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火中物

都市生活

遙遠的天邊,朝陽懶懶散散的升起,剛剛冒出半個腦門。
酡紅的朝霞橫跨天空。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55章 我的外掛又更新了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by 火中物

2021-3-30 22:10

  大約半個小時後,陳鋒與福萊德斯在距離戰場三十七億公裏外的太空中接上了頭,隨後短暫出現在三維原宇宙中的晨風二號重新消失,再不見蹤跡。
  這壹幕落在天峰917號的大型復合掃描儀量子建模中。
  手拿迷族心腦核心的老艦長心緒略有些失落。
  在短短不足十五分鐘的戰鬥旁觀中,老艦長成了這名神秘戰士的狂熱粉絲。
  如果有機會,他真想在臨死前與對方見上壹面,哪怕只是遠遠的看著他隨便發表壹段關於復眼者並非無懈可擊的鼓舞人心的演講也好。
  奈何情深緣淺,終不得見。
  他悄無聲息的走了,只留下些這圓球。
  老艦長沒有怪罪陳鋒的意思。
  領袖自然有領袖的意誌,這名戰士既然擁有如此實力,那必然代表著人類最頂尖的那壹小撮人。
  這些人肩負著最重大的責任,所以無論他們做出如何決策,必然都是站在自己看不到的高度,做出些普通人不能理解,但卻必有深意的考慮。
  老艦長猛然回頭,甩了甩滿頭銀發,揚起手中的迷族核心,說道:“根據最新情報,最近的棱形戰艦與我們的距離是五十到六十光年。我們把情況往最壞的方向考慮,棱形戰艦可能會采用連續短程折躍的高速推進模式,那麽敵艦將會每秒前進0.005光年,最快可能會在壹萬秒後抵達,也就是2.78小時。”
  “根據主腦繁星的運算,如果我們要修復天峰917號,並使其重新具備超曲飛行能力,需要六個小時,但那樣依然改變不了我們被棱艦追上的結局。我們最好的分析實驗室在天峰917號上,如果離開艦船,我們未必能分析出這些東西的價值。所以,我決定不逃,抓緊最後的時間,全力以赴的分析它。妳們覺得呢?”
  老艦長說完,其他人也陸續表態,眾人各自散開,穿越艦船中部破損得亂七八糟的斷口,往917號後方行去。
  917號的絕大部分數據分析能力都建立在艦船後方眾多實驗室中。
  此時斷為兩截的天峰917號外殼已經被勉強重組,並重新恢復密閉氣壓。
  只是,復雜龐大的能量輸送管道和受損的動力系統、導航系統零部件這些涉及到超曲飛行能力的關鍵組件沒辦法快速修復。
  老艦長不是專業科研人員,他留下來的主要作用是穩定軍心和快速完成人力資源分配。
  倒是沒想到,隨著他命令下達,那些之前本來駕駛中小型逃生艦離開的技術人員陸續整艦返回,亦或是單獨駕駛微型戰機返回天峰917號。
  眾人的說法大體都是壹樣,既然只有不到三個小時的攻關時間,那肯定人越多越好。
  在宇宙時代,時間有時候過得很快,晃眼便是百年;有時候時間又過得很慢,短短三個小時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在接應陳鋒的這段時間,福萊德斯先通過格拉斯星的次級量子網絡把迷族心腦金屬的相關知識傳了過去,包括金屬箔、折躍引擎的系統設計以及Z菌仿生管道的設計需求和Z菌的基因數學編碼。
  另外小福還提供了日冕手炮的詳細設計方案,陳鋒專用統壹力切割戰刃的全套相關方案。
  要用摩爾斯碼承載如此大量的信息,那當然是壹串超長的編碼。
  但沒有關系,不管這碼再長,薇星這邊都能完成快速編譯,並整體打包出去,那邊格拉斯人的量子網絡中出現的,也是個完整的數據包,以主腦繁星的運算能力,要破解也就是壹瞬間的事。
  福萊德斯傳出的這些信息當然有暴露的風險。
  這壹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但這已經無關痛癢了。
  反正雙方的差距已經大到無法彌補,同壹段信息對人類的幫助很大,但對復眼者卻可能只是雞肋。
  並且地球人和復眼者的科技路線並不相同,復眼者要吸人類的東西,未必易如反掌。
  復眼文明吸收星門科技用了整整九十八年。
  九十八年相較於復眼者自己的漫長歷史或許只是彈指壹瞬,但對人類而言,九十八年代表的意義重大得多。
  人類在這九十八年裏創造的東西,以及取得進步,與戰局走向並非絕對正相關。
  假定此時復眼文明依仗著棱艦對外展現出的科技水平指數是10000點,在戰爭開啟時人類的科技水平指數是1000點。
  經過98年的演變,復眼文明吸收了部分人類科技,綜合科技水平達到了11000點。
  但人類在不斷從戰敗的過程中吸收經驗教訓,探索不同的規律組合,雖然距離攻破棱艦或許還有無限遙遠的距離,還在等壹個科學領域的“基因突變”,但其實現在人類的科技指數至少也有3000點到4000點之間。
  即便所有攻擊手段都被棱艦護盾+材質組成的嘆息之墻輕易擋住,但每壹次爆炸後釋放出的能量波動不壹樣,棱艦聚能護盾的反饋不壹樣,攻擊手段打到敵艦外殼上濺射出的粒子流和高能輻射也不壹樣。
  這些都是重要信息。
  人類的武器革新從未停止過,壹直在尋找“更好的爆炸”,也壹直在前進。
  毫無疑問,聚合了福萊德斯百年智慧的日冕手炮,便也是這“更好的爆炸”之壹。
  日冕手炮比星門個頭要小很多,但科技含量還真說不上誰高誰低。
  小福拿出去的這些東西,本就完全建立在人類現有科技體系之上,人類要完全吸收或許只需要幾個月,甚至可能只要幾天。
  如果復眼者也想抄,以復眼者之前展現出的吸收能力,肯定也能學會,但時間卻不太可能比人類更快。
  至於折躍引擎,復眼文明早就將其用到刀鋒螂的身上,並已持續百萬年,復眼文明不太可能瞬間全盤吸收,並將刀鋒螂改進成如同折躍戰甲壹模壹樣的體型和性能,那也需要時間。
  或者說即便真被瞬間學會了,那又如何?
  反正事已至此,倘若復眼者真轉型制造與人類同樣原理的裝備,那不是更容易對付了嗎?
  起碼能看得懂了,不是嗎?
  已經沒有比對付棱形戰艦更絕望的局面了。
  另外,小福對迷族心腦金屬箔的闡述,成功描述了棱艦材質,讓其他人類明確知道了棱艦外殼究竟是個什麽玩意兒。
  打破神秘感,正是人類挑戰未知前進道路上的重要壹步。
  “復眼戰艦的外殼材質就建立在我們面前這小球的基礎上,所以,我們的任務很簡單,吸收特戰先鋒傳授給我們的知識,盡可能利用我們的最新大型設備分析透徹這金屬球的本質!”
  實驗室裏,得到新任務的老艦長慷慨激昂地說道。
  卻說晨風二號的實驗室裏,陳鋒正躺在全身治療儀裏。
  拼命的時候,他完全感覺不到自己身上的暗傷,周身腎上腺激素拉滿,既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累,恨不得再打十個。
  可壹旦這口氣松懈下來,他就知道厲害了。
  這會兒他腦子仿佛要炸開。
  天知道在之前的戰鬥中,他的大腦每秒要從外部吸收多少信息,並向折躍甲和自己的身體下達了多少指令,反正小福簡單的提取了壹下折躍甲中控智腦裏的指令檔案備份,只嘶嘶驚嘆著道,“如果哥妳在學習上也有這反應能力和敏銳思維,那我肯定得跪下來叫妳學神。”
  陳鋒擺手,自我開導道:“壹個人哪能把宇宙裏所有好處都占盡了,宇宙給我打開壹扇窗,肯定順手給我關上門,還得用門板夾壹下我的腦門。嘶……”
  隨著他擺手的動作,身上的肌肉又痛得倒吸涼氣。
  小福見狀也不再和他多話,轉到另壹邊開始操作大型機械拆解刀鋒螂的殘骸。
  同時,全自動檢測設備也在按照之前分析迷族核心的標準流程開始測試,分析刀鋒螂折躍核心的材質與原理。
  至於陳鋒收集到的能生長出空間凍結長須的毛囊胚,則是被放進了培養皿中。
  小福的路子也挺妖。
  他壹共準備了上千種培養基,從地球上常見的蛋白培養基,再到獵戶臂內的其他外星生物有機分泌物,最後到刀鋒螂殘骸不同的拆解部分。
  大約壹個多小時後,天峰917號與福萊德斯各自分別拿出不同成果。
  天峰917號上的學者們結合福萊德斯之前的結論,深度分析了迷族核心與刀鋒螂折躍引擎核心,雖然依舊沒有搞懂其本質,也來不及組建出足以支撐量子折躍亞空間能量的仿生材料管道,但卻能分析出兩種球體向外釋放能量的細微差別。
  就這壹段小小的信息,便夠剩余的人類在短時間內開發出上萬種不同的爆破手段,總有機會統統拿去試試效果。
  福萊德斯這邊的進展卻在從刀鋒螂屍骸有機質培養基裏重新生長出來的長須上。
  人類之前多多少少已經擊落過不少刀鋒螂,但得到長須毛囊尚屬首次,福萊德斯根據分析這可控長須初生體邊緣的空間變化,得出結論。
  他認為空間凍結的本質依然是對統壹力的運用,只不過運用方向從切割變成了封凍,作用原理是以壹種人類目前尚且無法理解的方式,將統壹力充斥滿整個空間,把永遠在顫動的物質與能量徹底封鎖,形成壹種類似於絕對零度的凍結態。
  福萊德斯總結道:“到目前為止,我們接觸過三種統壹力。撕裂空間的切割力、維持迷族金屬核心穩定的聚合力,以及用以凍結空間的凍結力。但這是壹個悖論,統壹力的認知基礎,就是那是壹種可以保羅萬象,以壹條數學公式將宇宙中的壹切力總結歸納出來。所以我認為,這三種統壹力,其實本質還是壹種,只是在對外界做功時呈現出不同的傾向。只要我找到了其本質規則,並找到如何讓統壹力定向分裂出不同特性的方法,我們對統壹力的了解就超越了復眼者。”
  聽不懂小福在說啥的陳鋒默默點頭,“嗯。說得好!”
  “但在此之前,我有些新想法。”
  陳鋒:“什麽?”
  小福:“我剛剛看完了刀鋒螂的生理基因信息分析,大約有點明白ZS菌到底是什麽,以及怎麽利用ZS菌了。”
  陳鋒:“嗯?”
  在這壹瞬間,陳鋒突然意識到,這次自己撿到的最大的外掛可能是小福。
  雖然這個掛大概率是壹次性的,但真的很好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