付得過來,這邊卻的確不了解了,他立即把目光投向了站在旁邊的梁彥斌。
暗叫不妙的梁彥斌只覺得自己背上的汗水立即滲了出來。
這個示範活動自打黎陽地區團委布置下來之後他就沒怎麽過問過,每年這種活動不少,都是按部就班布置下去,誰也沒有真正去督促落實,也是這陸為民才來團委才會有這麽大興趣搞這個活動,沒想到今天自己隨口壹提,這孫書記就這麽感興趣。
這會兒梁彥斌是真恨自己怎麽會如此多嘴饒舌,弄成現在這般光景,看也就看看吧,還要文的這樣細,這不是故意要人出醜麽?
可這話誰敢說出口,看見秦書記那目光過來,梁彥斌知道今兒個自己得好好琢磨壹下怎麽來秦書記那裏把這印象給扭轉來了,只不過這會兒卻還得把這壹關給過了,他求救似的側首望了壹眼站在壹旁的陸為民,但願陸為民能答出壹個子醜寅卯來。
“孫書記,這個示範點是我們團縣委搞的,在東崮區我們搞了兩個點,壹個就是這裏,還有壹個在東陂鄉,這個點規模相對較大,投資在三萬塊左右,主要是利用省農科所推廣的壹門新的應用技術——葡萄種植和木耳栽培結合應用,這門技術也是才開始在運用於實際,目前我們南潭只有兩戶,今天妳看到的這十來戶都是才開始來學習的,團員戶數大概占到壹半左右。”
“哦?”孫震的目光落在了這個面容沈靜的年輕人面前,方才他就註意到了這個壹直陪著走在壹旁的年輕人,看樣子此人應該是南潭縣團委負責這個示範活動的具體經辦人,心裏也約莫有了壹些估計,應該就是安德健所提到的那個陸為民才對,只不過對方壹直走在壹行人邊緣,而且有意識的落在後端,所以他也沒有直接詢問對方,“才帶動十來戶?只有壹半是團員戶?”
陸為民本想解釋壹下就重新把主位讓給梁彥斌,但是這個活動壹直是他在負責,而梁彥斌除了知曉這個活動外,對於內裏情況壹無所知,看到梁彥斌負責的表情和旁邊徐曉春鼓勵的目光,陸為民索性就敞開來說了。
“孫書記,就這十來戶也是我們想方設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說動的,咱們南潭農村裏之前並沒有種植木耳這種東西的歷史和經驗,就是這葡萄種植也是這兩三年才開始發展起來,老百姓心裏都還是有些擔心怕投入打了水漂。利用這葡萄架下種木耳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同時葡萄棚架下溫度、濕度和通風條件更接近於野生木耳生長環境,優於普通溫棚和室內出耳環境,這也是省農科所重點推廣的農村致富項目,我們團縣委也是在縣委縣府的大力支持下才從省農科院那裏爭取到這個試點。”
既然放開了陸為民也就沒有什麽顧忌了,壹條壹塊娓娓道來,“雖然有農科所支持,但是畢竟這是壹個新生事物,也需要壹定資金投入,現在農村裏對新生事物接受很慢,絕大部分老百姓都希望看到別人實踐成功之後自己再來慢慢效仿,這樣可以減輕風險,但是也很有可能就喪失了市場良機,所以我們團縣委就專門挑選了壹批頭腦靈,接受外界事物快,有冒險嘗試精神的青年團員來做試點,當然我們也不排斥團員之外的其他農戶來嘗試,這本來就是壹個為廣大農村農戶推廣的壹個致富方法。”
“這壹位率先嘗試的是我們霍山鄉馬頭村團支部書記丁克峰,他們家本來就種植葡萄,這樣在葡萄棚架下嘗試木耳種植,條件最成熟,我們也希望馬頭村其他壹些葡萄種植戶來嘗試,經過我們……”
陸為民很自然的接過了話語權,引導著壹行人向葡萄園裏走去。
秦海基臉色陰沈,狠狠的瞪了壹眼表情有些難看的梁彥斌,跟隨著孫震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