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我就喜歡妳們沒見過世面的模樣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by 火中物
2021-3-30 22:10
五十八萬字,還得改配圖,陳鋒突然想上吊。
比起幹這活,他寧肯被入侵者捆起來用涉粒子炸彈來個全身按摩。
學渣的本質並不在智商,在於內心是否有壹顆堅定不移的學渣之心。
當妳面對困境,學渣之心可以教會妳如何窮盡智慧找到放棄的理由。
陳鋒對此經驗豐富。
翻譯它幹嘛?
我可以趁機推廣中文啊。
以此為借口,陳鋒迅速放棄了親自翻譯的餿主意。
直接發中文!
妳們不是能耐嗎?
瞧不起咱嗎?
妳有能耐就別學,別看。
幾個月前鐘蕾用《浴火》掀起過壹次英語母語人士學中文的熱潮,但範圍大多集中在狂熱音樂愛好者和專業音樂人的範疇。
這次陳鋒決定來點狠的。
消除文化差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逼迫別人學習博大精深的中文。
如果不學中文,又呆在中國的外國人,甭管他表面顯得再友善,很可能等他結束工作壹回國,反手就能寫出壹本《論中國妞的壹百零八種勾搭技巧》。
這種人的善意是演技還是真誠,需要掂量掂量。
但壹名英語母語者經歷千難萬險掌握了中文,並懷著刺探敵情的心境來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泱泱華夏之後,很容易淪陷在各種美食,各種諸如手機支付和網購的便利,各種五千年沈澱的文化氛圍中,變成個假洋鬼子。
這是語言的力量。
漢語和拉丁語系作為截然不同的語言,其差異並不簡單的只存在於發音和文字記載上。
掌握不同的語言,便等若掌握不同的思維方式。
語言對人性的影響與滲透,某種層面上比《世外之歌》更隱蔽,更堅固,更底層。
用不同的語言在腦子裏想事情,組建邏輯,呈現出來的性格特征截然不同。
不管其學習中文的動機是什麽,只要他壹旦開始學了,便註定已悄然在語言的滲透影響之下。
敵意自然會慢慢消除,進而變得互相認可,這是大概率發生的事件。
當然肯定會有頑固的敵對派,但這不是陳鋒這位自封的文明領航員需要考慮的問題。
他只嘗試牽引大方向,剩下的交給時間和文明本身。
陳鋒反手把東西通過星峰娛樂的官方網站與自己的個人微博發了出去,上床睡覺。
他打算明早起床看看動靜,實在不行的話再說。
當天夜裏十二點,又壹枚重磅炸彈悄無聲息的落入互聯網絡。
這是本大部頭學術專著。
《狂人猜想集2.0版》——陳鋒。
翌日清晨。
難得舒舒服服的睡了個懶覺,陳鋒精神抖擻的從床榻上跳下。
昨晚為了避免被某些搞不清狀況的國內時差黨敲電話過來,他屏蔽了所有陌生號碼來電,沒人給他匯報,所以他自己也不知道情況怎麽樣了。
但他並未急不可耐的摸出手機掃蕩社交網絡。
如果不出所料,《狂人猜想集2.0版》此時正處在國內發酵的階段,應該已經有些熱度,但不會太過驚悚,畢竟這才半天過去嘛。
吃過早飯,陳鋒再定下回洛杉磯的機票,這才有心思打開手機,翻墻回國內微博上瞅瞅。
咦?
壹看之下,他倒有些驚訝。
他的心理預期參照了上次1.0版的情況,但這次事情的發展比預想的快了不只壹倍,現在國內社交平臺裏差不多都快裂開了。
稍微思量,陳鋒想透了其中道理。
上次他剛發專著時,面對的第壹批受眾並非學界人士,而是星峰娛樂的歌迷,以及壹些他個人的創作粉。
經過這部分人與學界少量重疊人士中轉,1.0版的影響力才像水流浸透毛巾般緩緩深入學界範圍內,經歷了許多質疑與爭論,最終因為證偽者接連碰壁,才突然厚積薄發的轟然炸開。
這次情況變了。
即使他從未領取過任何學界頭銜,也從未參與過什麽大型的學術討論會,但經過這麽多天的沈澱,《狂人猜想集》的價值依然在持續發酵。
他的江湖地位不壹樣了。
世人看見他的東西的第壹反應,從驚詫與質疑悄無聲息的變成了另些個念頭。
“《狂人猜想集2.0版》?原來之前的是1.0版嗎?這本裏講的是什麽?”
“趕緊學,趕緊看。”
“別問,問就是妳菜。”
“證偽?先把1.0版搞定,再來考慮這本。”
“咦,這本字數更多了,他又有什麽大計劃?”
是的,這次打從壹開始,陳鋒就不需要面對什麽質疑。
同樣的事情,換壹個階段,他做起來難度直線下降。
這就是名氣的好處,權威的價值。
由於中美時差,陳鋒這邊是睡了壹覺,國內那邊則是無數學者在中午時拿到專著的電子版,或就著電腦看,或打印下來提筆壹邊看壹邊劃線做筆記。
現在這邊天亮了,那邊的人們卻忙乎了壹整個下午,才入夜。
賴恩做得更過分,他再次召集了另外十壹名菲爾茲獎得主,對陳鋒在2.0版中關於六大難題的終極解答進行艱難晦澀但目標明確的推進驗算。
賴恩可不管什麽時區不時區的問題。
對數學家而言,只要靈感來了,每天每秒都是巔峰時刻。
頭發?生物鐘?不存在的,哪有在數學的海洋裏沖浪好玩。
賴恩的動機很明確,另外十壹人倒也不是真無聊著白打工。
自從上個月消化了猜想集1.0版中關於六大數學難題中的知識後,這十壹人收益頗豐,手頭各自卡在瓶頸的研究進度突飛猛進壹日千裏。
他們食髓知味,久久不能自拔。
雖然眾人在有生之年幾乎再無可能超過陳鋒的成就,挺讓人喪氣。
但在數學領域內,第壹個驗證偉大的成果同樣是偉大成就。
譬如賴恩,說好要遠離數學領域,全力投入應用物理,結果就跟著陳鋒蹭口湯喝,現在不知不覺間也以未滿三十的年齡成了當今全球數學界內公認的第二人。
哪怕賴恩現在就轉行打籃球,他也能在千年數學史中留下自己響亮的名字,非要排名的話,進個前二十不誇張。
賴恩所做的事情,其實不只是幫陳鋒驗算結果,再讓另外十壹位大牛臨時加入,無心中成為學術項目領頭人而已。
這些被他拉下水的大牛絕大部分都不懂中文,當然以這些人的影響力,要找個專業翻譯不難,不過在等待翻譯到位的過程中,他們知道2.0版裏不只數學領域的內容,順手又將其推給了各自在物理學領域內的好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菲爾茲獎得主的物理學家好友,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這群物理學家拿到專著,依然要面對語言障礙。
繼續等翻譯,並勉強試著用谷歌翻譯掃蕩目錄,又驚喜的發現裏面竟然還有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內容。
於是生物學家與醫學家也被拖下水,就連林頓研究院裏的伊倫博士也沒能幸免於難。
小小的舉動經過壹個又壹個人際交往圈持續發酵,恰如核裂變的鏈式反應,迅速膨脹,直到裂開。
國內的學術界提前幾個小時就被震懵了,陳鋒的微博下面壹水各個大學學院官方帳號留言,又或是壹些平素從不登陸微博的老學究各種私信。
可給這些老先生的孫兒孫女輩為難得夠嗆。
教七老八十的爺爺奶奶輩用微博,挺難的。
陳鋒也接到了無數個通過各種關系敲來的私人通話。
不過他現在早已改了規矩,壹個號碼專門用來與自己人聯系,另壹個號碼勉強對外,寫在名片上。
但目前他是屏蔽了所有陌生號碼,所以通通打不通。
不過這些人找他也不難,給星峰娛樂或者歐禾集團董事長歐國華打,壹樣意思。
但那邊幫陳鋒把這些事情都給暫且擋了。
謝邀,人在美國,下飛機有壹陣子了。
這邊,當翻譯到位後,英語學術圈壹層壹層炸開。
數學領域內,隨著菲獎得主們每往前多走壹步,就公布壹次驗算結果,炸得比較快。
物理和生物領域內,由於涉及到的研究更難落實到紙面上,現在也幾乎不具備實驗論證的條件,倒依然有些似是而非,需要時間消化與沈澱。
但總之,依然是老樣子,他的理論現在既不能證實,又無法被證偽,恰如當年提出廣義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以及提出量子物理基礎概念的普朗克。
比起百年前的前輩需要用壹輩子的時間來推廣自己的學術成果,如今的陳鋒成名其實更快。
時代不壹樣了,信息化的程度也不壹樣了。
只要他想,並且有真東西,壹個重大的成果往往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便能傳遍全世界。
尤其他在2.0版中還特別標註了,不設置知識產權限制,任何雜誌、任何學術平臺都可以無條件轉發,也不限制引申論文的編著,並且不收取任何授權費用。
諸如SCN、新英格蘭醫學、柳葉刀等等頂級刊物的平臺,想也不想先轉了中文論文,同時自行組織人力快速翻譯,爭取早點把英文譯文版的權威地位搶到自己手裏,免得被某些不入流的小雜誌虎口奪食。
這又是陳鋒掀起的另壹種概念的良性學術競爭,在競爭的幫助下,他影響力瞬間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
具體的體現,便是他正老神在在的翹著二郎腿坐波士頓機場的貴賓候機廳裏,摸出手機撐著下巴看電影,外面卻突然鬧鬧哄哄的來了壹大片林頓研究院以及同在波士頓的其他研究院和大學的掌權者與學界巨擘。
其實這些人大部分也不知道自己來這裏幹嘛,反正聽說陳鋒要走,林頓研究院的人蹭的就沖了出來,其他大學與研究院的人尋思既然林頓都動了,我們也動壹動吧。
不然萬壹發生什麽大事,我們都不知道是個什麽,那挺沒面子的。
結果便成了現在這樣,少說來了七八十人。
大部分都是老頭老太,少部分西裝革履的青壯年,但也都是叫得上名號的大學校長或者知名學者。
雖然來的都是大佬,但機場總有機場的規矩。
局促的機場工作人員緊張的漲紅了臉,把這黑壓壓壹大片人給攔在貴賓室門外。
這位碩士學歷的機場工作人員,本就在康頓大學攻讀博士,壹眼就從人群裏看到了自己的校長。
可憐的白胖校長哪有平時在學校的氣度風範,夾在壹群老頭老太裏,雙手緊緊抱著衣服,比她本人還小心翼翼,生怕把身邊的人給撞著。
她再晃眼壹瞧,還真有好多叫得上名字的熟面孔。
什麽情況呀!
科技部長來波士頓了嗎?
那這些大佬也不可能這樣跑來接呀!
來壹個兩個都給足面子了。
更麻煩的是,現在這些人似乎都想湧進貴賓室裏。
放人呢,丟工作。
不放人呢,天知道又會發生什麽。
工作人員用求救的眼神看向身後遠處的主管。
主管見躲不過,吞吞口水,鼓起勇氣走上前來,“那個,各位,請出示妳們的登機牌。”
他當然也認識這些人,但裝不認識是最明智的選擇。
勞爾森等人倒是壹楞,來得太倉促,忘了這茬,畢竟之前也沒想到陳鋒會“躲進”貴賓室。
如果他在候機大廳的話,就能直接圍上去,可他在貴賓室。
沒有登機牌,闖進去就是不合規矩。
但這麽多人又不可能沒事每人懟壹張商務艙的票,事情當場僵住。
七八十人圍在門口,有人開始給機場負責人敲電話,有人則在與擋路的主管與工作人員分說,這是涉及到全球科技界的大事,妳們別擋歷史車輪。
至於說著大事的人,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究竟什麽事,有多大,可林頓的人神態如此緊張,肯定小不了。
反正這麽多人都來了,事兒即便曾經小,現在也大了起來。
還有人在揮舞著手臂,對裏面大約相隔二十幾米的陳鋒呼喊。
其實陳鋒早留意到這群人,但他面前的電影即將大結局。
看了眼電影進度條,嗯,還有十分鐘,剛剛好。
陳鋒調大了音量,繼續有滋有味的看了起來。
他早已預料到《狂人猜想集2.0版》會讓局面改觀,但本以為可能還得要幾天發酵,然後自己在洛杉磯穩坐釣魚臺,等這些直鉤中餌的魚兒們自投羅網。
結果自己在機場都被截了,他倒也蠻意外的。
機場大廳裏人來人往,不少人漸漸留心到這頭。
又有些原本是要進貴賓室的乘客也認出了這群擋路老頭老太的身份。
他們既緊張且激動,又畏畏縮縮的不敢靠近,挖空心思琢磨該如何套近乎,怎樣在這些人心中留下個好印象。
但他們心中卻又不由自主的產生好奇。
這些平時日程安排得壹個比壹個滿,即便是商務合作也要排隊預約的頂級學界人士紮堆跑這裏幹嘛呢?
終於,十分鐘過去,機場管理負責人快頂不住壓力,只能做主放行時,陳鋒緩緩站了起來。
他扭頭往這邊看,裝出副很驚詫的模樣,壹邊走壹邊取下耳機,快步走來。
靠到近前,陳鋒看著勞爾森與伊倫等人,撓了撓頭,“各位,什麽情況?”
壹直偷偷打量這邊的行人們統統傻了眼。
什麽鬼?
這個華人臉孔的年輕人是誰?
十萬個為什麽在人們心中湧起。
只有少數見多識廣的人陸續認出陳鋒。
那個寫歌的,用三角翼在出事的直升飛機上救人的,寫出《狂人猜想集》的中國人。
不否認他的成就,但這群學界巨擘沒理由對他這樣熱情啊。
沒人在乎吃瓜群眾心裏在想什麽,勞爾森正在瘋狂組織語言,試圖以最快的速度化解昨天的“誤會”。
他湊了上來,“陳先生,那個……”
“有話請直說,我這就要回黑色學術泥潭裏去明珠暗投了。如果妳是想邀請我加入妳們,大可不必,高攀不上。”
場面有些尷尬。
但其實這些人卻不知陳鋒這是肺腑之言。
他腦子裏裝著這些東西,但現在他本身卻從未從事過壹天的科研工作,讓他進實驗室穿個白大褂,摸壹臺儀器都可能炸機,讓他帶個項目組,沒有得力助手的話怕也難,讓他給人講課,他甚至能不留神說漏嘴講到三十壹世紀的知識,整個垮掉。
他真高攀不上。
但別人卻不這樣想,只當他是還在氣憤。
很顯然,陳鋒用兩本猜想集,壹手勾畫出了個輪廓清晰,看得見摸得著的科學疆域。
目前這塊疆域的門鑰匙完全屬於他,旁人根本無法覬覦,只能從他的指縫裏露出的油水中吸收點營養。
如果讓他就這樣帶著怨念走了,萬壹他真像自己等人排擠中國那樣,排擠自己。
以後還有勇氣說美國掌握了全球第壹的科研能力嗎?
那邊正有座翻不過去的大山用仇恨的眼神俯視自己呢。
林頓研究院的人開始慌了。
後面的其他人也漸漸聞出些不妙的味道。
看來林頓院和這個才華橫溢的理論科學家有嫌隙,豈不是自己也有機會。
等等,他剛才說高攀不上的“妳們”,好像把我們都囊括在裏面了啊!
陳鋒敏銳的觀察著現場的壹切,嘴角漸漸泛起抹微笑。
頂級科學家與普通人終究有些不太壹樣。
人的精力總有限,專註於某個領域,在別的方面往往會呈現出些欠缺。
譬如情商。
他們的演技就很差,哪怕盡力去掩飾,但失落與擔憂依然浮於面上。
陳鋒覺得差不多是時候了。
他低頭看看表,“我飛機起飛還有壹個小時,到那邊去聊聊吧,這邊人多,老擋住別人的路也不好。”
事情突然出現轉機,勞爾森等人心頭大喜,“好的好的。”
勞爾森使了個眼色,跟來的林頓工作人員立馬跑去旁邊機場咖啡廳,清場了。
眾人開始看似混亂,實則整齊的往咖啡廳方向走去。
“對了,妳們覺得《狂人猜想集2.0版》怎麽樣?我自己把這些東西計算出來之後,倒也希望有誰能幫我證明壹下是對是錯。”
路上,陳鋒這隨口的問題把人都給問到了。
面對2.0版中的超前知識,雖然在場都是業內人士,但目前尚處初步吸收的階段,陳鋒讓他們發表感想,他們發表不出來,統統不明覺厲,無非是明的程度比普通人深很多。
但要完全消化這些東西,他們還需要時間,現在不敢妄言。
倒是有壹位學者及時岔開話題,“陳先生,其實我們很想知道您是怎麽完成計算過程,並得出這些結論的呢。中國國內是否已經悄悄修建大型的秘密實驗室?”
陳鋒淡然壹笑,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又摸出個筆記本與紙。
“現在暫時沒有實驗室,就算修了,也不會是秘密實驗室。我的風格妳們也看到了,壹切公開,沒有任何見不得人的東西。我的所有過程與結論,都來自這個、這個和這個。”
他指了指自己的紙、筆和腦袋。
陳鋒笑瞇瞇的。
嘶~~
出現了,熟悉的倒吸涼氣怪。
在座都是聰明人,不需要他壹個又壹個的解釋。
他們自己就會動腦子去分析《狂人猜想集2.0版》中的運算過程。
仔細壹想,陳鋒在裏面透露出來的理論知識,似乎還真不用實驗室論證,現在也沒有任何高能物理實驗室能做到。
那麽他還真就是單純靠腦子想通其道理,然後壹步又壹步推算完成?
之前中國境內有人將他與愛因斯坦、阿基米德相提並論,波士頓這邊還嗤之以鼻,認為中國人好大喜功恬不知恥。
現在他們隱約明白了,可能還得再加個普朗克。
時隔百年之後,真的要有壹個中國人的名字屹立在科學之巔了嗎?
看著這群人壹副莫名震驚到沒見過世面的模樣,陳鋒笑而不語,都別驚慌,這才剛剛開始。
他放進猜想集2.0中的知識點可都是精挑細選得來。
某種層面上還真就無需實驗數據的支撐,只要腦子想到了,並且邏輯完善,能環環相扣的自圓其說就能指引方向的重大節點。
這些知識點出現在這個時代,既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