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氣

鴻蒙樹

都市生活

頭上還包著紗布就去上班了。壹路上全都是問候的聲音,這搞得王澤榮對於帶傷來上班有些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零九章 希望

官氣 by 鴻蒙樹

2024-6-19 22:32

看著孩子們快樂的表情,王澤榮的心中酸酸的。

這是石橋鎮的壹處新建大社區居民點,由於農民們住得很是分散,經過研究之後,縣裏在選擇在這個地方建成了統壹的住宿區。

農民們搬入這裏之後,省團委的希望小學資金也到位了,為配套建設,在社區內建成了這所希望小學。

由於剛剛進入社區居住,農民們還帶有著很深的山裏氣息,房子是非常的漂亮,人們的穿著上卻顯得很是破爛。

希望小學的建成儀式搞得簡單莊重,農民們都來參加了,最興奮的還是那些能夠進入到小學裏面讀書之人。

孩子們排成了兩排站在那裏看著王澤榮壹行人,身上穿得都不是太好,衣服的破洞甚至把肌膚都露了出來,高高低低的站臺票在那裏,每壹個人的眼睛裏面都透出壹種興奮之情,能夠在那麽寬大的學校裏面讀書,這對於他們來說真是壹種幸福之事。

市團縣書記何永政為了這次的建成儀式,專門趕到了大坊縣。

別看何永政是市團委書記,他在王澤榮面前卻顯得很是小心。現在的市裏幹部都在猜測著王澤榮什麽時候會進入市裏的話題。

“王書記,希望小學建在這裏,周圍的孩子都可以就近上學,據我所知,不少家庭並沒有把孩子送來的打算,這事看來要多做工作才行。”何永政說道。

王澤榮道:“關鍵還是窮字造成的!”

縣團委書記任桂瑩是最興奮的人,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從省裏面爭取到了在大坊縣建多所希望小學的事情,這所小學的建成,表明了她的成績。

王澤榮看向任桂瑩道:“妳們的工作做得很好,有開拓精神。”

雖然僅只是壹句話,但是,這話說得任桂瑩的心裏暖陽陽的,她感到自己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王書記算是認可了團委的工作。

看向王澤榮,任桂瑩說道:“我們的工作還做得不夠。”嘴上這麽說著,心裏面卻樂滋滋的,想到自己的姐姐對自己說的話,她感到壹定要跟緊王澤榮才行。

作為市旅遊局長的姐姐,她知道的事情要多了許多,據姐姐說過,王澤榮的後臺很大,下壹步他很有可能進軍市裏,成為市領導非常有可能,如果現在跟他搞好了關系,相信下壹步的發展會很大。

圍繞著小學校看了壹圈,王澤榮對主管教育的副縣長朱連慶道:“老朱,學校是建好了,妳們準備怎麽管理?”他可不希望擺壹座空的校舍在那裏。

朱連慶道:“教育局已經配備了教師,不過,大多還是民辦教師,大坊縣的師資力量相對較弱,對於這幾所新建的希望小學,我們研究了壹下,要抽調骨幹老師充實到這裏。”

王澤榮聽得出來,由於大坊縣壹直以來都很窮,能夠在這裏留下的老師很少,這事當然不是短期能夠解決的,但是,王澤榮相信,隨著大坊縣經濟的發展,教育壹定會發展上去。

“老朱啊,這次把農民們遷到這裏之後,山裏的壹些學校已沒有存在的必要,教師可以集中在這裏,同時,還應該從師範學校招用壹些老師。”財政上解決了經費的問題之後,再窮也要把教育搞上去。

朱連慶道:“我們也是這樣考慮的。”

“小同學,喜歡這所學校嗎?”看到壹個小男生好奇地看著自己,王澤榮走過去問道。

雖然有些膽怯,這小男孩還是說道:“喜歡,這裏太大了!”

“家裏同意妳來上學嗎?”

“同意的,現在家裏有飯吃了,爺爺就把我送來了,可惜姐姐去年就嫁了人!”小男孩子估計是看到王澤榮和藹的樣子,膽子也逐漸大了壹些。

“哦,姐姐多大了?”王澤榮隨意問道。

“十五歲了。”

十五歲!

王澤榮暗嘆壹聲,應該是山區中那種換親的情況,由於大坊縣太窮,許多女孩子到還未成年就已經嫁人,在大山裏面,婚姻法仿佛沒有太大的效力。

走進社區當中,王澤榮看到這裏的環境搞得很是不錯,對書記張果明道:“不錯,就是要這樣,雖然我們是農民社區,但是,環境要搞得象城市。”

張果明苦笑道:“王書記,說實話,為了這事,我們可沒少操心,大家都是自由慣了的人,住在這裏之後養豬養雞的,搞得到處都亂成壹團,鎮裏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才解決了這事,現在大家的牲畜都不會隨便放出來了。”

看到壹個老頭坐在門口吸著旱煙。

王澤榮走過去坐在了他的旁邊問道:“老大爺,現在家裏過得怎麽樣?”

看了看王澤榮,老頭嘿嘿笑道:“妳是領導吧?”

王澤榮笑道:“算是吧。”

老頭道:“這房子真是比我們原來的石頭房高級了!”

“家裏收成怎麽樣?”

“老大在租出去的地裏打工,每月二百塊錢、老二跑城裏去就沒回來過,不時帶錢回來,他的地租出去了,我的也有十畝地,縣裏每三個月發壹次錢,夠用了。”

王澤榮看到老頭壹付很自得的樣子,心中也是高興,問道:“與妳們在山裏相比,妳感到現在的政策怎麽樣?”

老頭道:“這真要拜王書記的福了,聽說都是縣裏的王書記搞出來的,以前我們吃扶貧款都是僅夠肚子填飽,現在不同了,除了能吃飽之外,油水也多了許多,孩子也能上學了,這是想都沒有想到過的。”

老頭很健談,道聽途說的內容很是聊了壹陣。

張果明說道:“王書記,這裏住的農戶大多都是深山之中的人,把他們遷來這裏居住時真不好做工作,他們在山裏都習慣了,不過,隨著這裏的各項設施的齊備,大家也正在轉變生活方式。”

朱連慶問道:“現在山裏還有沒有人居住?”

張果明道:“還有幾戶是那種打死也不搬的人,沒辦法,他們就喜歡住在那裏,不過,這裏我們同樣給妳們安排了房子,並且也動員他們把孩子也送到學校來上學,相信慢慢的他們也會遷來。”

王澤榮道:“要把工作做細壹些。”

看向張果明,王澤榮問道:“對於這個社區的發展,妳們鎮裏面有什麽發展安排?”

張果明說道:“石橋鎮主要的資源就是石材,這裏的石材資源就更加的豐富,鎮裏準備在石材的發采上做文章,另外,這裏有壹座錳礦,準備由鎮裏牽頭,開采錳礦,還有就是把蕎麥試驗田做好,進壹步的推廣。”

“要大力提高農民的收入,只有農民的收入提高了,妳們的工作才會好做。”

再次走進學校裏面,看著歡快的小孩子們,王澤榮很有壹種成就感,這壹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這些孩子在幾個月前都還在深山裏面生活,現在卻到了這樣的壹種地方,這是壹種希望之光的出現,只有通過學習,他們才能夠真正走上改變命運的道路,認真說起來,是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任桂瑩說道:“這裏的孩子過得太苦!”

王澤榮點頭道:“妳們團組織要在關心貧困孩子上多做工作。”

任桂瑩說道:“這次回去之後,我打算在青年企業家裏進行壹次募捐活動,為孩子們捐壹些學習的用品。”

教育局長單雨江也在壹旁接話道:“王書記,大坊縣教育局也打算在全縣師生中掀起壹股支援山區建校的熱潮。”他也想在王澤榮的面前好好表現壹下,這次聽說王澤榮要參加希望小學掛牌儀式,他立即就趕了過來。

看向單雨江,王澤榮說道:“大坊縣的希望在啊裏,我看就在教育,妳們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壹定要把工作搞上去,只要大坊還有壹口飯吃,優先支持的就是教育。”

聽了王澤榮的話,單雨江感動道:“感謝王書記對教育工作的支持。”

省農學院在石橋鎮的不少蕎麥試驗田,走進試驗田,看到正有兩個農學院的老師在那裏進行著講解,壹些農民認真聽講的場面,王澤榮高興道:“這種技術的幫助對於農民們的致富豐常重要。”

“老師,這裏種植蕎麥會有多少的收成?”王澤榮向那正在講解的老師問道。

看到是王澤榮到來,這兩個老師明顯都認出了王澤榮,其中壹個老師笑道:“王書記來檢查工作了?放心吧,這種非常適合蕎麥的栽種,通過科學的栽種,相信豐收是沒有問題的,妳看看這長勢,今天肯定豐收。”

握住老師的手,王澤榮說道:“太感謝妳們從省裏到來!”

“哈哈,我們兩個認真說起來都是來實習的學生,以後說不壹定還真會投到王書記這裏來找碗飯吃。”

聽到這話,王澤榮哈哈大笑起來道:“只要妳們真的會來,我就壹定把妳們收下。”

石橋鎮屬於各鄉鎮中資源較少的地區,但是,從這次的了解來看,鎮裏的領導也正在千方百計的想著發展之事。處處都透出壹種希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