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法如爐
朝為田舍郎 by 賊眉鼠眼
2021-7-5 21:17
提起安祿山,高力士的眼皮猛地跳了幾下。
最近壹年來,李隆基對安祿山愈發猜疑,尤其是去年派中官輔趚琳秘密赴範陽三鎮察訪,輔趚琳奏報說三鎮兵馬正常,糧草和兵器戰馬儲備亦無異象,還含蓄地幫安祿山說了不少好話,總之,輔趚琳的調查結果就是,安祿山完全沒有謀反的跡象。
李隆基這次的猜疑終於用對了地方,他不僅對安祿山猜疑,也對輔趚琳猜疑。
輔趚琳回到長安後,李隆基秘密吩咐高力士將其拿入刑獄,嚴刑拷打之後,輔趚琳終於承認是安祿山向他行了巨賄,這才在奏報裏說安祿山的好話。
輔趚琳的下場自不多言,被高力士下令杖斃於獄中,幾乎快打成了壹堆碎肉。
李隆基拿到了輔趚琳供狀後,既憤怒又不安。
從邏輯上來說,輔趚琳既然收了賄賂而為安祿山說好話,那麽所謂的“毫無謀反跡象”便是壹句謊言,謊言的反面便是實話,他說安祿山沒有謀反跡象,豈不是越發說明安祿山欲反?
懷著這樣的心思,李隆基愈發驚疑不定,安祿山權柄過重,已是龐然大物,李隆基不敢輕言削權,怕刺激了安祿山,又不想給自己的江山埋下這麽壹顆不定時的炸彈。
左右搖擺,無可奈何。
這大概就是李隆基如今的心情,所以這壹年李隆基其實過得很不如意,安祿山已成了他的心頭刺,以往自己對安祿山的寵信,如今都幻化成了壹個個悔恨的耳光,壹記又壹記抽著自己的臉。
今日此刻楊國忠又說起安祿山,高力士不由暗暗懸起了心。
“楊相啊,奴婢建議您最好莫與陛下說起此事……”高力士語重心長地道。
楊國忠壹楞:“為何?”
高力士嘆道:“陛下為安祿山之事煩心多日,好不容易出宮巡幸,來華清宮剛得了幾日閑暇,不如便讓陛下多放松些時日吧,奴婢見陛下今年的變化,比往年蒼老了許多,性情也愈發……哎,總之,楊相多擔待,安祿山的奏疏暫時先壓下,過些時日待陛下心情好些了再稟奏吧。”
楊國忠似有所悟,眼中頓時露出興奮之色:“陛下亦憂心安祿山欲反?”
高力士吃了壹驚,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這家夥,已經是右相了,說話為何如此沒遮攔?無憑無據的話也敢在宮裏亂說,要不是仗著妳是大舅哥,就憑妳這張嘴,早已死得透透的了。
壓低了聲音,高力士壹臉惶恐地拱手:“楊相,楊相啊!萬萬不可胡說,若被人聽到便是壹樁禍事,沒來由的話您還是少說幾句吧。”
楊國忠卻不在乎地道:“遲早要掀蓋子的事,瞞也瞞不住,高將軍,老實說本相也懷疑安祿山有不臣之心,壹直忍著沒跟陛下說,昨日接到他的奏疏後,愈發肯定安祿山意圖不軌,高將軍試想,三鎮兵馬並無擴軍,為何今年向朝廷要的糧草和兵器比往年多了三倍?分明是要囤積糧草兵器啊,好好的節度使為何要囤積這些東西?其用意還用明說麽?”
高力士急忙道:“那就不必明說,楊相慎言,不要再說了,陛下心情欠佳,最近聽不得壞消息,還請楊相斟酌壹二。”
楊國忠眼中仍閃爍著興奮之色。
安祿山是他的死敵,如今天子猜疑安祿山,對他來說是好消息,他要做的便是落井下石。
安祿山反不反並不重要,就算反了,他還能打進長安城不成?
但是安祿山得不得寵很重要,他若不得寵了,楊國忠心裏才平衡。
沒錯,這就是楊國忠,壹個目光短淺的蠢貨。
“高將軍放心,安祿山的奏疏我壹定壓下去,也不必請奏陛下了,我直接封駁了吧,敢向朝廷提如此過分的要求,其心可誅。”
楊國忠喜笑顏開道:“陛下心情不好,我便不惹陛下難受了,回去我便召集三省朝臣議事,陛下不是憂心安祿山權柄過重麽?回頭我與朝臣商議削安祿山兵權之事,先將河東節度使之兵權收回,另遣朝臣接任……”
高力士急了:“楊相不可輕舉妄動,若被安祿山收到了風聲……”
“無妨,先議壹議,待商議有了結果再向陛下稟奏,若能議出壹個穩妥的法子,可解陛下多日之憂,此為臣之本分也。”
說完楊國忠興沖沖地掉頭便走。
高力士站在廊下,無奈地跺了跺腳,隨即轉身走向海棠湯門口,聽見裏面仍傳來李隆基和楊貴妃的嬉笑聲,高力士苦澀地搖搖頭。
說不清來由,高力士總覺得心頭沈甸甸壓了壹塊巨石。
盛極必衰,大唐盛世走到如今,總有壹種危機四伏的感覺,可是……若說大唐盛世竟會終結於壹個胡人之手,實在令人不敢置信。
安祿山……會反嗎?
高力士心中縈繞著和李隆基同樣的疑問。
……
龜茲城外校場。
壹萬名團結兵松松垮垮地站在校場上,隊列淩亂,人員混雜不壹,將領們站在隊伍前許久,團結兵仍然嘻嘻哈哈,對將領們鐵青的臉色視而不見。
鼓聲隆隆擂響,顧青壹身披掛走向校場東側的高臺,眾將紛紛抱拳行禮。
今日的顧青穿的壹身嶄新的玄黑色鎧甲,鎧甲很合身,似乎是量身定做的,胸前的護心鏡更是鑌鐵打造,刀箭難破。
站在高臺上,顧青沒理會臺下松松垮垮的團結兵,仍在垂頭打量自己的鎧甲。
“這身鎧甲真是萬春公主在宮裏撿到的?”顧青疑惑地問道,順手愛惜地擦了擦胸前的護心鏡。
旁邊的韓介道:“送鎧甲的信使是這麽說的。”
顧青猶疑道:“咱們大唐的盛世居然已盛到如此地步了,宮裏居然隨地能撿到鎧甲?”
韓介嘆了口氣,道:“侯爺您可以這麽認為。”
顧青也嘆氣:“這就很不公平了,我在龜茲城閑逛這麽久,為何從未撿到過錢?難道因為我不如萬春公主白?”
“這跟白不白有何關系?”
“毫無關系,但總要說出她的某個優點,才能解釋為何她的運氣這麽好,居然能撿到鎧甲……”
韓介沈默半晌,忍不住問道:“侯爺為何知道萬春公主很白?”
“這個問題超綱了,閉嘴。”顧青擡頭望向校場,見校場上壹萬名團結兵黑壓壓地壹片,然而軍容軍貌卻壹塌糊塗,顧青不由皺了皺眉,揚聲道:“劉宏伯何在?”
同樣穿著鎧甲的劉宏伯站了出來,抱拳道:“末將在。”
顧青指了指臺下的團結兵,道:“讓妳招募團結兵,妳就招來了這些貨色?莫說軍容了,看看他們站沒站相,連人都不像,妳是怎麽招的兵?”
劉宏伯苦著臉道:“侯爺,真不能怪末將,侯爺要求末將盡快募齊壹萬人,末將拼了命將附近鄉縣的青壯搜羅了幾遍,甚至連回紇部和鐵勒部的牧民都招了壹些進來,這才湊夠了壹萬人,其他的末將實在無法顧及了。”
顧青嘆了口氣,道:“罷了,不怪妳,是我的軍令太急了些。既然不像個樣子,那就日夜操練吧,壹年半載的,應該能練出個模樣來。”
劉宏伯苦笑道:“恐怕不容易練了,這些家夥毫無軍紀,膽子又大,待在大營裏與我安西軍將士私下沖突過幾次了,沒人管得住他們。”
顧青點頭,他知道這壹萬人其實嚴格說來算是民兵,甚至連民兵都不如,按說不應該招募這壹萬團結兵的,權衡下來弊大於利,不僅浪費糧食,而且管理的難度更大。
可是眼看安西軍就要有強敵了,顧青只能不擇手段地強大自己的實力,無論怎樣的兵種,只要能為自己所用,他都得收下來。
於是顧青的神情漸漸變得冷漠起來。
“軍紀渙散那就練,從今日開始,團結兵白天操練,夜晚背軍法,完不成者受罰,妳們制定懲罰的具體條款,越嚴厲越好。”
劉宏伯道:“侯爺,這些團結兵裏許多桀驁不馴之輩,怕是連軍法都難以管束,尤其是那些牧民,逼急了他敢跟將領拼命,如之奈何。”
顧青冷笑:“進了我的大營,還輪得到他囂張?挑幾個最囂張的人選,當眾斬了,首級掛在旗桿上示眾,算是殺壹儆百,不信他們真不怕死。”
劉宏伯壹呆,侯爺好大的殺氣,練兵都如此暴戾。
還有壹個問題劉宏伯壹直想不通,侯爺為何急著招募團結兵,而且壹招便是壹萬人,按說安西軍如今四萬多兵馬,抵禦吐蕃已然足夠,這壹萬團結兵如同雞肋壹般,要之無用。
“劉將軍,三個月內,我要看到這些團結兵有著和安西軍將士壹樣的精氣神,至於戰力方面可以慢慢練,軍容軍紀卻絕不能遜色於安西軍將士,能不能做到?”
劉宏伯遲疑了壹下,抱拳咬牙道:“能做到。”
顧青點點頭:“妳若做不到,莫怪軍法無情。”
“是!末將壹定做到!”劉宏伯壹臉豁出去的表情,眼神裏更添了幾分殺氣。
顧青轉身就走,接下來他還要去看看那位來自大食國的鐵匠胡安,他要的那種鐵管也非常重要,關系著在即將來臨的亂世裏他能占得幾分話語權。
見顧青離開,劉宏伯手中的刀已換上了壹根烏梢長鞭,見校場上的團結兵們仍在嘻嘻哈哈不成樣子,劉宏伯怒從心頭起,壹記長鞭狠狠甩向離他最近的團結兵。
啪的壹聲脆響,長鞭在團結兵臉上留下壹道紅紅的鞭痕。
“馬上給我列隊操練!告訴妳們這些混賬,剛剛侯爺給本將軍授權了,這個月我要殺十個人,以正安西軍軍紀,十個人,誰不想活的,可以試試挑戰軍紀!”
說完劉宏伯桀桀怪笑起來,笑容非常變態,令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