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重生之鋼鐵大亨(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網遊小說

誰會靜坐在車裏等待參加自己的葬禮? 沈淮坐在車裏,看著窗外透過寺前街古榆樹蔭灑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十六章 宋家子弟

重生之鋼鐵大亨(官場之風流人生) by 更俗

2022-9-17 19:39

  匯報過情況,沈淮就回房間休息。
  說是回房間休息,不過這時候沈淮也沒有辦法閉上眼睛睡覺,在腦海子轉的事情太多了。
  沈淮能看出譚啟平對他的欣賞,心裏只是淡淡壹笑,心想:他要是從別人嘴裏聽到之前的那個沈淮是什麽鳥樣,還會保持好的印象嗎?
  確實,他要留在東華,不僅要留在東華,最好還能調去梅溪鎮。
  唯有這樣,他才能就近守護著小黎,叫她不受別人欺負;不這樣,叫他如何忍心讓小黎獨自去面對“他突然離世”後的艱難時期?
  為了能守在小黎的身邊,沈淮即使在決定破釜沈舟,跳出來攪局時,也沒有想過離開東華。
  當然,陳銘德壹死,他在東華的人脈關系就斷了,成了孤零零地壹個人。
  沈淮心想,自己此時眾叛親離,不可能得到宋家有力的支持,他本身的資歷又淺,還堅持留在東華的話,從此之後多半也只會是壹個坐冷板凳的主。
  但細細想,就算不為了小黎留在東華,拍拍屁股離開東華,又能去哪裏?
  宋家、沈家都不會接受他,短時間裏調回燕京或出國發展都沒有可能;去其他城市也人生地不熟的,除了漂泊、做壹個過客,人生難有什麽作為。
  之前的沈淮在東華也是過客,隨陳銘德到東華半年多時間,沒有經營出什麽人脈來,目中無人的性格,還叫他得罪了不少人。特別是眼下將東華的坐山虎高天河、葛永秋等壹幹人徹底得罪幹凈,說起來留在東華絕不是什麽好的選擇。
  但是,真正的“他”,在這個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九年,熟悉這片土地上的山與水、江與海,熟悉這片土地上的人與事、草與木,他的意識跟靈魂,對這片土地,對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有著太多難以割舍的情感,也知道有哪些人是可以值得信任跟依賴的……
  要有壹絲可能,沈淮寧願還是留在東華發展。
  但是在市鋼廠數年憋屈的經歷,叫沈淮不願意再去忍受給別人踩在腳底下、不能掙紮的日子。
  此時無法向宋家、沈家借力,至少從目前看來,在東華市他唯壹能有的轉機,就落在吳海峰的身上。
  之前的沈淮,受家庭環境影響,也可以說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官場就多壹分常人不及的見識跟敏感;只是性格使然,許多事情雖然心裏清楚利害關系,但叛逆的心理常常使他擰著做人做事。
  而沈淮真正的靈魂跟意識,已經在底層經歷了夠多的踐踏跟磨礪,對人生早有所悟,才會在墜亡事故之前壹心報考燕大的經濟學博士,努力想著跳出東華的小圈子去求大的發展……
  沈淮明白,雖說整個事件都是高天河在幕後主導了這壹切,但高天河壹直都很好的隱藏在幕後,叫人無法指責他的不是。
  而譚啟平也明確告訴他,不想讓事態再復雜化,那麽,壹直給牽著鼻子走的吳海峰,就要承擔這個事件的後遺癥,很有可能會為此徹底的斷送政治生命。
  沈淮和衣躺到床上,鞋子也懶得脫,就翹在床邊的玻璃幾上,暗暗感慨:官場從來都不是壹個講究是非黑白的地方。
  他也不清楚譚啟平具體會怎麽跟省裏匯報,這不是他能控制的,但只要不把吳海峰壹棍子打死,吳海峰就應該要承他的情。
  不要說剛才離開六號樓時,吳海峰手按過來給出的明顯暗示,就算為了留在東華更輕松壹些,沈淮都不希望吳海峰受到太致命的打擊,希望他還有能力跟高天河狗咬狗……
  想到這裏,沈淮又啞然失笑,都說人死鳥朝天,擔心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就仿佛下好註,等著揭盅就是。
  沈淮伸手摸了摸褲兜,空空如也,想起香煙、皮夾什麽的,都還落在車裏,便起身下樓去拿……
  沈淮離開後,譚啟平拿起電話,如實向省裏匯報陳銘德病發身亡的初步結論。
  說是“如實”,但說辭極有考究,該省略的,則壹概不提,只說東華市委市政府經過進壹步的確認跟核實,確定陳銘德是沖涼時心臟受刺激病發、搶救不及時逝世。
  譚啟平心裏也清楚省裏不會希望事態復雜化,能幹脆利落地處理陳銘德的身後事、不給省裏留什麽後遺癥,才是最要緊的;陳銘德沖涼時因病猝逝,才是省裏最希望聽到的消息。
  沈淮推斷葛永秋、彭勇二人,有可能在高天河的授意下,為攪渾水做過手腳,譚啟平也相信有這個可能。
  說起來,高天河等人的行徑,要比僅僅是在陳銘德的死因上含糊其辭的吳海峰,更下作、更惡劣。但這只是推斷,沒有證據支持。另外,要不想使事態復雜化,有些事就只能藏在心裏不提。
  譚啟平與東華市地方沒有什麽糾葛,也不想在這麽敏感的事情上撈什麽好處,也不想牽涉太深,故而既沒有偏向高天河的心思,也沒有偏向吳海峰的心思,他首先是保證省裏的意圖能貫徹實施。
  在陳銘德的死因上,吳海峰向省裏匯報時含糊其辭,這個責任是他必然要背的,譚啟平無法替他開脫什麽。不過,其他事情,譚啟平也就輕描淡寫,甚至壓根兒也不提吳海峰在事前將沈淮踢出去的細節,這麽做,對吳海峰也很夠意思了。
  至於吳海峰能不能保住位子,還要看他自己如何去運作省裏的關系了;至於省裏會不會大力整頓東華的隊伍,譚啟平也不去多想。
  向省裏匯報過之後,譚啟平又撥通燕京的號碼。
  在電話那頭,宋喬生已經等了半夜。
  宋喬生雖然年過五十,但精力充沛的他,並不因為熬到深夜不休息而有絲毫的倦意。
  聽到電話鈴聲,宋喬生比秘書更矯捷的拿起話筒:“嗯,老譚啊,我還沒有休息,就等著妳的電話呢。”
  “宋部長,宋家真是能人輩出啊。”
  譚啟平爽朗的聲音從電話傳過來,叫宋喬生繃了半天的神經為之壹松,附和著壹笑,說道:“老譚,我守電話守了半夜,妳倒是有心情開我的玩笑,事情處理得怎麽樣?”
  如今宋喬生是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才五十歲,往前再進壹步,到地方就是封疆大吏,留在中央也能執掌部委——譚啟平與宋喬生雖說是世交,也有好些年沒有見面,而自己的官職又低宋喬生壹截,說話也會把握分寸,不會真的就以為彼此之間能平輩相交。
  “眼下這件事算是搞清楚了,銘德同誌很可惜,中午沖涼水澡誘發心臟病,又錯過搶救的時機,我剛剛跟省裏匯報過。省裏的意思是由我留在東華,與東華的同誌壹起主持銘德同誌的身後事,宋部長妳還有什麽指示的。”
  “陳銘德是老爺子的秘書,品性我們都是清楚的,事情能這麽處理就好,淮海省的事情,我能有什麽好指示的?”宋喬生說話也有分寸,即使東華地方在陳銘德死後還給他身上潑臟水,這事叫他很氣憤,也控制住不去插手淮海省的事,以免惹人厭惡,又說道,“沈淮沒有給妳添什麽麻煩吧?”
  他本不想提到沈淮,但沈淮是陳銘德的秘書,譚啟平在東華應該是已經跟沈淮有過接觸,才會第壹句話就說“宋家能人輩出”。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外人不知道沈淮是什麽德行,宋喬生還是清楚的,心裏想:那個只能惹是生非的混蛋,算什麽能人啊?
  譚啟平說道:“老宋家的沈淮,真不簡單啊,還是他及時站出來,破了這個局,叫事情這麽快有了轉機。”
  譚啟平對沈淮沒有成見,沈淮在夜裏的表現,滴水不漏的言語以及對時機的拿捏都是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所以他感受真切,這番話是真心實意的評價,不覺得有什麽誇張。
  只不是譚啟平的話通過電話傳過來,宋喬生聽了卻是另壹番感受。
  宋喬生只當譚啟平不清楚沈淮的水底,只當沈淮是宋家子弟,刻意在電話裏說幾句誇贊的話,以能討這邊的喜歡。
  宋喬生笑了笑,說道:“這個小子,只求他在外面安分守己壹些,不要惹禍就謝天謝地了;沒給老譚妳添麻煩就好。”說過就不願意再多提沈淮,話題轉到其他方面去了。
  譚啟平能聽從宋喬生對沈淮的冷淡來,開始有些疑惑,轉念又釋然:沈淮畢竟只是宋喬生的侄子,而宋喬生本身又有兩個已經成年的兒子,侄子再親,怎麽能比得上自家的兒子?
  譚啟平心想:也許宋家內部的關系要比表面上看去要復雜壹些,大家族通常都有這種毛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